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金圓券出臺與金融泄密案

2021-11-24 09:41:07鄭會欣
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改革

鄭會欣

1948年8月實施的金圓券改革不僅未能鞏固和維持國民政府的統治,反倒進一步加速了它的滅亡,也成為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于金圓券改革的背景及失敗的原因,學術界均極為重視,近年來發表了眾多回憶性著作和論文。其中由文芳主編的《幣禍》(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就刊載了黃元彬、壽充一、李立俠等多名當事人對金圓券發行前后的回憶。李金錚的論文則對金圓券發行的內幕進行了初步探索,是早期研究這一問題的代表作。(1)李金錚:《舊中國通貨膨脹的惡劇——金圓券發行內幕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9年第1期。張秀莉和吳景平的論文則大量利用了蔣介石日記和最近開放的歷史檔案,對于金圓券改革的經過及失敗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以說是研究這一問題的力作。(2)張秀莉:《金圓券改革決策內幕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6年第2期;吳景平:《蔣介石與金圓券方案的出臺——對若干檔案史料的辨析》,《民國檔案》2020年第3期。而圍繞著與金圓券改革密切相關的“金融泄密案”,近年來期刊上雖也曾發表一些文章,但大多充滿文學和演義色彩,雖然情節生動,但與學術論文的嚴謹性尚存在一定距離。(3)相關文章有邢建榕、周利敏:《1948年金融泄密案》,《檔案風云》2002年第17期;譚曉紅:《國民政府特大金融泄密案》,《檔案時空》2003年第3期;李琴芳:《真實的“北平無戰事”——民國密檔之金圓券泄密案》,《檔案春秋》2015年第3期。其中李琴芳的文章附錄了幾張檔案圖片,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網絡上對此案的渲染就更多了,有些文章的內容十分離譜,此不贅述。本文則主要根據典藏于南京和臺北的原始文件,并參照蔣介石、蔣經國等當事人的日記以及當時的報刊資料,先對金圓券改革出臺的經過作一簡單介紹,重點則是通過檢視幣改過程中發生拋售股票這一看似與之無關的事件,具體分析其發生與破案的經過,從而揭示當時國民黨政府存在的體制性、系統化腐敗早已深入骨髓,同時也預示了幣制改革必然失敗的結局。

一、倉促出臺的幣改方案

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實施的幣制改革廢除了沿襲多年的銀本位制,避免了一場即將爆發的金融危機,國民經濟亦趨于好轉,這不僅僅是中國近代貨幣史上的一項重大舉措,甚至可以這么說,由于幣制改革得以順利實施,才能堅持并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然而若換一個角度來看,也正是因為幣制改革的推行,方使得中央銀行獲得貨幣的無限發行權,從而又為日后通貨膨脹的加劇創造了條件。抗戰時國家為了堅持抗戰,不得不無限發行貨幣,這本是無奈之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民眾的諒解,但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卻對國民政府的統治造成嚴重的威脅。

由于長期以來法幣的大量發行,導致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對于這一點蔣介石心里是十分清楚的,他在抗戰后期就多次計劃對存在嚴重問題的貨幣制度進行改革,但因條件不成熟,改革遲遲未能進行。然而蔣介石并沒有放棄這一計劃,抗戰剛剛勝利,他就向財政部長俞鴻鈞下達命令,令其對于“今后改革幣制發行新幣之方案,以及其實施之時期,著即密為研究議擬,從速呈報”;同時還讓他速將“中央銀行于近三年來售出之外匯數額與公私購戶之名單以及其用途等確實詳細列報”。(4)《蔣介石致俞鴻鈞手諭》(1945年9月11日),載王正華編輯《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62冊,(中國臺北)“國史館”,2011年,第533頁。當行政院長宋子文和中央銀行總裁貝淞蓀向他匯報金融以及匯率和金價的問題時,亦談及幣制改革的計劃,蔣介石聞之甚為欣悅,在他看來,“為新幣發行之準備,正合余意也”。(5)《蔣介石日記》1946年8月6日。蔣介石日記目前存于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下同。然而,盡管蔣介石多次催促實施幣制改革,但歷任閣揆及財長均認為時機不合適,遲遲未予實施,以致財政經濟危機日益嚴重,對此蔣介石自然極為不滿。

1947年2月,黃金風潮爆發,宋子文、貝淞蓀相繼引咎辭職,財政危機更加嚴重。蔣介石以為,“發行公債與庫券共計四億美金案亦已通過實施,此實為穩定經濟之惟一方案。概自上月經濟緊急措施方案發表以后,經濟日加穩定,而今第二步驟發行債券之實行,則經濟基礎已固,此后第三步驟,即可著手改革幣制矣”。(6)《蔣介石日記》1947年3月29日,“上星期反省錄”。但改革幣制茲事體大,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幾乎所有的財政官員都認為此時無法進行幣制改革,蔣介石對此狀況亦感到無可奈何,兩個月之后他又在日記中寫道:“本月經濟危急,物價激漲,石米將近五十萬元,法幣已發至八萬億元,金融至此,實已不可收拾矣。此乃于勝利時余改革幣制之主張不行,而子文專待美國借款方可改幣之妄想所誤。直至去年底,大部外匯乃為子文消耗過半,已形枯竭,不易改革。及至本年二月底經濟緊急措施方案發表時,法幣總數尚在五萬億以下,乃為最后改制之時期,而公權又不贊成,延至今日,措施方案一經破裂,則物價如野馬奔騰,不可抵止,實已造成無法收拾之局勢矣。”(7)《蔣介石日記》1947年5月31日,“上月反省錄”。1947年9月19日,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團會議上更是申斥財政部官員盲目依賴外援,貽誤時機,未及時進行幣制改革,以致外匯大量流失。(8)社評:《中國的外匯資源》,《大晚報》(上海)1947年9月20日,第1版。

