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尹 關 瑩
(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 桂林 541000)
廣西旅游產業近年來不斷發展,2018年,廣西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6.83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消費7619.90億元,旅游產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越來越高。旅游業發展與經濟發展相互影響,一方面,旅游業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國民收入,創造就業機會,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區域經濟增長又能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大量資金,促進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業的服務質量。本文將探討廣西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及發展趨勢,以及二者協調發展的影響因素。
關于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的關系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界的研究熱點,當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旅游業的發展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二是經濟發展對旅游業發展產生的影響,三是旅游業與當地經濟共同促進協同發展。[1]對于二者的關系研究,學者們多采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定量計算。耦合的概念源自物理學,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通過作用互動以達到協同的現象。[2]耦合協調度模型常被運用到經濟學領域,后又被學者引入旅游學領域,研究旅游產業與經濟的發展問題。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選擇了旅游資源豐富且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廣西作為研究對象,選取了2010—2017年的數據,對二者的耦合協調狀況進行分析,同時借助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進一步研究旅游產業和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并為促進廣西旅游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可行對策。
參考已有文獻的研究,遵從指標選取的原則,選取了本文所需要的系統耦合協調度指標體系。區域經濟指標:生產總值、第三產業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交通客運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業指標:國內旅游收入、旅游外匯收入、國內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星級酒店數、旅行社數。
本文數據來源于2011—2018年的《廣西統計年鑒》。
通過對數據的處理,計算得到每個指標的權重如表1所示。

表1 各個指標的權重
耦合作用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體系相互促進及制約程度的表達,耦合度數值若高則兩者之間相互促進,耦合度數值若低則兩者之間相互制約,耦合度數值越小,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程度就越小;耦合度數值越大,兩者相互作用的程度就越大。[3]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采用廖重斌[4]提出的耦合度模型,即:

C是耦合度函數,k是協調系數(k≥2),此處,k取值2。F(x)、G(y)分別表示區域經濟和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函數。其中,ai、bj表示權重,通過以上熵值法處理得到(見表1),xi表示區域經濟發展的6項指標,yi表示代表旅游產業發展的6項指標,且這些指標均選取無量綱化值。
但是該模型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之處,耦合度只能夠反映出廣西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聯度,卻不能反映出二者的實際發展水平和狀態,因此,需要構建二者之間的耦合協調度模型來進一步說明二者的耦合協調發展狀態:

其中,D是耦合協調度,T是兩個子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α、β為待定參數。因為旅游業與經濟發展的相互影響不是對稱的,旅游業不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借鑒已有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5]在本文中,賦予α=0.4、β=0.6。根據已有的研究結果,可以將耦合協調度劃分為10個等級。
通過表2可以看出,2010—2017年廣西旅游產業和區域經濟的耦合度趨向于1,耦合度非常高,這說明廣西的旅游業與經濟發展之間呈高相關關系。廣西旅游業與經濟發展的耦合協調發展指數在0.71—0.98之間,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由2010年的中級協調發展成2017年的優質協調,廣西的旅游產業與經濟的協調發展越來越優化,二者之間相互促進的強度越來越大。從旅游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對比關系來看,2010—2012年,旅游業的發展水平低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因此阻礙了二者協調程度的優化提高,此后旅游業獲得發展,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程度越來越高,到了2016年,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反超旅游業的發展水平。

表2 2010—2017 廣西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耦合協調度數值等級
由前文可知,廣西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之間高度相關,旅游業在其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因此,今后進一步促進旅游產業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仍然是廣西的一項重要任務。故本文接下來進行灰色關聯度分析,以此研究廣西旅游產業和區域經濟的內部影響因素與二者的總體發展水平的相關性,探究各影響因素對二者發展水平影響力的大小,并據此提出相關建議。
因旅游總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旅游經濟發展水平,故而將旅游總收入作為參考數列,將子系統中其他6項影響因素作為比較序列;另外將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廣西生產總值作為參考數列,把其他的5項影響因素作為5個比較序列,利用廣西2011-2018年的數據,依次計算出旅游產業發展水平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灰色關聯度,結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旅游產業發展水平關聯度

表4 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關聯度
由表3中關聯度γ的大小可以看出,影響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因素從大到小為:國內旅游收入、國內旅游人次、旅游外匯收入、旅行社數、入境旅游人次、星級酒店數。首先,國內旅游收入和國內旅游人次這兩個指標關聯度數值較大,分別為0.987、0.837,表明這兩個指標對旅游業的發展水平影響最大,說明國內旅游收入對于廣西旅游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其明顯的制約作用。廣西旅游收入主要來源于國內旅游,旅游發展水平的提高高度依賴于國內旅游業的發展,因此需采取措施擴大國內旅游市場,打造特色旅游產品,提高旅游服務的質量,樹立旅游品牌,做好宣傳營銷工作。此外,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次的關聯度為0.675、0.587,表明入境旅游對旅游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也較為明顯,雖然其整體貢獻率不如國內旅游,但是入境旅游帶來了外國游客,其較高的消費水平推動了經濟水平的發展,因此要積極開拓入境旅游市場,做好旅游品牌宣傳,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旅行社對于旅游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因為旅行社能夠妥當安排游客的行程及食宿,在短時間內抓住旅游地的特色景點,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旅游都會選擇旅行社,因此,提高旅行社的服務質量非常重要。星級酒店數的關聯度最低,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較小,但是星級酒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水平,擁有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星級酒店也體現了一個城市服務設施的完善,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來說會起到較強的促進作用,因此要打造星級酒店,提高其接待水平和服務的質量。
根據表4中關聯度γ的大小,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影響因素按照影響程度大小排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民人均純收入、第三產業產值>交通客運量。首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3個指標關聯度數值較大,分別為0.889、0.693、0.711,說明這三個指標對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較大,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們生活水平的高低,對提高消費水平,刺激居民消費,促進市場繁榮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必須健全居民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當地市場經濟的活躍程度,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必須加大力度積極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業,為零售業發展創造條件。其次,第三產業產值的關聯度相對較低,為0.691,相比于前三者,第三產業產值對于經濟發展水平的貢獻程度略顯不足,但是第三產業屬于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地區經濟產值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政府必須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從而進一步帶動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此外,交通客運量的關聯度最低,為0.405,但是交通運輸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必須加大資金投入,促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運輸條件。
本文借鑒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得出廣西2010—2017年旅游業與經濟的協同發展狀況,為了提高廣西的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水平,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進一步探究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從影響旅游經濟發展水平的6個主要因素看,國內旅游收入和國內旅游人次對旅游經濟發展影響最大。因此,政府要鞏固國內旅游市場,積極統籌旅游發展資金,提高旅游服務質量,開發新型旅游產品,深度開發旅游資源,如“互聯網+”旅游,創新旅游發展模式,加大市場營銷力度等。從影響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5個主要因素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影響最大,因此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出臺相關政策,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健全居民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進一步促進廣西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