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翰 郭振
(1.天津市游泳運動管理中心 天津 300000;2.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 301617)
打腿技術是游泳運動中的基本技術,不論是在游泳運動員選材中,還是在游泳訓練與比賽中都非常重要。如今,國內外很多優秀的游泳運動員,特別是中、短距離的游泳運動員都有著非常好的打腿技術。相關資料表明,很多優秀的游泳運動員早在青少年兒童時期,就開始非常重視腿部技術的訓練,擁有良好的單項打腿技術的少年兒童運動員,一般有著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因而有必要對少年兒童的打腿技術予以重點研究。
少年兒童的年齡比較小,而且不同兒童的游泳技術基礎、學習領悟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對于一些學習領悟能力較強的運動員而言,通常只需要稍微指點,就能很快領悟教練員所講的知識,但是對于學習領悟能力一般的運動員而言,往往需要教練員更多的耐心與更加詳細的指導,以及自身的反復訓練,才能較好地領悟游泳運動各項技術動作的要領,在剛開始訓練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很多不規范的動作。但是由于學員眾多,教練員精力有限,難以全面顧及所有的運動員,也難以對所有學生不規范的動作進行及時發現與有效糾正[1,2]。但在打腿技術訓練中,教練員能夠通過運動員的打腿動作及時發現各種問題。
少年兒童是國家游泳專業游泳隊發展的重要后備人才,少年兒童往往需要經過嚴格的選拔與漫長而艱苦的訓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家游泳隊隊員。在游泳運動訓練中,有效的打腿訓練能夠充分鍛煉運動員的體能素質,為其之后游泳技術的訓練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實上,打腿訓練不僅可以增強運動員的體能素質,同時在運動員的選拔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打腿技術訓練中,一些運動員會出現過于吃力、呼吸困難、心率急速上升、嘴唇發紫等現象,而出現這些現象的運動員往往心肺功能不佳,無法參加高強度的游泳訓練,進而也就無法發展成一名優秀的游泳運動員。總之,通過打腿技術的訓練可以衡量該運動員是否具備足夠的發展空間,對于游泳運動后備人才的選拔與挖掘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3]。
打腿訓練是少年兒童游泳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長期堅持打腿訓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運動員腿部的耐力素質與力量素質,進而有利于促進其體能素質水平的提升。但是需要強調的是,不同的少年兒童在身體素質、領悟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對于不同的少年兒童而言,打腿訓練所產生的效果也是不相同的。例如,對于一些少年兒童而言,經過較短時間的打腿訓練,就能夠顯著增強其體能素質,但是對于另一些少年兒童而言,打腿訓練的效果并不十分顯著,對其身體素質、游泳技能等方面起不到顯著的作用,這很容易導致兒童失去訓練的自信心與積極性,缺乏足夠的耐心,對于這一問題,教練員應該給予更多的幫助、鼓勵與關心,努力提升其整體素質[4,5]。
2.1.1 多樣性
由于少年兒童的年齡較小,心智發育尚未成熟,性格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發生轉移,如果長時間重復某一個動作或者事情,很容易產生厭煩、抗拒等心理。因此,在游泳運動的打腿技術訓練中,要充分考慮少年兒童的身心發育特征,注重訓練方法與訓練強度的科學性,盡量使用多樣化的訓練方法與訓練內容,增加訓練活動的趣味性,營造積極活躍的訓練氛圍,激發他們參加游泳打腿技術訓練的興趣與熱情。例如,可以采用分組訓練的方法進行,根據少年兒童的年齡,將其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組織各個小組開展具有一定競爭性的訓練活動。隨著少年兒童打腿技術水平的提升,可以適當融入各種與打腿技術相關的游戲活動,如打腿接力賽、變速打腿賽、混合泳打腿等,通過豐富的訓練方式來達到提高兒童訓練積極性及增強訓練效果的目的[6]。
2.1.2 適用性
