武 娟
(江蘇省泗洪縣人民路小學 江蘇 泗洪 223900)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采用小組學習為基本方式,讓學生去通過合作討論對教學內容加以理解的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觀思路,為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知識加以實際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深度,所以如何科學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優化教學過程就成為廣大教師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在小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否能夠有效的展開,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是否能夠按照學生的合作學習需求來科學分組。如果分組不合理,那么將導致學生無法在教學活動中靈活發揮主觀思維,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探索意識。首先教師需要合理規定合作小組人數,一般來說一個學習小組以4~6人為最佳,如若人數過少,那么在學習小組中不同的學習思維將會過少,沒有起到合作學習自主探索的教學目標,而學生人數超過6人,則將導致小組人數過多,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你一言我一語缺乏實際體驗和教學核心參考,在合作學習中很難達成統一意見。其次教師要科學構建合作學習小組人員,一般來說,教師不能夠按照學習成績來劃分學習小組,如果將學習較好的學生劃分為一組,那么將導致該學習小組學習過程過于簡單,而將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劃分為同一個學習小組,那么將導致學生無法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合作學習任務,將會進一步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和積極性,因此必須要保障學習小組是整個教學班級的縮影,每一個學習小組中擁有不同程度的學生,每一名學生也都要在學習小組中擔任重要職責,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的學習思維相互碰撞、相互帶動,也相互監督,真正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主觀思考。
合作學習,并不只是單純地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在對課本內容進行解讀,如果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就能夠理解所有教學內容,那么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將不復存在,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對抽象,而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所不足,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經常會出現多種問題和學習的盲目性,所以并不是任何數學教學內容都符合合作學習教學要求,所以教師就需要精心設計合作學習內容,將一些教學重點,但不過。過于復雜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相互探索,這樣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就能夠發揮主觀認知,對教學內容加以理解,也強化了學生對于教學重點的認知和學習印象,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問題。
以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列出三角形計算公式為“1/2*底*高”,隨后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為每一個學習小組提供剪刀彩紙,讓學生去自我探究為什么三角形計算公式如此構成是否還有其他的三角形計算公式此類問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小組討論與合作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去展開知識的探索和認識。學生很快就會發現將一個正方形由對角線剪開就可以獲得兩個三角形,就會很自然的推算出直角三角形的計算公式可以為長*寬,而直角三角形直角邊上的高就是長或寬,所以可以得知三角形計算公式。并且學生還可以通過將直角三角形再次裁剪的方式對公式加以驗證,這樣學生對三角形計算公式將會擁有更為深刻的見解和認識,突破了傳統只能聽從教師知識講解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自我探究能力和知識印象。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要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必須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教師在完成教學討論設計之后,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找準問題加以思考,從而增強學生的實際體驗。
3.1 引導學生學會收集相關學習資料,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收集資料是必不可少的組成元素,需要引導每一名學生收集相關學習資料,再對教學內容加以討論,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小組合作學習。
3.2 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他人意見以及表達自主觀點,在他人提出個人意見過程中,不要隨意打斷他人,同時在提出個人觀點時,需要事先做好發言邏輯,保證發言內容質量。
3.3 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并提出問題,所有學習小組成員在完成發言之后,竟然會出現矛盾和不一致的情況,此時就需要學生展開問題的討論,解決教學難點。
總而言之,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中央的教學改革方案之一,教師要靈活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科學分組優化學習小組討論過程,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自我學習技巧,真正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作為深入的認識與理解,提高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