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瑩,張 朋
疫情期間為了呼應群眾家庭體育鍛煉的需求,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大力推廣居家科學健身方法的通知》,要求各地體育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推出簡便易行、科學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同時,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編寫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冊》中倡議疫情傳播期間以個人居家鍛煉為主,每周至少運動3次,累計運動時間在150分鐘以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國家庭體育發展態勢良好,本文從疫情期間我國群眾居家體育發展的動態變化上分析家庭體育發展的新氣象,積極探索家庭體育發展的新思路。
至今為止,相關學者對家庭體育的概念界定還存在一定的分歧,目前學者對于家庭體育參與者身份和家庭體育活動目的所持觀點較為一致,而在成員人數和家庭體育的活動場域的界定上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本文暫先引用學者張永保的觀點將家庭體育內涵界定為“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義參與的,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獲得運動知識技能、滿足興趣愛好、豐富家庭生活、達到休閑娛樂、實現強身健體和促進家庭穩定為主要目的教育過程和文化活動[1]。
2020年初,面對疫情發展的嚴峻態勢教育部發布緊急通知:推遲全國各地中小學的開學時間,同時發布《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保證滿足居家隔離期間中小學學生正常的學習需求。居家隔離期間學生的活動范圍限制在家庭場域之內,此舉對正處于成長發育高峰期的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發起巨大的挑戰,居家環境中保證中小學學生群體的學習和活動需求是疫情期間教育活動者的重大任務。面對此種情況,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積極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和關于“要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認真做好近視防控”的要求,號召學會理事們迅速行動,落實和推進各地區“停課不停學”工作。
與此同時,全國體育教師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通過慕課、釘釘、騰訊會議等在線教育平臺開展線上體育教學活動,轉變傳統的授課模式,開發適合在家庭場域內進行的體育運動形式,通過在線教學的方式滿足疫情期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需要。同時,體育教師積極創編了《親子運動課堂》、《練習錦集》等優質居家體育課視頻,視頻課程突出“精、簡、易、趣、效”的居家體育特色,內容注重安全性、居家性、趣味性、時效性,主要涵蓋無器械運動的練習內容,鍛煉形式多樣、設計精巧簡短。華中師大汪曉贊教授的教師團隊更是組織推出了精品慕課和居家運動云端助學課程,同時撰寫、拍攝了系列居家健康與運動指導攻略,共涉及幾十種體育運動項目。相關專家學者積極開展關于“客廳也是運動場”、“當體育成為一種時尚”等公益性講座,網絡點擊量高達百萬人次。
此次疫情期間實現了我國家庭體育與學校體育的聯動發展,打破了傳統的家庭體育與學校體育的界限,改變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對體育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發起了挑戰。同時拉進了體育教師和學生家長的心理距離,部分家長積極參與到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當中,共同參與家庭體育活動,促進家庭體育氛圍的生成與改善,拉近親子關系,創設和諧的家庭氛圍。體育教師通過充分展現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改變家長對體育學習態度的偏見,為體育走入學生和家長的心里提供了契機[2]。
