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成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歲月的風風雨雨雖然帶走了我們活潑可愛的年少和青蔥歲月,帶走了臉龐的嬌容和身體的強壯,但它永遠帶不走我們愛黨的那顆炙熱的心,和記憶中讓你心動的那份真情。
1961年4月,我出生在一師四團。60年來,是天山的甜水滋養著我成長,是共產黨的陽光雨露滋潤著我的豐富人生。1969年到1978年,我是在四團十八連學校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十八連是遠離團部40多公里的偏遠連隊,在茫茫戈壁灘上,我們在校園周邊人拉犁鍬翻地,開墾荒地,養羊種南瓜,自力更生,豐衣足食;我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身心受到了極大的鍛煉。
1978年,我以年級第八名的成績考入了四團中學高中部。當時,正值國家高考恢復時期,在這不平凡的二年求學期間,我向團組織申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我們與國家同命運、共呼吸,度過了罕見的補知識的時光。
1980年,我從四團中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四團工程隊參加勞動,和職工們一起起早貪黑,在工地上打土塊、到龍口修水壩、去烏什縣蓋樓房。在艱苦的建筑生活中,我不忘讀書學習,終于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那一年,我們迎著太陽出,伴著月亮歸,艱苦的歲月磨煉了我堅強的意志,為走好今后人生的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團是一個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團場,地處托木爾峰腳下。由于地處偏遠,團場學校時常出現老師空缺的情況。1980年夏,團宣教科傳來要公開招考老師的消息,我終于看到了一絲希望。
當時,大家踴躍報名,報名人數近100人,競爭激烈。最后,我被錄取了。
雖然當時老師的待遇較低,每月只有30多元工資,但我感到非常自豪,因為我從小就覺得教書育人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經過幾個月的培訓,我正式走上教學崗位,先是到八連小學任教,學校有三個年級,只有六位老師。我除了擔任三年級班主任外,還要教語文、自然、美術和體育。雖然學校條件艱苦,但是,我經常教育孩子要“為了祖國騰飛而學習!”教育學生要求真知、說真話、做真人!
半年后我被調到十三連學校,1985年,我又向黨組織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來,團場集中辦學,我又被調到團場中學任教,1995年光榮地加入到黨組織,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經歷了10年的考驗,讓我更加明白了為什么要入黨,入黨為什么?我在黨的培養下,從一名農場孩子成長為一名人民教師,又成長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我的根和源就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他讓我追隨一生、奉獻一生。為了使自己不斷進步,以后,我通過考試,用14年的時間依次考入農一師教師進修學校、新疆廣播師范大學、新疆教育學院等學校學習,取得中師、大學和本科文憑。
2016年,榮獲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頒發的“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
從教40年來,我親眼見證了團場學校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破舊、簡陋的學校已一去不復返。如今,校園里綠樹成蔭,紅墻彩瓦,令人心曠神怡。教室里“班班通”、電腦、電視等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兵團第一師四團教育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我深感驕傲與自豪。40年來,我始終將培養學生成長成材當作自己最大的成就。我堅信一句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選擇當一名老師,是我的榮耀,也是我的福氣。
我在40年的教育歷程中,以“教人求真”的理念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學子,我也從黑發到白發,以自己的愛培育孩子們的愛,以教育者的智慧去培育孩子們的智慧,以自己的執著去培育孩子們的執著,守望著邊陲基礎教育的天空,默默行走,寵辱不驚,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