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宇 董軼源
摘要:學生的情感體驗,在當下的教育教學中已經成為教師主要關注的內容之一。小學英語教師要細致觀察小學生的行為特點興趣愛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運用合適的情感教學方法,促進小學英語教學。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英語;應用
引言
傳統的認知教育將知識的習得置于首位,缺乏對學生情感體驗、個性發展的關注,導致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逐步喪失興趣。教師要改變學生情感受到壓抑的狀態,讓情智并融,以情促學,調動他們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所帶來的快樂。
一、關愛學生、情感激勵
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小學階段的英語學得是否牢固、扎實,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升入高一級學校的英語學習。大多數學生家長十分重視,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付出時間、精力與金錢幫助孩子完美打造英語基礎。他們認為沒有什么比孩子的學習更重要!事實上,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事實上,很大一部分學生對英語課程并沒有很濃的學習興趣。如果長此以往“逼”著學生去學習,下的功夫再多,恐怕也是徒勞。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當盡力去化解。教師想要在教學上取得真正的成功,不僅要對光榮的教育事業有一份執著的愛,還要對學生投入一份真摯的情感。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以心換心。“成為老師的朋友”也許是很多學生的夢想,可是他們漸漸發現,老師與學生之間永遠隔著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他們漸漸與原本喜愛的老師疏遠,漸漸從喜愛一門課程到厭惡這門課程。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們應該深有體會,大多數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對一門學科的學習帶有情感性。如果學生喜愛一位老師,他便會喜歡上這位老師的任教學科;如果學生不喜愛一位老師,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他也很難喜歡上這位老師的任教學科。我們教師應當從細微處關心學生的情感、關心學生的生活,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走進他們的心里,才能讓他們喜歡你、喜歡你的課。
二、拉近距離,促進交流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保證,教師要成為學生情感的守護者,要以情育人,用真誠的心對待學生。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的自尊心期望得到保護,教師要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包容他們那顆脆弱的心,要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想法,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幫助他們突破閱讀與交流障礙,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去交流、探索。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領者,能站在學生的視角與他們進行平等的交流,不以自己的觀點壓制學生,不剝奪他們表達交流的機會。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身段,要以他們的大朋友的身份參與到互動交流之中,不帶有老師的權威、家長式的逼迫,要與學生一同體會游戲活動所帶來的愉悅。平等的互動交流,能讓學生放下戒備,不再擔心表達錯誤而被他人恥笑,他們會努力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詞匯與語法去表達,與同伴共享自己的所見所思。教師要以情育人、以情化人,調動情感的積極因素與學生交流,要開展融入式的教學,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學生這一群體之中,去傾聽他們的想法。情感與認知彼此融合,才能讓情感成為學生習得知識、開啟思維的催化劑,才能讓他們更積極地接收信息,能使他們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小組探討活動之中,與學生一起圍繞主題展開共學共研活動,聽取學生的討論、演講、辯論與匯報,這樣才能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才能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促進他們聽說能力的發展。
三、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做好表率
由于情感教育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教育過程,教師必須對涉及教學的各個方面都進行研究,在時時處處都做好情感教育的準備。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他們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做好學生的行為表率。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道德形象,用自身的日常行為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念。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要耐心傳授知識,用自然大方的語言表達清晰地講解知識,用關心的話語和行為去感染學生,使學生更愿意與教師交流。在進行口語教學和課堂隨機提問時,教師要多以鼓勵的方式來使學生勇于發言,多多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逐漸克服英語學習和使用的心理障礙,提升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水平。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關懷每一位學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性格特點乃至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因材施教,適時進行教學進度和內容的合理調整,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四、良好的課堂環境,調動學生的情感
“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情”,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學習的環境也一樣,英語學習應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學校有條件的話,可以開設專門的英語教室,張貼一些英文的格言、諺語、彩色的英文漫畫等等。學生的桌椅可以根據英語學習的需要,排成利于學生團體合作、討論交流的形式。也可以設置專門的播放英語聽力的設備,從平時訓練學生的聽力。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受英語學習的氛圍與氣息,讓學生在情感上較快投入到一起快樂學英語的狀態。
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師要改變以往只憑借學習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教學評價模式,采用創新的、全面的評價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發現學生各自的閃光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如果學習態度積極,在課堂表現較好,教師就可以針對其點滴進步進行肯定和鼓勵,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更加愿意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教師也要教導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繼續努力進取,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他們的成長突破。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內容,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留有探索、表達的機會,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讓他們調動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去表達,增進他們的學習體驗,讓他們體會成功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胡穎.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1(09):15.
[2]張正芳.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3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