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敏燕
(湖州師范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隨著社會技術的迅速發展,教育也正面臨一場巨大的變革。在新技術支持下,各種創新教學紛紛涌現,教育環境正在發生著變化,而城鄉教育能否發展均衡化成為教育界日益關心的話題。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新時期我國義務教育領域亟須解決的戰略任務。[1]早在2010年,教育部便明確指出:“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2]。由此可見,教師均衡化是實現義務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教師的專業素養對教育質量有直接影響,教師專業發展均衡化成為提高教育公平的關鍵。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了教師需要掌握系統的語文語言專業知識、“三字一話”基本技能及專業的教法知識。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教師的基本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課程需與現代教育技術相整合。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熟練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多樣的教學環境來確保教學活動最優化,促進學生高效學習語文。本文將調查浙江省四個地級市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找出城鄉差異并提出相應策略,以縮小城鄉小學語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的差距,促進教育公平。
通過對浙江省城鄉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現狀開展問卷調查及統計分析,了解其最高學歷、專業知識能力、專業發展途徑、薪資水平等方面的現狀,分析其存在差異的原因,并提出對策。
1.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將問卷發放給浙江省四個地級市10所小學語文任課教師填寫,問卷內容包括教師基本信息、教研方式、發展途徑和職業幸福感等,主要了解教師的基本教育素質、教育觀念、現代教育技術及科研能力等。最后對收集的有效電子問卷信息進行量化統計分析。
2.訪談法
采用實地走訪和電話采訪的方式,對浙江省四個地級市的小學語文任課教師進行訪談,補充問卷無法涉及的內容,進一步獲取更詳盡的資料。
筆者對城鄉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362份,其中有效問卷為324份。訪談數據共28份,訪談了杭州市、紹興市、湖州市和舟山市各7名城鄉教師。統計分析結果如下:
從教師任教學校來看,城市小學語文教師(以下簡稱城市教師)占據67%,鄉村小學語文教師(以下簡稱鄉村教師)占據33%。從教師學歷來看,城市教師多為研究生或本科生學歷,而鄉村教師則以大?;蛑袑W歷為主。城市教師的研究生學歷占比為12%,本科生學歷占比為72%。而鄉村教師的本科學歷占41%,??茖W歷占53%之多。從學歷來源來看,城市教師以全日制本科畢業較多,占82%;鄉村教師通過自考的形式獲得學歷較多。此外,城市教師多為師范專業畢業生,個別存在專業不對口的情況,但入職時要求較高,經過層層篩選,已達到語文教師的要求。而鄉村教師更多為轉行,入職時要求較低,且并未學過專業的教育學知識、語文學科知識及教法知識。從教師職稱及評比來看,城市教師高級和中級職稱多于鄉村教師,且城市教師得知評比消息途徑更豐富,也更樂于參加評比活動。從教師專業發展來看,城市小學較為重視在職培訓,教師參加名師座談、學科培訓、學術交流的機會較多,且教師對專業自主發展具有較高的認識,在課余時間會成立名師工作室,教研團隊等,采取閱讀、教學反思、校本研訓、論文撰寫等方式提升自身專業水平。而鄉村教師參加教研培訓的機會較少或者幾乎沒有,設備落后導致其參加網絡培訓機會少或難以在實際教學中加以應用。此外,不少鄉村教師自身也缺乏專業自主發展意識。從多媒體運用來看,城市小學更為重視教師教育技術的發展,倡導在教學中投入使用投影儀、多媒體、希沃白板等相關設備或軟件。而在鄉村小學,有的甚至連電腦設備都沒有,只能通過黑板、課本和粉筆來授課。且教師年齡大,對智能設備的運用不熟練。
調查發現,城鄉教師資源配置存在失衡,擴大了城鄉教師專業發展及城鄉教育差距,進而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的實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鄉村教師數量與城市相比較少。在城市小學,一般一個班級配備一名語文專任教師,一師多教的情況較少。而在鄉村,由于辦公環境、教學環境、薪資報酬等外在因素,導致高校師范專業或漢語言文學等專業畢業生前往鄉村教學的情況少,更不用說引進優秀名教師。語文專職教師較少或幾乎沒有,存在一名教師承教多門課程的現象。
二是鄉村教師的質量與城市相比也存在差異。在城市小學中,語文教師多為在編和代課教師。這些專任教師多為語文師范專業出身,受過專業的教學理論學習和實踐培訓,掌握了淵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技能與方法,上崗后能快速勝任教學工作。而在鄉村小學中,很多教師并非語文教育專業畢業,專業水平低。有些教師無法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不利于素質教育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不利于自身的專業發展。
調查發現,城鄉教師教研活動開展情況存在差異。城市小學均設有語文教研組,培訓形式豐富多樣,內容充實。教師們或通過定期舉行專家座談、學術報告、網絡培訓、同課異構、青年教師比武、外出參加學術會議等活動,一起與名師交流經驗,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升自身專業發展;或成立名師工作室和課題小組,共同設計課題,進行科研創作。還有的學校有專門對接的城鎮學校,兩校借助錄播教室和教育網絡技術開展同步課堂教學活動,實現同教同學,共同成長。
然而,在鄉村小學中,由于專職語文教師較少,有的學校并未成立專門的學習小組;由于資金欠缺,走出校園的教研活動如參加學術會議等情況幾乎沒有;教育設備落后使教師難以通過網絡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缺乏與城市教師溝通的機會和專業的指導,專業發展緩慢,導致城鄉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日益不平衡。
