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瓶
(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獅城第一小學 福建 周寧 355400)
小學生正處在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一時期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對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并且最近幾年經過廣大小學教師的探索和實踐發現跨學科教育在小學教學改革中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關聯,這對小學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和積極的影響。因為,為了發揮跨學科教育在小學教學改革中的運用,為了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我將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跨學科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究。
1.1 部分學校和教師對音樂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通過對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現狀來分析,有相當一部分學校和一部分教師會認為音樂課程并不是學校的主干課程,會報有一種應付的心理去對待音樂課程,不能對音樂在推動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陶冶心靈情操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受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小學音樂教育始終處于一種“被擱淺”的教學實踐。并且長時間的處在這種對音樂教學缺乏重視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更別提跨學科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了。
1.2 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陳舊。在以往的教學模式指導下,小學音樂教學往往采用教師單純的教、學生機械的學的這種模式,教師往往更加注重一些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教會學生如何唱歌,教師在教學中會長篇大論的講述理論知識,留給學生開展實踐練習的機會較少,但是從音樂學科的特點來看該學科是一門具有較實踐性的學科,想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機會和時間,但是由于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和教學觀念陳舊而導致教學的開展僅僅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模式既無法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帶來的樂趣,并且長期處在這種教學模式中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更別提跨學科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綜合運用了,對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2.1 有助于促進學生多學科的綜合發展。跨學科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首先可以有效的促進小學生多學科的綜合發展,因為在跨學科的教育教學中學生所學的知識不僅僅是該學科的知識,同時也涉及到了多學科的內容。比如在小學音樂知識的學習中學生也可以通過欣賞優美的音樂背景來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再或者通過跨學科學習可以使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得到提升,從而對影視背景和音樂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和感知等等,這些都是音樂跨學科教學的體現,也是引導學生將多學科知識點進行關聯的重要途徑。而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較小,所以在這一時期教師開展跨學科的小學音樂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的意識,這樣他們在日后的學習中就可以通過所學的知識進行拓展學習,將各個學科的內容進行結合,從而促進學生的多學科發展,為小學音樂教學改革和創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2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學以致用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而知識和知識之間又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所以想要培養小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教師就必須注重開展跨學科教學,因為單純的依靠一個學科所學的知識點是無法有效的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只有將多學科知識點進行結合才能解決問題。而小學音樂教學中跨學科教學的開展正是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比如學生在觀看影視節目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些背景音樂,并且還有一些優美的鏡頭畫面,這個時候學生想要了解這段影視鏡頭的含義就必須要將美術和音樂知識進行結合,通過結合獲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感受,而這正是運用所學知識加深對影視劇含義和道理理解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有效方式。由此可以看出跨學科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對培養小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1 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美術教育。為了能夠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跨學科教育,教師可以結合同樣為藝術類學科的美術課程進行有效的滲透,讓學生可以學習掌握相關的音樂知識,獲得藝術修養提升。美術和音樂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共性,所以兩者在滲透的過程中也有著比較大的優勢。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一些關于風景類的音樂作品的時候,就不妨加入一些風景畫的美術作品,讓學生能夠借助圖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歌曲傳遞的信息。在帶領學生學習《朝景》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呈現莫奈的《日出印象》這幅名作,讓學生通過畫作感受日出的景象,在畫像的帶動下感受樂曲力度,音色的變換。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和圖畫的結合來豐富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又比如教師在指導二年級學生學習歌曲《大海》時,可以根據歌曲的旋律畫出旋律線,例如:波浪形,請學生用模仿畫線來感受旋律的美.在學唱環節結合旋律線,一方面學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緒,另一方面學生能直觀的感受歌曲的起伏,更有感情的演唱。總而言之,美術教學和音樂教學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共性,教師要善于把握它們共同的特點,有效的幫助學生融入到美術和音樂的學習中,借助美術直觀的特點去感受音樂中抽象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培養學生音樂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豐富學生的感知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借助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的藝術修養可以得到不斷地提升,在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音樂鑒賞的水平,幫助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發展和進步。
3.2 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數學教育。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數學教學也是跨學科教學的體現,因為音樂學科可以說是一門具有較強綜合性的學科,它的開展促進了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游戲教學的開展需要滲透數學知識,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也需要數學知識才能保障其順利進行等等,這些都是跨學科教育教學開展的體現,也是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串聯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1]就像我在開展湘教版小學音樂《數蛤蟆》這一課程教學的時候,在本節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滲透數學知識進行教育。比如我在開展本節課程教學的時候利用一些手工之多的蛤蟆讓學生們進行數量統計。例如課程剛一開始的時候我讓學生統計班級內有多少個手工蛤蟆,當學生們正在認真統計的時候我用鋼琴彈奏《數蛤蟆》的樂曲,這個時候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會得到激發,接下來我通過歌唱的方式逐漸引導學生走進本節課程的學習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可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數學教學內容,從而實現跨學科教學,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也能促進學生更好的把握歌曲的內容和旋律,達到學科知識的融合。
3.3 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舞蹈教育。舞蹈和音樂可以說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為在舞蹈表演中往往都會伴隨著優美的樂曲,而樂曲的表演通常會讓人不自主的跟著節奏跳動,所以小學音樂教學中想要開展跨學科教學教師要注重開展舞蹈教學的滲透,比如積極的采用體態律動教學法,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可以跟著節奏進行舞蹈,從而培養學生的舞蹈技巧,實現跨學科教育。[2]就像我在開展湘教版小學音樂《粉刷匠》這一課程教學的時候就進行了跨學科教育。比如我在開展本節課程教學的時候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模擬粉刷匠粉刷的動作,同時我還采用了比賽的方式進行教學,看那一個學生表演的更加具體、生動,對于表現優秀的同學我給予一些建立,以此來激勵其他同學積極的參與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既可以使學生的音樂節奏感得到培養和鍛煉,更重要的則是學生的舞蹈技能可以得到提升,從而實現小學音樂跨學科教育,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和小學音樂教學改革。
3.4 注重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的意識。培養小學生的跨學科意識是跨學科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的目的,也是促進小學生綜合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意識,比如在開展湘教版小學音樂《詠鵝》這一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回想語文學習中有一首古詩叫《詠鵝》,通過音樂教學的開展來培養學生跨學科回顧所學知識的意識。[3]再比如學習《靜夜思》這一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古詩中的《靜夜思》這首詩等等,通過引導學生對其他學科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來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意識,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學生多學科的綜合發展,從而發揮跨學科教學的優勢和作用來實現小學音樂教學改革,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總而言之,跨學科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多學科融合,同時也可以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加強對音樂教學中跨學科教學的重視,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回顧其他學科所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為小學的是未來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