1948年3月,蔣介石巡視各地回到南京,各地的狀況讓他極度憂慮,“尤其是經濟險惡,物價飛漲,以通貨膨漲[脹]不能壓阻為最可慮”。于是蔣即召見中央銀行總裁張公權前來商議改革幣制之事,其結論是“準將招商局、中紡公司等國有財產歸中央銀行抵為發行新幣基金之用”。(9)《蔣介石日記》1948年3月12日。然而幣制改革最終還是未能予以實施。

1948年5月31日,行憲后的第一屆內閣成立,翁文灝擔任院長,王云五出掌財政部,此時國民黨在軍事上遭受連番挫敗,經濟上更是岌岌可危,雖然改革幣制刻不容緩,但當時國民政府根本就不具備改革的條件。在這種情形之下,翁、王等人卻貿然提出幣改方案,并得到蔣介石的鼎力支持,從其8月份的日記中就可以看出他對幣制改革的進度格外關心:8月5日,確定“幣制改革與經濟管制日期”;8月7日,“上星期反省錄”:規定本星期預定工作科目之第三項即為“改革幣制之日期決定”;8月8日,“晚課后約翁談經濟、幣制事”;8月9日,“昨夜決定改革幣制與管制經濟日期,余注重于輔幣之兌現,以增加新幣之信用,或可延長新幣之命運也。以現有各種硬輔幣,其價值五千萬元以上,而由日本收回之銅質尚不在內也”。

8月11日,翁文灝、王云五等連日秘密籌劃,終于向蔣介石呈報有關幣制改革的緊急處分令,具體辦法如下:

(一)關于金圓券者。所有已印成之金圓券自即日起由中央銀行分發各地,預計本月十五日以前各重要都市均可到達。

(二)關于輔幣者。中央造幣廠寄存重慶之鎳質二十分輔幣二千五百余萬枚,十分輔幣二千三百余萬枚,共重二百六十余噸,其幣值等于戰前銀幣七百余萬元,已令中央銀行以專輪趕運至京滬,預計本月十九日以前可以到達,同時先就重慶中央銀行所存二十分及十分鎳幣各趕出十噸左右,交由飛機運至京滬,預計本月十六日以前可以到達。

(三)關于實行日期者。擬于本月十九日(星期四)公布緊急處分令,同時命令各銀行停業三日,于本月二十三(星期一)復業,彼時金圓券及硬輔幣均已到達重要都市,可以開始收兌舊幣。

(四)關于各地督導者。上海方面,以俞總裁任督導大員,而助以蔣經國、徐柏園二君;廣州方面,以宋子文為督導大員,助以霍寶樹君;天津方面,以張[厲生]副院長為督導大員,助以財政部錢幣司司長王梧[撫]洲君。

翁文灝等人還建議,因為在公布緊急處分令之前,必須分別向中央政治會議及行政院會議提出討論,故而亟需蔣介石親自主持并下達相關指示,這樣方有利于政策之推行,所以“極盼鈞座于本月十七日命駕返京,暫留三、四日,再赴牯嶺休息”。此時正在莫干山避暑的蔣介石接信后即下達手令,“決于十九日以前回京,請即如計劃準備一切為盼”。(10)《翁文灝、王云五呈報緊急處分令具體辦法暨蔣介石手諭》(1948年8月11日、13日),(中國臺北)“國史館”藏蔣介石檔案:002-020400-037-002。

同日,蔣介石又在日記中寫道:“幣制改革決于下旬實施;銀錢業停業期間之工作應先有具體決定;公私立銀行外匯登計[記]之具體辦法。”“下午審閱改革幣制案令稿。”(11)《蔣介石日記》1948年8月13日。第二天,他又將“新幣之發行與緊急令之頒發”及“召集各銀行負責人令其登記外匯”兩項內容列入本星期預定工作之項目。(12)《蔣介石日記》1948年8月14日,“上星期反省錄”。

就在幣制改革方案即將公布之前,蔣介石又向翁文灝致電,囑其“改革幣制令發表時,必須將其基金、有價證券部分之證券,及其公司股份與辦法,以及一切手續,皆須同時發表,否則不惟減少信用,而且事過時遷,仍如過去各事延宕,無著不行,對新幣根本發生重大影響,故此事必須在此數日內趕緊完成各項手續為要。又,銀錢業停業之三日期內,應先詳定各項所辦之事,勿使徒耗時間,為人詬病也”。(13)《蔣介石致翁文灝密電》,(中國臺北)“國史館”藏國民政府檔案:001-080020-0001-17;又見“國史館”藏蔣介石檔案:002-080200-00426-042;002-020300-037-005。8月18日晚,蔣又約翁文灝商談第二天要對政治會議提出的改革幣制和管制經濟方案,“至十一時后方畢”。(14)《蔣介石日記》1948年8月18日。

8月19日下午三時,蔣介石親自主持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并在會上提出改革幣制與管制經濟的臨時命令。眾人討論至六時,最后作了幾點修正后通過。蔣介石在日記中記道:“此為三年來一貫之政策與惟一之主張,因子文、岳軍、公權、鴻鈞等皆畏縮不決,未敢執行。而今日始以事急勢迫,不得不有此一舉。然詠霓與云五能毅然實施,亦可謂奮勇難得矣。”(15)《蔣介石日記》1948年8月19日。然而就在金圓券改革剛剛開始實施的第二天,令蔣介石、翁文灝、王云五等人沒想到的是,上海《大公報》披露的一件弊案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震動,它也預示了這場改革自一開始就將面臨失敗的命運。