調查發現,城鄉教師自我發展意識存在差異。鄉村教師自我提升意識普遍淡薄,對教育培訓活動缺乏正確的認識,阻礙了教師專業的發展;還有部分教師由于缺少職業幸福感,對學習提升的愿望不強,僅局限于自身已有的知識并認為這已足夠。相反,在城市小學,大部分教師為更新教學知識與技能不斷自我發展。
據調查統計,絕大多數的鄉村小學的教學環境和硬件設施等均落后于城市、小學,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經費少而導致的。硬件設施的落后使教師很難通過教學實踐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其次,鄉村教師的薪資待遇和福利也偏低,有些連教師的基本工資也無法保障,更別說還存在無法準時發放教師工資的情況,需要教師自行超前補貼,這與城市教師完全無法相比。薪資的緊張無形中降低教師工作和進行自主專業發展的積極性。此外,由于環境、設施的落后以及薪資的不到位更是難吸引到高素質專業人才前來鄉村地區進行教學,導致師資越來越弱,這都是亟須解決的?;诖?,政府應加大對鄉村小學的經費投入,完善教學設備;同時,提高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和福利待遇,廣納人才,以此縮小城鄉小學語文教師的發展差距,提高其發展積極性。
調查發現,鄉村語文教師大多存在職業素養偏低的情況,具體表現在:基礎知識薄弱、教學能力欠缺、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理念落后、學歷層次低和學科匹配度不高等方面?;诖?,學校應根據鄉村教師的個體情況和現實條件制定相應的培訓方式和內容,構建合理、持續、有效的培訓模式。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1.提供必要的硬件或軟件支持
當下信息技術發展迅速。要想確保語文教研培訓活動的順利開展,首先需要政府或學校提供相應的多媒體設備,提升培訓的便捷性和科學性。例如,可建立在線多媒體發布平臺,內設直播課、精品課、名師課、同步課等板塊。鄉村教師可利用網絡足不出戶地學習名師的教學方法與先進的教學理念,發揮名師的示范帶動作用,提升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2.注重提升信息技術能力
調查發現,當前鄉村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落后,而網絡媒體早已廣泛應用于城市小學,例如教師上課會使用投影儀、平板,希沃白板等。在實現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的背景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鄉村小學也會基本覆蓋多媒體設備。因此,加強鄉村小學語文教師的多媒體應用技術是十分有必要的。為提高先進教學設施設備使用率,學??砷_展相應的培訓活動,如提升鄉村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與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使教師既能熟練掌握和應用教育信息化設施設備,又能更好地做到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深度融合。
3.加強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培訓
目前,鄉村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理念和形式落后,課堂上多以教師灌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與當前的“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教育理念相違背。對此,應在教學設計、教學手段、教學觀念及整體素質上對鄉村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專業培訓。
4.轉變教育培訓形式
在信息技術設備無法快速落實的情況下,可采取邀請名師來校座談和本校教師外出參加學術會議等方式,定期開展線下教學培訓活動。例如,可開展以名師工作室為引領的“送教下鄉”活動,一方面,可以實現教育資源共享,讓鄉村學生享受到城區優秀師資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在送教過程中,鄉村教師也能在無形中學習到優秀城區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育理念,培訓形式多樣化。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開展城區骨干教師支教、農村骨干教師掛職學習等培訓活動,進一步均衡城鄉師資配備,促進教育公平發展。
5.成立或合理利用學校教研組
除了外部和內外結合的培訓,學校自身也應加強內部培訓。調查發現,不少鄉村小學尚未成立學校教研組,或教研活動流于形式。因此,學校應定期舉行如內部教師專業交流和學術報告等活動,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提升自身專業發展。此外,為激發教師積極性,可制定適當的獎懲制度來確保教研活動的落實。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標志著城鄉教育融合新時代的開始。構建信息交流平臺,是推動城鄉教師融合,促進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信息交流平臺,城鄉教師相互協作、交流、反思和改進,可使專業知識內化,促進專業發展。相比線下培訓,線上的溝通縮短了時間與距離,提升了溝通的效率,實現了城鄉教師集群式發展。
研究發現,城鄉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存在不均衡的現象,顯然這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戰略相違背。但改變現狀不是一蹴而就的,政府對鄉村教育大規模全方位地投入經費還有困難,方針政策也需要結合國情來制定。因此,鄉村教師可從改變自身做起,在城鄉教師流動不便的情況下,利用信息技術加強與城市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鄉村小學可模仿城市小學給予教師專業發展的機會,支持教師在職培訓。相信總有一天,城鄉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能均衡化,城鄉教育逐漸走向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