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許妍
寧波諾丁漢大學 商學院 浙江寧波 315000
近些年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對水果安全問題重視程度隨之提升,這就導致現有的水果經營難以滿足市場消費需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果經營難度。當前市場上的水果價格不斷上漲,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消費者的消費壓力,影響到水果市場穩定發展。如何調節水果價格上漲幅度,維護水果穩定,則需要深層次剖析今年水果價格上漲原因,以及對市場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尋求合理有效的干預措施落實到實處,以求為實際工作開展提供參考依據[1]。
當前市場上水果店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對于水果安全重視程度也不斷提升,即對水果衛生安全的投入力度也隨之增加,開始張貼各式各樣的安全標語。為了讓消費者信任水果安全,部分商家甚至在水果上張貼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追溯至水果源頭。市場上質量差的水果逐漸被淘汰,品質好的水果價格隨之升高。從實際情況來看,導致水果價格上漲的原因多樣,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收入增加,消費者的購買力也相應增強,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消費者對于水果的需求,從而導致水果價格上漲。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5月市場鮮菜價格同比上漲13.3%,鮮果價格上漲26.7%,豬肉價格上漲18.2%。6月份以來,隨著西瓜、甜瓜等夏季時令水果大量上市,水果價格開始出現回落勢頭。以蘋果為例,由于水果價格上漲,為經銷商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實力不足的經銷商不敢囤大量的蘋果,如果到反季則需要放入冷庫存儲,則會造成水果損耗,更進一步刺激了水果漲價。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將‘健康中國戰略’作為國家發展目標,這將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消費升級提供了政策基礎。近年來,隨著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民眾健康訴求,提倡增強人民體質,各大社交媒體圍繞健身塑形的相關知識展開了更加細致全面的科普,一如“胸肌”、“腹肌”等網絡詞匯熱度不減,也進一步喚醒了民眾內心深處對健康生活方式的熱切追求。此外輕食概念的興起,外賣平臺上出現了眾多主要由新鮮蔬果組成的沙拉產品,從而拉大了市場上對水果的需求量。人們的生活質量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逐步提升,生活水平從小康向富裕過渡,部分消費者的營養結構也在不斷升級。該類消費者在市場交易活動中會接觸很多產品,而在接觸這些產品的過程中,他們的關注點會從產品的保質期、廠家地址和保存方式,逐漸轉向關注產品成分和影響人身體和心理的綠色健康因素。因此,近年來居民的食品消費結構也更趨健康,水果方面的消費在總體消費中占比也在逐步提升,進而促進了水果價格的上漲。
導致水果價格上漲,季節氣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一方面,每年春夏交替之際是水果供應的淡季,大部分水果都會表現為季節性短缺的特點,以蘋果、葡萄為主要代表的秋熟產品,以及荔枝、櫻桃等上市較早的水果都會出現供需不平衡的現象,導致價格浮動。另一方面,如果遭受極端天氣因素的干擾,即使在旺季也會導致水果產量減少,增加水果的生產成本,還會造成一系列過季水果儲藏困難的問題。尤其是近些年來,自然災害頻繁,水果成熟之際出現自然災害或是低溫天氣,則會導致水果減產,質量下降,如山西、山東和新疆阿克蘇等水果產地,減產幅度超過了50%。據統計,今年的凍害天氣造成個別水果收成短缺(蘋果產量減少25%,梨產量減少20%),以蘋果為例,其當前庫存同比下滑接近40%,同時其他水果的價格也會在蘋果價格上漲的拉動下逐步攀升。除此之外,水果豐收季節人工十分緊缺,而人工成本上漲,尤其是疫情背景下,采摘和運輸人員需要做好安全防護,導致水果的采物流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刺激水果市場價格上漲。總而言之,如果水果市場供小于求時,水果價格自然會上漲[2]。
水果生產鏈著重于強調系列功能相異的各類水果在生產活動中通過相互作用來增加價值的生產集合。依靠不同技術投入,以交通方式和通訊技術為媒介將每一生產活動串聯起來,再經由企業組織的協調、合作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生產系統。隨著市場競爭加劇,精細化運營管理模式逐漸取代了靠價格和地理位置取勝的銷售策略。作為一項高損耗的產業,水果需要經過層層經銷商才能從田間到消費者手中,隨著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運費、商店租金等成本上升,水果的市場售價具備上漲的內在因素。值得注意的是,等級上乘、口味優選的精品水果在普通百姓的日常水果消費中占比明顯,水果消費結構的“趨利避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市場價格的上漲。總而言之,生產鏈過長容易導致水果各項成本增高,加上消費者對于其品質和檔次不斷提升的追求,最終引起水果價格上漲[3]。