二、報紙披露弊案

1948年8月20日,《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暨其他相關各項法令正式公布施行,蔣介石亦向全國各省省主席、特別市市長發電,重申幣制改革的措施與目的:“第一,新幣制金圓券之發行,系以十足準備,公開發行,以使新幣制之信用永久確立;第二,人民所有金銀、外幣及存放國外外匯資產之處理,系使人民凍結無用之資產,導入工商事業正當之用途,并充分顧全人民固有之利益,絕無絲毫之損失;第三,整理財政及加強管制經濟辦法,則對平衡收支、穩定物價、促進生產為積極之推動,并對投機操縱、囤積居奇諸不良現象為嚴格之取締。深信洵此辦法全般實行,不惟民生疾苦將獲舒解,則國家大計之基礎亦得奠定。”同時呼吁“各級政府及全國人民,必須同德同心,通力合作,俾此重大措施迅收最良效果。尤其各級地方政府負有執行之責,應即切實曉諭人民,凡能忠實守法,共同努力于新幣制之推行與經濟之安定者,政府自必充分保障其權益;倘有投機囤積、怙惡不悛,敢于違反法令,以圖自私自利者,則是自絕于國家民族,無異為奸匪作倀,其罪行即等同于賣國之漢奸,無論其憑借何種勢力地位,各級地方政府應即當機立斷,執法以繩,嚴加懲辦,不容稍有寬假”。(16)《蔣介石致各省主席、市長通電稿》(1948年8月21日),(中國臺北)“國史館”藏國民政府檔案:001-080020-0001-18-22。為此蔣介石還派蔣經國到上海親自參與督導,就在公布這一決定的當天晚上,蔣介石與蔣經國一起吃飯,飯后“在月下陪伴閑談,至十時后就寢”。雖然日記中并沒有寫他們具體談了些什么,但內容一定與蔣經國此次執行管制任務有關,因為蔣介石特別寫下“經赴滬執行此一大政策之實施”,(17)《蔣介石日記》1948年8月19日。因為他認為,在此危亡之際,只有蔣經國才能擔負這一重任。

蔣經國臨危受命,深知此行對國民黨以及他自己未來的命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責任重大,但他仍充滿自信,希望藉此機會懲治貪腐,挽救垂危的財政經濟,同時樹立自己的威信。他在赴任前的日記中曾這樣自勉:“只有兩句話可以保障工作的成功,就是我自己一無所求,亦一無所有。所謂一無所求,在我的內心中,確確實實除了想為國家做一點事情以外,絕對沒有任何私欲。同時我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除了生活能夠維持之外,沒有一個廠,沒有一家銀行,凡是有錢的事,我都沒有份。今天我既然一無所有,亦一無所求,我相信就是失敗亦是成功。”(18)蔣經國:《滬濱日記》,原載《痛定思痛》,第91-132頁,本文引用的蔣經國日記轉引自王章陵編著的《蔣經國上海打虎記》,(中國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版,第161-199頁。下文稱《蔣經國日記》,只記時間。

政府實施幣制改革的同時也宣布銀行及交易所停市三天,然而就在此之前,市場上已風傳各種消息,股票趨于疲勢,其中尤以永紗股票下跌得最為明顯,8月19日剛一開市,永紗即跌至16 800元上場,緊接著眾多經紀人便連續拋售,最后跌至15 280元跌停板。(19)《幣制改革前夕 華股疲勢居多》,《大公報》(上海)1948年8月20日,第5版。這也預示著市場對于即將實施的幣制改革缺乏信心。

8月20日晚,蔣經國從南京乘火車前往上海。他在日記中寫道:“今日政府正式公布改革幣制的方案,此乃挽救目前經濟危局的必要辦法,但問題是在于能否認真執行既定的方案,否則無論方案如何完整,還是失敗的。督導上海方面的經濟管制工作,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經濟方面的工作,亦沒有一點經驗,所以恐難有所成就。但既做之,則必須確實負責,認真去完成應負的責任。”(20)《蔣經國日記》1948年8月20日。沒想到當他次日一大早抵達上海后,報紙上突然披露的一件重大弊案,將剛剛推行的改革蒙上一層陰影。

8月21日上海的《大公報》在第2版發表社評《幣制實行改革了》,雖然文中對政府提出的限價政策有所保留,認為“這種硬性的規定,極容易重蹈限價政策的缺陷”,但總的來說,社評對于剛剛實行的幣制改革還寄予一點希望。(21)社評:《幣制實行改革了》,《大公報》(上海)1948年8月21日,第2版。然而也就是在同天這家報紙的第4版“本市新聞”一欄上卻刊載了一則新聞,題目就叫《幣制改革的事前跡象》。由于這是獨家揭露幣制改革的消息遭到泄密,致使投機者借機大發橫財,消息刊發后立即引起社會的強烈震動。

據該報記者報道:“這次政府實施幣制改革,事前已有若干跡象可尋。據說金圓券的印刷,在重慶時就已籌備,中央銀行于兩周前下令各分支行將戰前鎳幣、銅幣集中運來上海。同時在一月前,就有許多豪門巨商向四川打電報,搜購廿九年美金公債、卅一年同盟勝利公債。最近各報分類廣告中,亦時有征購這些公債及卅六年美金公債庫券的廣告,事前搜購和囤積出口物資者亦不乏其人。”記者進一步披露:“十九日上午,有某隱名之人,從南京乘夜車抵滬。下車后,不洗面,不吃東西,就匆匆趕到某熟悉證券號。一個上午向市場拋售三千萬股永紗,照昨天股票慘跌的行市計算,此人大約可獲利四、五千億元。”(22)《幣制改革的事前跡象》,《大公報》(上海)1948年8月21日,第4版。這篇報道對于涉案的時間、地點、人物乃至出售的股票名稱、數額等內容說得有根有據,看來不像是無中生有。后來的資料證實,這篇報導是中共地下黨員、時任上海《大公報》記者季崇威撰寫的。(23)根據維基百科的記錄,季崇威是中共地下黨員,1936年即入《大公報》,上海淪陷后仍留在原地從事秘密抗日工作,抗戰勝利后又重新回到上海《大公報》任記者,同時還在中共地下黨組織主辦的《經濟周報》任編輯委員。1949年,他通過時任資源委員會財務處長的堂叔季樹農,勸說孫越崎、吳兆洪等人策劃資源委員會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季崇威先后擔任中央人民政府輕工業部計劃司副司長,國家經濟委員會綜合局、企業管理局副局長,改革開放后,任中國國際咨詢公司副董事長。季崇威晚年曾撰文回憶這段往事,但他并沒有透露是從什么渠道打聽到這則消息的。

