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迪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青島分所,山東 青島 266000)
在國內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經濟全球化的雙重背景下,我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不斷增加,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除了需要將發展重心放在提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外,還要意識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財會內控監督管理是提升企業財務安全的重要舉措,能夠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市場發展迅速,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重效益、輕管理”的情況,雖然其在一段時間內能夠為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企業并不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企業在內部組織管理上的問題就會暴露得更為明顯,尤其是財會內控問題。如果企業管理人員缺乏一定的監督意識,基層工作人員也就沒有效仿的對象,思想上沒有轉變,就會讓各項工作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企業內部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健全體系的支持和保障。企業要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自身發展情況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才能夠為企業指明發展方向,確保制度具有執行性。但是就目前我國企業發展的情況來看,內控體系并不健全,財務風險評價工作不到位,很容易讓企業遭受資金危機。部分企業建立了內控體系,但和其自身戰略發展目標不相符,沒有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完善。不僅如此,風險預警機制不全面,財務管理流程不規范,都會給企業發展造成阻礙。
財會內控監督工作最終需要依靠專業能力強的財務人員實施。當前大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工作態度較為散漫,能力存在較大差距,思想理念轉變不夠及時,不管是工作方式還是理念都還未做到與時俱進,在信息處理方面存在強烈的滯后性,各項工作責任和義務也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財務部門需要廣泛收集企業在開展各項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財務數據信息,并深入挖掘這些信息背后所蘊含的市場規律,將有價值的信息數據作為企業管理者做出關鍵決策的必要參考依據。就目前我國企業財會內控監督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各個部門之間的獨立性較強,在工作上沒有進行有效交流溝通,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不強,這就會讓財務部門的相關信息無法如實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難以為管理者在決策時提供依據。究其原因,這些問題主要還是因為財會內控監督機制不完善而導致的,各個部門未有效聯系在一起,財務信息不能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
很多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管理體制,主要權力集中在少數管理者手中,在做出關鍵決策時容易出現失誤,不僅如此,如果部分管理者難以承擔主要責任,還會影響企業財務管理質量和盈利水平,一旦出現經營失誤,依然需要依靠國家財政補貼或采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填補漏洞。沒有有效的管理體制對企業領導層進行約束,就很容易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各種突發性問題,對企業可持續發展造成較大阻礙,使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
針對企業管理人員和財會人員意識不強的問題,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形成特有的文化,營造良好的內部工作氛圍,強化財務人員思想建設工作。上層領導和基層員工都需要意識到財會內控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積極主動轉變思想理念,認真學習各項規章制度中的有關內容,提升工作的自主意識,推動企業穩定發展。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企業管理層要具備先進的內部控制意識,在財會內控監督工作順利開展的過程中,要以財務部門作為主導,盡量根據其工作的實際特點,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各項規章制度要符合國家法律的有關要求,確保工作流程的規范性,以制度作為強有力的約束,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僅如此,還需要明確劃分各崗位、各部門以及全體員工的工作職責,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
從管理層面來看,財務信息缺乏真實性和可靠性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想要避免負面因素對企業發展造成的影響,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全面提高自身財務團隊的綜合素質,優化內部組織結構和人員配置,出臺激勵機制、獎懲制度以及績效考核體系,保持反饋渠道暢通。企業要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員工薪酬獎金發放、職務晉升的重要參考依據,提升其工作熱情,讓財務人員在工作中不斷突破自我,實現個人價值。除此之外,還需要定期評選出優秀員工,為其他員工樹立學習的榜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確保財會內控監督管理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很多行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在財會內控監督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財務人員也需要具備基本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能,強化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信息素養,成為當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在企業內部管理方面,要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會計信息化體系,完善內部監督管理機制,打造全面的會計信息數據庫,主要目的在于約束財務人員的行為,確保其各項操作符合規定,也能夠避免出現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的問題。不僅如此,在財會內控監督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多級會計信息審查機制,以月、季度、半年、年為時間階段,定期對企業會計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核查,以提升各項財務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一旦發現違規操作、弄虛作假的情況,要對相關人員嚴懲不貸,營造良好的內部工作氛圍。
在建立完善的財會內控監督機制方面,需要從企業和國家兩個層面入手,不僅需要企業內部深化改革,優化組織結構,在傳統模式上進行創新,國家也需要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出臺相應政策,為企業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家要完善法律法規,維持穩定的市場競爭秩序,企業要建立健全財會內控監督機制,確保各項經濟活動、財務管理工作符合要求,強化監督力度。不僅如此,權責管理制度的建立也十分有必要,要明確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責任和義務,清晰劃分各崗位的工作范圍、工作內容,避免出現一人身兼數職的局面,這有助于降低出現貪污腐敗的可能性。在財務人員管理方面,要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貫徹落實責任制度,一旦發現問題要能夠及時找到負責人,避免問題進一步擴大。
在企業財會內外監督方面,首先要以完善的監督體系對各項工作進行約束,提升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度,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在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做好事前準備、事中控制、事后總結工作,全過程監督有助于發現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保持反饋渠道暢通,發現違規操作及時上報。不僅如此,還要加強與稅務、審計等部門之間的聯系,在工作上加強交流,對工作任務、審批流程、審核結果進行公開,主動接受外部監督,提升外部監督工作的客觀性。
在落實財會內控監督管理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科學管理內部員工,要制定相應制度來提升員工工作熱情,使其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明確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如果企業取得較為理想的經濟效益,員工也會擁有更強的自豪感。在對員工進行激勵時,實行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激勵。除此之外,企業管理者在監督下屬企業及員工的過程中,要進行集中管理,不僅能夠有效減少監督成本,還可以提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要求管理者充分考慮各部門的實際運營情況,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實現內部組織結構的不斷優化。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為企業管理帶來了較大挑戰。激烈的市場競爭會給企業管理模式造成沖擊,影響其財務安全。為了更好地應對時代挑戰,管理人員需要以企業自身實際發展情況作為主要依據,建立健全財會內控監督機制,全面提升財務人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與時俱進,積極轉變工作理念,出臺相應的規章制度,提高財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格監督企業財務工作進展情況,提升財務管理工作質量,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