社會重大歷史事件中總是伴隨著機遇,2003年SARS病毒的出現造就了京東和阿里巴巴成為線上消費平臺的兩大巨頭,隨著線上消費平臺的飛速發展,部分居民早已習慣了線上購物的方式。同樣,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我國居民家庭體育消費形式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其中線下家庭體育消費主要包括參加線下體育旅游、體育培訓、親子游戲、購買家庭體育用品幾個方面。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居民活動范圍受限,出于安全考慮居民線下體育消費被迫停止,居民家庭體育消費形式被迫由“線下+線上”轉向“線上”消費。
同樣,與03年SARS病毒爆發后相同,新冠疫情期間體育與健康的發展受到廣大民眾前所未有的重視,居民的體育鍛煉意識明顯提高,我國體育人口暫時性呈現“井噴”式發展,居家體育鍛煉成為人們的主要休閑活動之一,居民體育需求大大上升,但由于我國家庭體育發展基礎較差,過去人們對家庭體育活動投資較少,滿足不了現在的居家體育鍛煉需求。居民體育需求和運動期望不匹配,更加刺激了居民體育消費需求的高漲。研究顯示,疫情過后消費者表示未來將加大運動投入,增加定期體檢支出,增加保險理財支出。
同時,由于居民無法進行線下體育消費只能被迫轉向線上消費形式,通過對網絡購物平臺進行家用體育用品銷量搜索,發現銷量排名靠前的產品主要是仰臥起坐輔助帶,跳繩、瑜伽墊、家用引體向上器、健腹輪等價格低且對場地空間要求低的產品。同樣,按照價格由高到低進行搜索,家用體育用品銷量排行最高的產品主要是家用跑步機,動感單車、劃船機、踏步機等適合在空間受限的環境下進行的器械練習產品。同時由于疫情的原因全球各大體育賽事基本停辦,那些具有高消費能力的“觀眾體育”群體將線下體育消費也開始轉變為線上消費的形式,將之前觀看體育賽事、參與體育培訓、參加休閑健身的資金投入傾斜向購買線上體育服務,例如請線上健身私教、購買付費的線上體育課程、購買高管的家用體育器材等等。
由于此次疫情時間跨度較長,線上體育消費已經成為家庭體育常態化消費形式,體育人口的消費形式也由“線上+線下”轉向“線上”消費模式,促使居民養成線上體育消費的習慣,甚至對線上體育消費產生依賴,居民家庭體育消費模式的轉變或許是促進體育產業發展轉型的良好契機。
網絡平臺是中心控制系統和終端顯示系統的信息傳遞橋梁,可以利用工程中已有的網絡系統,無需另外搭建專用網絡?,F有的網絡平臺主要包含網絡視頻平臺、網絡購物平臺、網絡教學平臺、自媒體平臺等等。疫情期間居民體育需求的上升刺激了網絡平臺的體育運營。
疫情期間網絡視頻平臺對體育版塊內容進行積極調整: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愛奇藝、騰訊視頻以及B站等用戶下載量最多的幾大網絡視頻平臺主要提供體育賽事直播、轉播、精彩瞬間回顧等推送服務。疫情爆發之后全球各大體育賽事推遲,賽事直播推送服務被迫叫停,幾大視頻平臺對體育板塊的推送內容進行了積極地調整。觀察發現,現今幾大視頻網站的體育推送主要是經典賽事回顧、運動員訪談視頻、體壇趣事等內容,用來滿足“觀眾體育”群體的居家體育需求。
疫情期間網絡購物平臺體育品牌廣告投入形式發生轉變: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奧運會延期,NBA、歐洲五大聯賽停擺,體育營銷形勢嚴峻,耐克、阿迪、李寧等體育品牌巨頭面臨虧損紛紛轉換營銷模式,搶占“雙微一抖一快一B站”營銷陣地,提高數字營銷份額,重構與用戶的溝通方式,建立精細化的營銷渠道,實現數字化營銷。
疫情期間教育部發布停課不停學的通知促進了網絡教學平臺的體育運營:教學平臺體育運營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功能齊全,廣大師生在此類教學平臺上進行體育教學直播、課程點播、作業打卡、教學評價等活動,教學平臺體育運營情況實現突破性發展[3]。