三、相關部門的調查

《大公報》的新聞刊行后,立即引起輿論的一片嘩然,更為剛剛進行的幣制改革帶來強大的沖擊。這位隱名人士到底是誰,他又是通過什么途徑打聽到幣制改革的消息?有人披露說是一位姓顧的原財政部高級官員,也可能是上海灘大名鼎鼎的潘姓會計師,還有人懷疑是經濟部部長陳啟天,或者是原財政部錢幣司長戴銘禮。(24)邊際人、蔡方財:《隱名人士顯名記》,《新聞天地》第48期(1948年9月16日),第3頁。這些傳言滿天飛,雖然沒有確證,但都是讀者關心的問題,廣大民眾更是希望得知答案。

弊案披露之后自然也引起南京政府高層的注意,最先展開調查的是政府的監察部門,監察院院長于右任立即派遣孫玉琳、唐鴻烈二位監察委員前往上海調查此案。相反,與此案關系密切的財政部卻直到8月27日方致電上海金融管理局局長林崇鏞及上海交易所監理員王鰲堂,稱《大公報》披露幣改前有人乘夜車從南京到上海,拋售三千萬永紗股票之事,因“事關行政紀律,無論是否事實,均應徹查憑究,不得稍有隱縱”云云。(25)《財政部致林崇鏞、王鰲堂密電稿》(1948年8月27日),《民國檔案》1998年第4期。然而三天之后,上海方面似乎并沒有什么反應,更無任何進展。面對巨大壓力,財政部再次致電林、王二人,稱事關有人拋售永紗股票一案“時屆三日,尚未據查報,該案報載既有具體日期、地點、種類、數量,根據此項線索嚴密追究,并從多方徹查,必可求得真相,務仰克日切實查報,不得稍涉含混,并不得延誤為要”。(26)《財政部致林崇鏞、王鰲堂密電稿》(1948年8月30日),《民國檔案》1998年第4期。

南京的總統府亦于28日發來急電,并發出最后通牒,命令上海各相關機關務必于7日之內偵破此案。接獲此令者,除了業已派遣到滬調查此案的監察委員孫玉琳、唐鴻烈,以及監察院參事范體仁和財政部參事周德偉之外,還包括淞滬警備司令部稽查處、上海市政府調查處、市警察局經濟警察大隊、市黨部、憲兵特高組、上海金融管理局、戡建大隊、工商部特種經濟調查處、證券交易所監理處等十多個相關機構,以蔣經國為首的上海經濟督導員辦公室也是其中一個重要機構。蔣經國聞風而動,并將其活動寫在日記上:“寫信向父親報告關于上海的經濟近況,以及改革經濟管制之意見。上午在警察局調查財政部泄露幣制改革消息的重要案件,下午訪社會局和市政府后,即繼續在中央銀行辦公。”(27)《蔣經國日記》1948年8月28日。

與此同時,國民黨的兩大情報系統亦奉命予以調查。據國民黨黨員通訊局(黨通局)局長葉秀峰報告:

奉交查報八月十九日有某隱名人由京乘夜車抵滬拋售三千萬股永紗一案。查《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頒布后,滬市證券界即有性質相同而內容不同之四項謠傳:

(一)謂孔令侃主持之揚子建業公司事先獲悉政府機密,陸續拋空股票,牟利甚巨,其時間系自總統在莫干山召集會議時開始;

(二)滬市金融界聞人盛升頤自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處得悉政府改革幣制之機密,預料股市行情大跌,陸續拋空永紗一千余萬股;

(三)名會計師潘序倫事先獲悉機密,自京乘夜車,于十九日晨抵滬,命其親信拋售永紗三千萬股;

(四)前財政部錢幣司長戴銘禮卸職后即從事商業,此次亦獲悉是項機密,拋空股票甚多。

葉秀峰認為,上述傳言中第三項與《大公報》所指似較接近,“據證券界傳說該項消息時,以改革幣制各機要會議名會計師潘序倫、奚玉書等曾經參與。另查八月十九日由京赴滬夜車臥鋪乘客名單中有潘履潔一名(車票號碼88224110),是否即系潘序倫其人,未能證實。除續查外,理合先行報請鈞察”。(28)《葉秀峰密報》(1948年8月31日),(中國臺北)“國史館”藏蔣介石檔案:002-020400-00037-009。

黨通局的調查雖然看似有多條線索,但顯然他們的情報并不準確,與后來偵破案件的實際情形完全沒有關系。然而最高當局有令,下級自然不敢怠慢,在上峰多次嚴令之下,上海各相關機構立即行動起來。8月31日,經警大隊聯同戡建大隊出動大量警力,搜查全市18個倉庫,9月1日又查封了44家棉紗廠的大量逾期存紗。蔣經國則對民營紗廠囤積棉紗極為不滿。(29)《經警與戡建隊員昨出動 查封紗廠逾期存紗》,《大公報》(上海)1948年9月2日,第4版。據說還是蔣經國提出,先將所有證券交易所有關的經紀人召集起來問話,提供線索,最后經多方排查,終于在9月2日限期之內宣告偵破此案。9月4日,上海、南京等地各大報刊都整版刊登了這樁拋售永紗股票而帶出幣制改革泄密案的消息,雖然上海交易所和金融管理局亦相繼查找到相關線索,但最終偵獲案件的主要功臣,還是警備司令部稽查處經濟組的調查人員。