CPI的全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它反映了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物價上漲作為這項宏觀經濟指標上調的一個重要體現,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來衡量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并評估與生活成本有關的物價變動。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波動,以及國內整體物價水平持續攀升的趨勢,都是水果價格上漲不可忽視的因素。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升2.5%,其中食品價格上升約1.2個百分點,除水果外,煙酒類、畜肉類以及鮮菜類等產品價格在一定幅度內均有上漲。我國經濟在保持內生動力強勁的前提下,一直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社會總需求在經濟發展持續且高速刺激下不斷上升,進而推動物價上漲。
水果價格上漲,而消費者的薪酬待遇水平并未同步升高,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水果需求度減少。如,蘋果價格上漲,市場上的需求則會減少,消費者則會傾向于選擇它們的替代品。替代品的需求度增加,相應替代品價格也會逐步升高,這就導致消費者對水果的替代品和互補品需求減少,導致水果市場整體利潤水平下降,不利于我國的水果市場穩定發展。此外,經濟發展情況是影響物價水平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收入水平高的城市人群消費水平提升速度較快,受物價上漲的影響比較小;但是對于農村收入水平低的人群來說,受物價上漲的影響會不斷加大,其消費增長也會逐步變慢,消費檔次被迫降低。水果價格的不斷上漲拉大了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費水平差距,使之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情況,不利于縮短城鄉間經濟發展距離。
今年我國的水果價格居高不下,加之疫情的沖擊,導致水果產量大大減小,物流運輸和人工成本環節的成本增加。如何有效抑制水果價格上漲,維護水果市場穩定,通過市場力量緩解高物價具有較大的可能性。面對當前市場上蘋果與梨居高不下的價格,一方面,可以通過增加蘋果和梨的替代水果產量,滿足市場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對蘋果和梨的需求量,市場價格可以明顯下降。另一方面,降低蘋果和梨的替代品的價格,以此來刺激市場增加對替代品的需求,在降低對蘋果和梨的需求同時,降低它們的價格。
為了維護水果市場價格穩定,應嘗試著通過政府干預控制。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之間關系密切,科學合理的物價波動不但可以刺激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能進一步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一定幅度內的通貨膨脹可促進就業、刺激收入增長,而居民收入水平參差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差異。因此,政府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科學運用投資、稅收、利率等各項調控手段,提高財政資金利用率,增強對經濟市場的宏觀調控能力,盡量使物價穩定在合理水平,防止因物價過快上漲而影響人們的貨幣購買力,從而保證社會經濟的平穩運行。具體來說,盡可能在充分市場調查基礎上摸索水果價格上漲規律,由政府給出最高限價,用于遏制水果價格過大幅度上漲,維護市場環境穩定。與此同時,水果價格上漲,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貨幣資產貶值,而商品資金升值,這種情況即通貨膨脹。因此,需要政府發揮“看不見的手”優勢,對水果市場宏觀調控,施行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支持蘋果和梨的生產并增加二者的產量。
政府干預方式優勢鮮明,在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前提下穩步提高就業率和社會分配效率;既刺激各水果生產商不斷進行技術和管理創新,提高他們的生產和經營效率,同時又能實現該產業的規模經濟效益;穩定市場價格并逐步挖掘水果生產商的發展潛力;協調國民經濟的平衡穩定以及綜合發展。然而,力度不足或方式選擇不當則可能會限制政府宏觀調控的范圍,也無法彌補和糾正市場失靈;政府市場過度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破壞市場機制,致使資源不合理配置與利用,導致產品分配不公。因此,要適度發揮政府干預手段優勢,在充分市場調查數據支持下實現。
2020年上半年我國水果市場供應充足,但是市場需求較弱,下半年水果市場有所好轉,市場銷貨壓力隨之降低。可以說,水果市場行情是處于不斷變化狀態,無論是種植戶還是銷售商,都應該高度重視市場變化,結合市場需求動態調整貨量和銷售節奏。果農也要結合市場行情適當的減少果園投入,做好果樹的養護,避免跟風種植,維護水果市場穩定,創造更理想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今年我國水果市場需求度變化較大,價格居高不下,尤其是土地、人力和原材料等生產資料投入成本不斷增加趨勢下,水果上漲是趨勢。而農戶行為和供給結構直接關乎到我國農業競爭優勢,在接受政府財政補貼和宏觀調控下,還要依靠農業自身造血,加強農業高成本問題管控,以此來維護水果市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