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君
宮外孕也就是臨床上所說的異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宮體腔外著床和發育。本病可致腹腔大出血,使患者面臨暈厥、休克甚至死亡風險。因此,近期有性生活的正常育齡期女性,如果出現停經后陰道不規則出血、腹痛等癥狀,就要警惕本病的發生。
異位妊娠的病因以輸卵管相關病變最為常見,輔助生殖技術應用、避孕失敗等其他因素也可造成異位妊娠。
1.輸卵管病變
①輸卵管炎癥或感染
慢性炎癥可造成組織黏連,輸卵管扭曲、堵塞或狹窄,輸卵管蠕動減弱,受精卵運行受阻。該類型患者懷孕時有異位妊娠風險,甚至出現不孕。
②輸卵管妊娠史或手術史
如果曾經發生輸卵管妊娠,經治療后也可能會再次出現異位妊娠的情況。輸卵管造口術、輸卵管絕育術等輸卵管手術史也可能導致異位妊娠。
③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
輸卵管發育不良如輸卵管過長或者是有雙輸卵管的情況,和黏膜纖毛較少等情況,這些功能性的障礙、異常都會造成異位妊娠。
此外,輸卵管周圍組織腫瘤、盆腔炎波及輸卵管、輸卵管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均可能導致異位妊娠。
2.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
近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少人會應用體外受精等輔助生殖技術,這種情況下也會大幅度增加異位妊娠的發生概率。
3.避孕失敗
因宮內使用節育器但沒有起到相應作用導致避孕失敗,或者是服用了緊急避孕藥卻失效導致的避孕失敗,都可能發生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無明顯癥狀時一般較難診斷,近期有性生活的正常育齡期女性,若出現月經延遲不來就要警惕,早孕試紙測定陽性就應及時就診。輕癥者會在停經后出現少量陰道不規則出血,可能伴有輕微腹痛。急癥者通常突發劇烈疼痛,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頭暈甚至暈厥等。
醫生通常會詢問月經史、生育史、病史及癥狀信息,再結合檢查輔助確診。經檢查如果發現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提示妊娠,但異位妊娠時HCG水平較宮內妊娠低。若陰道超聲未在宮內或宮外見到孕囊或胚芽,則要警惕異位妊娠的可能。
此外,異位妊娠在未發生破裂或流產時,要注意與早孕反應鑒別。而在破裂或流產后,則要注意與其他一些疾病做鑒別。
1.卵巢黃體破裂:多發生在黃體期或月經期,無明顯停經史,無或有陰道流血,多表現為下腹一側突發性疼痛。盆腔檢查無腫塊觸及,血尿HCG陰性。
2.急性輸卵管炎:一般無停經史,無陰道流血,表現為下腹兩側持續性疼痛,常伴有發熱。B超可探及附件包塊或盆腔積液,血尿HCG陰性。
3.急性闌尾炎:表現為右下腹痛,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無停經史、陰道流血,血尿HCG陰性。
急癥者需立即送急診治療,當內出血量大,導致休克時,需進行補液、輸血、吸氧等抗休克治療,并盡快手術治療。輸卵管切除術適用于腹腔大量出血,伴有休克的急性患者,一般是切除患側輸卵管,必要時切除子宮。對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性手術,包括輸卵管造口術、輸卵管切開術等,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藥物治療通常針對的是情況良好,無活動性腹腔內出血,盆腔腫塊最大直徑<3cm,胚胎還沒有心跳,肝腎功能及血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計數正常者。首選甲氨蝶呤(患者不能有甲氨蝶呤治療相關禁忌癥),期間注意檢測有無惡心、腹瀉、消化不良等副作用,同時注意定期復查,若仍有反復陰道滴血或突發急性腹痛、暈倒等,警惕治療失敗,及時就醫。
為預防異位妊娠,應做到科學避孕,使用安全套不僅能預防感染,還能有效避孕。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每天清潔外陰,換洗內衣褲,積極治療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