四、終告破案

據后來上海交易所監理員王鰲堂交待,該案在報紙上曝光后,他即親自到《大公報》向總編輯王蕓生詢問消息來源,但未得要領;其后又向經紀人公會理事長王乃徐及其他理事打探消息,亦未獲真相;接著再就交易所當日交易買賣報告單查詢售出永安紗廠股票300萬股以上的客戶姓名、行莊名稱等資料,依然沒有結果。后來才得知,涉及此案的杜維屏所開設的華美號其實并無證券人身份,所有交易均在場外進行,所以一時難以查清。由此亦可以說明,其時“上海場外交易迄未絕跡,以今社會不安,經濟動蕩,其圖非法利益者則難所避免”。(30)《田百川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王鰲堂失職情形的調查報告》,《民國檔案》1998年第4期。

上海金融管理局局長林崇鏞后來查核的調查報告更加詳細,他們根據報上披露的時間、地點、股票名稱及數額,首先派員到證券交易所調查19日當日各經紀人經手的證券交易情形,“惟檢查結果各該經紀人賬內客戶委托買賣股票數量并不見多,最多之客戶僅八十萬股至四十萬股,平均多在一、二十萬股左右,故就賬面觀察,實微不足道”。因此他們推測,“如無巨額拋售,必非場內交易”。故而立即又與交易所監理員聯系,共同調查所有出售永紗股票300萬以上及其他場外交易嫌疑經紀人的銷售紀錄,結果查出有55、85號等22戶經紀人有此紀錄。再通過查驗場外交易及支票存根、送款簿冊等資料,其中190號經紀人名叫林樂耕的嫌疑最大。隨即對其展開訊問,林承認曾于8月11日、12日左右買進237號經紀人的1 600萬永紗股票。而且林樂耕還交待他在市場聽到有人說,“有由南京來滬的某要員將證券交易所要停業的消息告訴杜維屏、盛老七、潘序倫三人”云云。再一打聽,237號經紀人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就是海上聞人杜月笙的二公子杜維屏!根據這一信息,金融管理局與孫玉琳、唐鴻烈二監察委員以及財政部參事周德偉即通知上海市警察局,并于9月2日上午十時半對杜維屏進行傳訊。杜承認,他曾于8月11日至16日出售給林樂耕永紗股票1 600萬股,而且還說于19日上午一大早有一個叫李伯勤的客戶帶著兩名婦女到他那兒,以“蘭記”和“淑記”開戶,共拋售了永紗股票600萬股。更加重要的是,據杜稱,李伯勤還對人講,他事先已獲得幣制改革的消息。(31)《上海金融管理局關于股票拋空案的綜合調查報告》(1948年9月8日),《民國檔案》1998年第4期。

茲事重大,警察局不敢耽誤,得知李伯勤平時常住于其妹李國蘭延慶路9弄20號的住處,立即于9月2日上午派員傳訊李伯勤和他帶來的兩名婦女。然而在此守候多時,并沒有查獲李伯勤的蹤跡,只能派員冒充李的朋友,先向李國蘭套話。這才知道,這位李國蘭就是當天李伯勤帶去拋售股票的一位女士,另一位則是她的朋友楊淑瑤。于是警員立即將兩名女嫌疑人帶回警局,并于9月2日下午會同孫玉琳、唐鴻烈兩監察委員,財政部周德偉參事以及警察局經偵大隊程義寬大隊長分別審訊二人。

經訊問得知,李國蘭是李伯勤的妹妹,她的丈夫陶啟明,兩個月前剛經朋友推薦到南京任職,是財政部資料室的秘書。8月18日晚,陶啟明從南京乘夜車凌晨到上海,讓其妻一大早就去交易所拋售股票,他本人則于第二天半夜再返回南京。李國蘭承認,因為李伯勤是華美證券號的老客戶,因此她曾于19日上午隨其兄在華美證券號拋出永紗股票200萬股,獲利24億元。楊淑瑤的丈夫徐壯懷是陶啟明的朋友,時任南京的中國石油公司秘書,那天她也拋出200萬永紗股票。她承認拋售股票一事陶是知情的,因為“我們大家以為最近報上有變動消息,所以預備做股票,我丈夫表示同意”。(32)《訊問李國蘭筆錄》(1948年9月2日下午4時),《民國檔案》1998年第4期。

此案經層層排查,最后線索追查到財政部秘書陶啟明的頭上。陶啟明,江蘇川沙人,時年30歲,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高雄地方法院推事。1948年6月,出任財政部薦任秘書。但陶只是剛入職的財政部資料室秘書,人微言輕,不可能接觸到幣制改革這等頭號機密大事。再經調查,陶啟明入職財政部是由他的朋友也是學長徐百齊介紹的,而徐百齊則是王云五的親信,東吳大學畢業后即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一直為王云五所信任。后來王云五從政,徐即跟隨王相繼出任經濟部和財政部的主任秘書。金圓券幣制改革之前,徐、陶本來并沒有機會接觸幣制改革事宜,只是8月18日幣制改革前夕,財政部政務次長徐柏園讓徐百齊起草一篇有關停止銀錢業和交易所休假的公告,徐即將這一消息透露給陶,陶認為此乃投機的大好時機,當晚便乘夜車從南京到上海,第二天就發生了拋售永安紗廠股票的弊案。