疫情期間網絡自媒體平臺成為家庭體育鍛煉形式傳播的主陣地:傳統媒體將他們自己視為觀察者和傳播者,而自媒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自我言說”者。在寬泛的語義環境中自媒體包括個人創作,群體創作、企業微博、微信等等。自媒體的特點是平民化,內容自主化且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規范,其主要表現形式有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呈現形式豐富多樣[4]。疫情期間網絡視頻平臺體育賽事直播業務大幅削減,居民為了滿足參與體育比賽的需求自發在自媒體平臺上發起“云比賽”,通過上傳在家庭場域內的運動視頻到自媒體平臺并按照賽制規則進行評分,滿足自身參與體育比賽的需求[5]。同時,自媒體平臺更是推廣居家體育鍛煉的主要路徑,疫情期間網絡上出現大量非付費的居家體育課程,以及大批體育達人進行居家體育鍛煉引導,其中關注度較高的是帕梅拉健身訓練和美麗芭蕾課程,兩者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粉絲數多達百萬人,觀看點贊人數過千萬。
運動健身APP主要是為健身群體提供數據記錄、運動社區、健身課程、健身裝備等服務。通過搜索發現運動APP排行榜前十位分別是keep、Nike+、每日瑜伽、悅動圈、動動計步、悅跑圈、睿健體育、咕咚、樂動力、薄荷。疫情期間居民居家體育鍛煉需求推動運動APP的發展:
疫情期間各大運動APP用戶下載數量急劇上升,據QuestMobile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2月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焖偕蠞q至8928萬,同比增長93.3%[6]。2020年春節期間每日瑜伽APP的活躍用戶大幅增加,據每日瑜伽的官方發布的《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瑜伽練習盤點》顯示,春節期間練習瑜伽人數攀升最快的前三個省份是:湖北、山西、河南。全國線上瑜伽指數城市排行的TOP10分別為北京、廣州、上海、西安、成都、重慶、武漢、鄭州、杭州、長沙[7]。2020年1月,Keep在蘋果手機應用商城下載量平均排名170名上下,2月初升至第70多位,3月初上升至40多位。2月14日,樂刻教育培訓公司推出的“宅家運動”公益活動在全網累計參與人次達10億多,推出的直播課程有213萬人次觀看。
疫情期間各大運動APP提供抗疫服務,例如:KeepAPP在2020年2月份首次共享運動內容,為多家企業提供居家運動服務,共同抗疫。咕咚APP結合抗疫主題上線了“2020全民戰役室內線上賽”以靈活多樣的參賽模式,激勵居民積極投入到日常鍛煉中來,為增強自身身體素質、全民抗疫做貢獻。2020年3月27日重力動APP正式上線,其致力于研發基于動作識別技術的遠程視頻體育教學系統,該系統可用于輔助運動專家利用互聯網遠程輔導運動練習者的各項運動學習,同時基于AI技術的動作識別系統,供使用者上傳運動視頻,機器自動讀取該名用戶的運動水平以及潛在的運動風險,為疫情期間推動線上體育教學與培訓工作提供一己之力。
疫情期間各大運動健身APP發展的商業策略發生轉換,平臺依靠積累的用戶和數據資源以及用戶產品形態的變化加強了多元化的變現能力。各大APP線上變現層通過為用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服務,深入挖掘用戶消費需求形成了一系列增值服務產品,包含內容、硬件、電商、服務等多種變現產品,各大平臺相繼推出智能健身房產品,通過直播變現(打賞主播)、場景導流、會員服務、賽事活動及衍生品實現流量變現。同時通過關注教學體驗的方式來實現內容增值變現的高成功率,發揮健身APP內容變現(健身課程、計劃)的用戶價值。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引起了我國家庭體育的動態發展,疫情期間我國家庭體育需求引起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的聯動發展,推動家庭體育消費模式向線上消費轉變,推動網絡平臺的體育運營,刺激運動APP的生存與發展。同時,此次疫情也反映出我國家庭體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我國家庭體育發展基礎薄弱,家庭體育氛圍不足,缺乏家庭體育鍛煉的引導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國家庭體育事業建設仍需要借鑒成功經驗,抓住機遇,通過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庭體育文化和體系,滿足群眾在家庭場域內進行體育活動的需求,達到家庭體育豐富家庭生活,休閑娛樂、實現強身健體和促進家庭穩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