在對少年兒童開展游泳運動的打腿技術訓練時,應該充分根據少年兒童的身體發育特征,合理控制訓練負荷、訓練時間與訓練頻率。不同于成年人,少年兒童的身體發育還不夠成熟,其體能素質水平比較低,因此,在制訂并實施游泳運動打腿技術訓練計劃的過程中,應該保證每一個環節都能夠符合兒童的身體發育情況,訓練強度既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如果訓練強度過大,超出少年兒童的體能極限,則很容易造成身體損傷,如果訓練強度過小,又難以達到應有的訓練效果,無法真正增強腿部力量。因此,在具體制訂并落實打腿訓練計劃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采用統一的訓練模式,應該根據不同少年兒童的體能素質狀況,采取差異化的訓練模式,以保證訓練的適用性。例如,為每個兒童制訂具有針對性的成長計劃,對其原來的體育素養進行詳細分析,然后對兒童游泳技能學習的整個過程進行記錄,并隨之調整訓練方式,以保證每個兒童都能夠在不同的階段進行合理的訓練。
2.1.3 持久性
在少年兒童的游泳訓練中,打腿訓練是一個長期伴隨他們的基礎性訓練活動,少年兒童游泳運動中打腿技術的訓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些少年兒童可能會因為整個訓練過程過于艱辛與漫長而放棄游泳運動。同樣的,在游泳運動訓練中,打腿訓練所產生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長期堅持,反復不斷地持續訓練,才能夠收獲一定的效果,而且整個訓練過程,也是十分艱苦的,這都需要教練員與少年兒童的長期堅持與努力。因此,在訓練實際中,教練員應該對少年兒童做好思想工作,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表揚、引導、關心與幫助,不斷向其強調打腿訓練的重要性,增強少年兒童的意志力,使其能夠持之以恒地參加打腿技術的訓練,進而逐步提升其游泳技能水平[7]。
2.2.1 基本訓練要求
相對于陸地體育項目而言,游泳運動需要在水中進行,其開展環境比較特殊,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需要克服水的阻力、壓力以及自身的重量,同時還要會靈活運用水的浮力,因此對運動員的腿部力量有著較高的要求。通常情況下,在自由泳、蝶泳與蛙泳運動中,需要借助浮板來訓練打腿技術,而仰泳運動的打腿技術訓練則不需要利用浮板。
兒童在利用浮板進行打腿技術訓練的過程中,在扶板時要保持肘部的平直,并保證整個浮板板面與水面平齊,保證浮板的任何一邊都不翹起來。少年兒童在仰泳運動的打腿技術訓練中,目光應該注視著后上方,在自由泳、蝶泳與蛙泳運動的打腿技術訓練中,要目視前方。在自由泳、仰泳運動的打水訓練中,肩部應該比水面稍微低一些。在蛙泳運動的打腿技術訓練中,在進行蹬腿的同時,也要保證肩部的平穩。而在仰泳運動的打腿技術訓練中,要保證肩部浸于水面之下,胸腔舒展并浮于水面之上。
2.2.2 打腿與呼吸訓練相結合
一些學者認為,打腿訓練與呼吸訓練是游泳運動訓練中最簡單的兩個環節,因此,人們在游泳運動訓練中,很容易忽視打腿技術與呼吸的訓練。然而,打腿訓練與呼吸訓練是提升游泳運動技能的基礎性環節,同時也是提升運動員身體機能與運動素養的關鍵性環節。在打腿技術訓練中,結合適當的呼吸訓練,能夠快速有效地增強少年兒童身體適應水環境的能力,有利于運動員在游泳運動中正確調整自身的呼吸節奏,并保持良好的游泳姿勢。具體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將打腿訓練與呼吸訓練相結合:使身體在水中呈流線型,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對身體的阻力,充分放松自己的身體,保持平穩的呼吸。在利用浮板進行打腿技術訓練的過程中,當整個面部進入水中之后,應該迅速利用鼻孔呼氣,當仰頭面部浮出水面時迅速吸氣并均勻地吐出氣泡。
2.2.3 打腿與柔韌性訓練相結合
在游泳運動中,運動員關節的柔韌性與靈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運動表現。如果運動員的踝關節具備非常強的跖屈能力,在利用腿部拍打水面時,通常能夠獲得更強的推動力。但是在蛙泳運動中,運動員蹬腿時所獲得的推動力,主要取決于其踝關節的背屈能力。如果運動員的踝關節具備較強的背屈能力,蹬腿時就能夠提前獲得推動力,進而增加推動的時間,從而使其每次都能蹬出更遠的距離。因此,教練員在對少年兒童的打腿技術進行訓練時,應該將打腿技術與柔韌性訓練相結合,特別要注意對少年兒童踝關節的跖屈能力與背屈能力進行重點訓練。例如,在對少年兒童的腿部力量進行訓練時,可以進行10~60s的被動牽引練習,以增強少年兒童踝關節的靈活性與柔韌性,要求其盡可能地增加踝關節的活動范圍,以充分鍛煉其踝關節的柔韌性。
打腿技術訓練是提升少年兒童游泳技能的重要手段,在促進少年兒童身體健康方面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具體進行打腿技術訓練過程中,需要重點注意打腿力度、打腿時間等因素,如果打腿用力過猛或時間過長,不僅會對少年兒童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而且不利于訓練目的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