而另一涉案人杜維屏系杜月笙次子,時年27歲,他是鴻興證券號的老板,同時還于1947年領有財政部經濟部設字3139號營業執照,開設華美公司,董事長是孔令侃,杜維屏任總經理,經營的業務主要包括建筑磚瓦、印刷事業、油墨油漆、食品及漁業凍藏、苧麻貿易等。相關人員前往調查時獲悉,該公司主要經營美國的DDT及搖襪機,然而卻在調查時發現公司營業間的墻上裝有巨幅黑板,上面寫著“買賣”和“交割”等字樣。再經詢問公司職員,承認該公司確實經營證券交易,常有顧客在此進行交易,都是先一日付款,后一日交割,因此“顯見該號并非正式證券經紀人,而有代客買賣股票情事”。(33)《鄧爾謙、宋劍虹檢查報告》,《民國檔案》1998年第4期。

9月2日,就在審訊李國蘭的當天,經警大隊即以牽涉陶啟明案將杜維屏招喚傳訊,因為8月19日清晨陶啟明之妻李國蘭和楊淑瑤就是在鴻興交易所拋售400萬股永安股票,杜即為經手人。杜維屏當晚交保出外,但后來又查明他于證券市場奉令停業后仍從事大量場外交易,因而次日夜晚杜維屏又再度被警局傳訊,并因嫌疑重大予以扣押,除了吊銷他的執照外,9月4日,還將杜維屏移送地檢處訊辦。(34)《中央日報》(南京)1948年9月4日,第2版。杜維屏被扣押,這在上海灘上也是一件大事,滬上報刊均連篇大幅予以報導。

五、疑犯落網

正在調查期間,黨通局通過財政部線人的密報,又傳出另一說法:“一、十八日王部長將幣制改革案要件交趙冠秘書閉門抄謄,佢于此時主任秘書徐百齊突入索閱全部文件,趙以徐為主管長官,只得任其翻閱。查陶啟明之現職為徐百齊所力薦,徐、陶私人關系密切,徐當時曾飭公役喚陶啟明密授機宜后,陶即匆匆離部赴滬。二、陶啟明離部后曾否向人事室請假亦屬主要關鍵。倘未請假,當然得到主管長官之許可,否則絕對不能自由離職。三、徐百齊在京并無眷屬,一向與同寓王部長公館,到部辦公亦系同出同入,而徐、陶在滬并有經營,足見陶之赴滬系受徐之主使無疑。”對于這一說法,葉秀峰的結論是,“查所稱各節在搜集證據方面,尚不無可采之處,擬密交警察廳黃廳長并案偵察,并速將重要人證趙冠傳案偵訊”。(35)《葉秀峰密報》(1948年9月5日),(中國臺北)“國史館”藏蔣介石檔案:002-020400-00037-009。

國防部保密局亦報告:奉交查報關于隱名人由京至滬拋售大量股票一案,經查悉華美證券號杜維屏等曾于八月十九日拋售永紗股票甚巨,乃經調查所得資料函送上海區經濟督導員蔣經國,分飭各方協助偵查,經蔣督導員批交警察局,將杜維屏、盛升頤兩人傳案訊問。杜供認,八月十九日清晨有陶李國蘭守候于華美證券號門口等候開門,及股市開市后,即委托該號拋出永紗空頭共七百萬股。當經警察局傳訊陶李國蘭,據供稱,乃夫陶啟明兩月前由友人介紹入財政部,任資料室秘書。陶于八月十八日晚間由京乘火車抵滬探視母病,談及幣制將改革、股票必跌等事,故于十九日晨向華美證券號拋出永紗七百萬股云云。惟該案有三點值得注意:

一、據中央銀行外匯經紀人且為股票巨商顧兆霖告稱,前曾任中央銀行秘書、現任中央信托局理事之盛升頤于八月十五日電告顧兆霖本人,謂幣制行將改革,股票定必下跌,可做空頭。后據獲悉,盛升頤曾向二二四號經紀人唐寶安之安記證券號拋出永紗空頭五百萬股。查該盛升頤曾在中央銀行任職多年,因其家世關系,與財政部及中央銀行高級職員多有交情,而[與]財政部次長徐柏園私交甚密,過去每次發行大鈔時,盛獲得消息最早,此次改革幣制消息之獲得,據盛自稱,確系從徐柏園處得知。

二、據查鄭重臣曾于八月十八、十九兩日在證券交易所內拋出永紗現股一億余股,遂致八月十九日下午永紗被撳板。據一般估計,八月十九日下午永紗之跌停,非三數千股空頭所能致,其拋空總數,當在兩億股以上。

三、鴻興證券號杜維屏今已承認,確曾于十九日上午售與天裕證券號五百萬股。(36)《毛人鳳密報》(1948年9月4日),(中國臺北)“國史館”藏蔣介石檔案:002-020400-00037-009。

上海方面查出幣制改革泄密的線索后一刻也不敢怠慢,因被傳訊者李國蘭的丈夫于財政部任職,雖尚未得到訊問結果,但林崇鏞恐此案會牽涉到財政部,故于9月2日中午即給財政部長王云五打來一通長途電話,稱調查已有初步線索,一兩日內當有結果。林并請示王,若此案牽涉到政府要人應如何處理,王即回答,“無論牽涉何人,絕不姑息”,并主張立即對外公布,以釋群疑。

當天下午6時左右,王云五剛剛下班回家,就接到主任秘書徐百齊的電話,說是上海金融管理局的林崇鏞局長來電,有要事必須親自到寓中報告。沒有多久,徐即與財政部一位姓陳的同事一起來到王云五的家中,因為當時陳某正在辦公室與徐聊天,突然林的電話響起,因王云五已經下班,故林崇鏞即讓徐百齊馬上轉告他,說現已查明,拋售股票者系財政部秘書陶啟明之妻,要王部長趕緊予以處置。因為陶啟明系徐百齊推薦而到部中任秘書的,徐害怕有人誤會,便要陳某陪他一起前來匯報,以此證明他并無時間通知陶。

