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杭
景寧畬族自治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浙江麗水 323500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食品安全問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均會造成較大威脅,為此,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應針對食品安全問題實施相應的監督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同時還需要加強各個部門的綜合監督管理能力,規范網絡食品市場經營,提高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質量。
在食品產業轉型升級上,“食品+互聯網”模式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互聯網網絡信息技術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改變食品工業的生產方式,也可以改變食品的發展模式。近些年來,我國的“互聯網+食品”模式已經愈來愈好,成熟的“互聯網+食品”模式將會被全世界接受并推廣。互聯網網絡信息技術與各個工業的結合應用,在未來將會是必然趨勢。再加之,我國的食品工業也需要創新和發展。因此,食品工業的未來發展一定遵循“互聯網+食品”的模式。
首先,違法行為發現難。網絡食品購物中,消費者只能從網站上的食品圖片、文字介紹、用戶評價等方面判斷是否購買食品,圖片的視覺沖擊效果對消費者的購買傾向有著很大的作用,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選擇權。即使網上銷售假冒食品,但是網上的食品價格比實體店優惠,同樣的商品,消費者往往選擇相對便宜的購買。部分消費者默認商家的這種售假行為,在雙方都認可的情況下,消費者不舉報,監管部門發現這種違法行為困難。其次,主體監管困難。網絡食品第三方平臺交易數據海量,政府監管難度大。最后,調查取證難。消費者網絡購買食品的消費信息一般保存在網上,不能確保信息保存的完整性,因網絡商家一般不會主動向消費者提供發票,消費者缺乏主動索取發票的意識。同時,電子證據存在被刪除、篡改風險,特別是第三方平臺遭受病毒入侵,交易數據易丟失,很難修復。這會導致有關網絡消費信息和網絡食品詐騙案件面臨取證難。
網絡食品市場信譽體系生效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方面,網絡食品買賣雙方必須是重復博弈的狀態;另一方面,要嚴懲網絡食品交易中的欺騙行為。然而,在網絡食品市場環境下,一些入網食品經營者可能同時從事網店、微店等“一錘子買賣”,為逃脫第三方交易平臺的管制,他們通過頻繁更換IP 地址與店鋪名稱完成單次博弈。
建議政府引進第三方監督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綜合分析各平臺的食品安全重災區和易發區,政府部門再重點進行預防和監管。針對平臺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很多入網經營者用紅包誘導消費者修改評價,建議政府要求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自動保護消費者的用戶評價系統,對出現的差評,消費者、商家都不能刪除,只能進行追評。集中公開出現問題的食品經營商戶以及相關的投訴信息,這樣有利于積極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督促入網經營者確保食品質量和提升服務水平,以便充分調動消費者的積極性,發揮出他們的監督權,進而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監督。這樣更有利于維護我國網絡食品交易的安全與發展。
當然,在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時,還需要制定獎懲制度,對于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可以記錄在企業黑名單中,為同行做警示。此外,還要對食品制造企業的食品追本溯源,確保能夠追查到食品原料的供應點,從食品源頭確保其安全性。企業食品安全需要社會多個方面共同維護監督,制定企業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同時,工商、質監、稅務等部門通過共享資源,對食品企業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多個單位的綜合管理,確保食品企業能夠誠信經營,并確保食品生產的安全性。
首先,信息安全為網絡食品追溯奠定基礎。區塊鏈通過結點連接的散狀網絡分層結構,能實現信息的全面傳遞與共享。數據由參與主體和監管機構共同維護,受算法約束信息無法篡改,妥善消除了網絡食品“履歷”的安全隱患。其次,源頭追蹤為網絡食品追溯提供支撐。源頭追蹤即從生產源頭到消費者終端。在區塊鏈技術中無需設置具有特定控制權限的數據管理員,除加密交易雙方信息不公開外,任何人均享有訪問權利。在區塊鏈的監測作用下,若某種網絡食品不達標,監管部門將第一時間獲得通知,從源頭上優化追溯進程,實現精準追溯。再次,逆向源為網絡食品追溯提供保障。逆向溯源即從消費者終端到生產源頭。區塊鏈技術依據特定的加密算法及規范協議達成鏈式效果,可清晰界定網絡食品供應鏈中各主體間的責任。當網絡食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后,監管部門可準確定位發生問題的環節,明確責任采取措施,實現問題網絡食品的精準召回或銷毀。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網絡應用于食品安全各利益相關者。政府、食品企業、消費者這3 個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存在著極大的相關性,食品企業提供食品是源頭;消費者的安全需求和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動力;政府的監督是后盾。我國已有政府主導和企業主導的食品安全輿情監測系統,但推廣應用上還存在數據應用價值少、成本過高、場景化不強等眾多問題,導致理想用途與實際應用不統一,很難廣泛普及。今后將一一攻克現階段所存在的難題,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企業的應用規范、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在三方社會主體共同作用下,保證食品安全輿情監測系統的順利推廣,保障食品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