王云五聽到消息后極為震驚,沒想到一個多月來秘密設計的幣制改革方案,竟被一個毫不相干的小人物予以探知而遭泄露。王立即問陶現在何處,徐說應該住在部中宿舍,王亦馬上致電林崇鏞,稱未抓捕陶之前務必先將消息保密,以免讓陶畏罪潛逃。但林說調查此事時有兩名記者在場,恐怕消息無法保密。王一面通知徐柏園和李儻兩位次長及其他部中高級干部,一面到樓上看陶啟明是否仍在宿舍,結果人不在。王云五即先行向行政院長翁文灝報告,并書面通知首都警察廳黃珍吾廳長:“本部秘書陶啟明,據報十九日曾拋售大量永紗股票。該員泄露公務秘密,嫌疑重大,身為公務人員,竟有如此不法行為,實堪痛恨,應請貴廳即予逮捕,依法究辦。”(37)邊際人、蔡方財:《隱名人士顯名記》,《新聞天地》第48期(1948年9月16日),第4頁。黃珍吾收到手書后自然不敢怠慢,立即派遣警察與部中人員嚴密守候,直到半夜12時左右陶剛剛返回宿舍,警員立即將其逮捕。

因為徐百齊是陶啟明入職的介紹人,盡管徐自稱絕無向陶泄露任何機密,但為了證實此點,王云五同意暫時將其隔離。第二天黃珍吾告知王云五,說陶已供認所謂交易所停業的消息確實來自徐百齊,因此徐亦即刻被捕。(38)王云五:《岫盧八十自述》,(中國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版,第557-558頁。

六、真相大白

綜合所有的調查情報,關于幣制改革消息泄露一案的經過大致是這樣的:

1948年5月31日翁文灝內閣組閣,王云五就任財政部長,雖然他從未涉足財政金融,卻下定決心實施幣制改革。據他自己說自任財政部長不久,就開始醞釀幣制改革的事,前后大約花了50天左右的時間,那么倒推計算,應該就是在6月底開始策劃此事的。因為此事極為機密,參與討論的人除了兩位次長徐柏園、李儻及錢幣司王撫州司長等極少數人之外,財政部其他人并不知情,就連主任秘書徐百齊也一樣,只是在發布幣制改革令的前一天,需要通知各行莊及證券交易所休假,原本這個命令應該是由王撫州擬稿,再交由財政部政務次長徐柏園核定方予發布的,然而徐柏園卻將原稿交給徐百齊,讓他重新擬稿。盡管徐百齊自稱并沒有向外泄露,但據陶啟明交待,這一消息確實是從徐百齊那里聽到的,所以他就連夜趕回上海,并讓其妻立即拋售股票,從中大賺一筆。至于是不是徐百齊有意泄露,還是陶啟明刻意竊取就說不清了,但徐既是陶的朋友,又是他進財政部的介紹人,這又免不了瓜田李下的嫌疑了。

蔣介石對于實施幣制改革之事十分關注,更是絕不容許任何破壞改革的事情發生,因此當他聽聞有關泄密之消息后極為震怒,立即下令全力破案。蔣經國就在日記中寫道:“昨晚接南京電話,要從速處理違犯經濟法令的各種案件,并主張嚴辦大的投機商人。上海的若干商人在當面對著你說得好好的,而背后則是無惡不作。今天已下決心嚴辦奸商。上午召開檢查委員會,會后即向市政府提出大戶榮鴻元、吳錫齡、黃以聰等各種方法行為的證據,并建議立刻逮捕。”(39)《蔣經國日記》1948年9月2日。

蔣經國的這番舉動立即得到蔣介石的鼎力支持,9月4日中午,蔣介石召見上海市長吳國楨,認為他對上海管制經濟的問題過于憂慮,而“經兒將滬上最大紗商榮鴻元與杜月笙之子等拿辦交法庭,可謂雷厲風行,竭其全力以赴之,惟忌者亦必益甚。此為國為民之事,只有犧牲我父子,不能再有所顧忌。惟天父必能鑒察也”。(40)《蔣介石日記》1948年9月4日。當他聽說有人出面要為王林公司說情后,即“警告王、謝應照原判處死,不得變更,否則上海經濟管制將前功盡棄矣”。9月7日,“經兒由上海來報告經濟管制情形。往日所有黑市與囤積等弊多有我黨政當局為首,言之痛心。但由此澈查,所有上海黑幕皆得發見,實堪欣幸”。(41)《蔣介石日記》1948年9月6日、7日。

由于此案牽涉到財政部,更涉及王云五的親信徐百齊,王云五認為自己用人不當,要求引咎辭職,但蔣介石卻竭力慰留王云五,“以其為秘書陶某泄漏秘密被人攻訐,因而請辭,特慰之”,(42)《蔣介石日記》1948年9月5日。不允其辭職。

9月6日上午,蔣介石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紀念周致辭,更是力撐王云五,稱“這次幣制改革我們最足自慰的,就是行政院院長與財政及金融當局擘劃周詳,勇于負責,而且財政當局事先各種文稿都親自抄繕,不敢假手于部屬”,雖然發布命令前有關停止交易所等營業的命令需要加蓋關防,不得不經過秘書之手,“但此完全為其秘書的責任,而且其秘書有關人員皆已被捕到案,政府自當依法嚴處”。因此“這件事情實已水落石出,對于財政部長毫無關系”,而且“我們不能以用人不慎的微疵,而加以重大的責難,反致妨礙政府經濟政策的實施”。(43)王壽南編:《王云五先生年譜初稿》第二冊,(中國臺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678頁。

幣制改革泄密案一經查獲,法庭即從快從重予以宣判,1948年9月15日,上海地方法院公開審理該案,對杜維屏、林樂耕、李國蘭、楊淑瑤以“場外拋售永紗股票違反交易所法”提起公訴,法院門前人山人海,地院出動二三十位法警維持秩序,但院子里、樓梯上到處都擠滿人。杜維屏矢口否認參與股票投機,說當天他因患病在家休息,根本就沒有去鴻興號上班,同時他還堅稱不認識陶啟明、李國蘭等人,自然也不知道幣制改革的消息。而李國蘭、楊淑瑤亦只是承認買賣股票,并不了解任何幣制改革的內情。(44)《杜維屏等昨受審》,《大公報》(上海)1948年9月16日,第4版。

然而根據上峰迅速結案的旨意,上海地方法院亦只是匆匆走了個過場,先是于9月28日分別判處李國蘭、杜維屏和楊淑瑤10個月、8個月和7個月的有期徒刑,其罪名是“違反交易所法”。同時,因杜維屏違法經營場外交易,依法吊銷他的營業執照。(45)《杜維屏等被判刑》,《大公報》(上海)1948年9月29日,第4版。到了第二年(1949)的1月19日,南京市地方法院亦對5個月前轟動一時的“泄露幣制改革機密、拋股非法牟利”一案開庭宣判,以徐百齊、陶啟明“共同對于其主管或監督之事務,利用機會圖利”之罪名,判處二人各7年徒刑,褫奪公權8年。“審判后徐暈倒,陶則面色慘白”,(46)《徐百齊陶啟明各處徒刑七年》,《大公報》(上海)1949年1月20日,第2版。上海交易所管理員王鰲堂則被撤職。然而未過多久,徐、陶二人沒有服完刑期就相繼交保釋放了。就在此之前的11月11日,國民政府公布《修正金圓券發行辦法》,實際上就是宣布幣制改革以失敗告終,財政部部長王云五亦宣布引咎辭職,然而直到第二年的12月9日,王云五才收到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的書面申誡處分。

按理說,王云五制定幣制改革方案算得上是謹慎和保密了,鑒于以往每當重大財政金融改革命令出臺之前總會出現消息外泄的弊病,因此在這期間,所有關于幣改的方案、政策、組織等機密事項,能接觸的只有財政部部長、次長和相關司局首長,就連王云五的心腹、主任秘書徐百齊也未曾與聞。然而百密一疏,就在發布幣改公告的前一天,政務次長徐柏園認為原擬的令銀行、錢莊與交易所休假的通告文字不夠精煉,而要徐百齊重新擬稿,本來這一命令與幣改并無直接關系,但嗅覺靈敏的徐、陶等人立即就聞出了其中的味道,于是利用這一時間差,打了一個短平快,大肆拋售股票,從中牟利。所謂精心策劃的改革方案,也就轟然倒塌了。

陶啟明利用交易所休假這一消息拋售股票原本算不得一件大事,數額也沒有報紙上公布的那么多,而且它與即將實施的幣制改革也沒有直接關系,然而因為陶是財政部官員,他是通過非法竊取國家經濟情報而牟利的,所以情節嚴重。更重要的是,這件案件的發生正好趕上金圓券政策出臺的關鍵時刻,再經過《大公報》的報導,瞬間便廣為人知,將其稱之為一顆重磅炸彈絕不為過。同時,陶啟明、徐百齊并不是具有重要背景的大人物,因此當局即刻將他們拘捕,并即刻進行審訊判刑,就是希望盡快平息社會上的輿論。就在上海地方法院開庭審理此案的第二天,《新聞天地》發表的一篇文章披露:“據說,最高當局因為改革幣制伊始,不愿使這件事牽連更多或更大的人物,以致影響政府威信,進而影響新幣制的作用,所以決定陶案至徐百齊為止。聽說最高當局曾告監察院長于右任轉告辦此案的唐鴻烈、孫玉琳二委員,對徐百齊的偵訊‘勿為己甚’。”因此最終徐百齊、陶啟明“將是本案的犧牲者”。(47)如是:《陶啟明案不再牽連》,《新聞天地》第48期(1948年9月16日),第6頁。這段話確實令人深思,前文提及黨通局和保密局的情報中牽連盛升頤、顧兆霖、潘序倫、鄭重臣乃至財政部次長徐柏園等眾多官場聞人,一來此時尚無確鑿證據,二來既然這個消息外界并不知曉,當然也就沒有必要繼續調查,以免引發政治上更嚴重的地震了。聯系到以往國民政府每出臺一個重大的改革方案,譬如停售美金公債、黃金提價、外匯匯率貶值等,總會有人事先得到內部消息,隨即興風作浪,從中牟利,從而引起社會和輿論的強烈不滿,導致信任危機日益嚴重。這說明此刻國民黨統治階層體制性、集團性腐敗早已病入膏肓,也預示著剛剛進行的幣制改革必然逃脫不了失敗的下場。

猜你喜歡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中國外匯(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02
改革之路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個稅改革,你的稅后收入會增加嗎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5:00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亚洲婷婷六月|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日韩|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91视频|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九色综合视频网|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97久久免费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毛片a|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无码私拍|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成a人片7777| 制服丝袜亚洲| 精品国产毛片| 国产内射在线观看| 欧美www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91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久久综合久久鬼|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九九视频免费看| 午夜毛片福利|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色婷婷色丁香| 99热最新在线| 在线精品自拍|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一级在线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天|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婷婷亚洲视频|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欧类av怡春院|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在线观看视频99| 免费不卡在线观看av|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久久视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