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群
(溧陽市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溧陽 213300)
由于職能范疇的性質,不動產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與社會公眾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有效發揮黨員示范的作用能夠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另外,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向縱深邁進,社會中涉及的不動產事項日益復雜,這勢必會不斷增大中心的工作難度和工作強度,所以黨員示范崗的建立能夠起到標桿作用,并以此牽引中心全體成員在工作中迎難而上。那么,如何理解黨員示范作用與黨員示范崗之間的關系呢?黨員示范作用的發揮首先需得到組織保障,并且需要賦予黨員在工作中發揮示范作用時的儀式感。因此,本文將以黨員示范崗建設為背景,探究發揮中心黨員示范作用的有效模式。經驗表明,在構建發揮黨員示范作用的有效模式時,需克服形式主義所帶來的干擾;同時,還需形成黨員職工與非黨員職工間的雙向交互機制。這構成了本文立論的出發點。
近年來,對相關主題的研究大量涌現,這里筆者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觀點進行概述。(1)有研究認為,需要加強黨員示范崗的建設工作,以此來促進黨員先鋒示范崗活動和主營工作的合理開展。該研究以文化塑造為主線,分析了茶文化中的思想品質、行為理念、道德精神,對黨員教育和培養工作產生了深遠意義。黨員示范崗建設工作與茶文化之間的融合,可以培養黨員良好的精神品質和思想理念,還能結合茶文化中的思想、歷史文化、民族精神,達到黨員示范崗建設工作的開展目標。(2)為推動黨建聯系點建設扎實有力開展,有研究結合基層示范黨支部創建工作的開展,提出應在基層單位黨組織及所屬基層黨支部中培育和創建一批干得好、叫得響、樹得起、立得住、推得開的基層黨組織標桿和黨員示范崗,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引導,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的整體水平。(3)有研究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建立黨員先鋒示范崗,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進模范在職工隊伍建設中的作用。該研究觀點為,一是對每位黨員提出要求;二是黨員積極行動,開展工作;三是黨員先鋒示范崗在職工隊伍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所形成的觀點為本文的立論提供了啟示,不難發現,諸多研究者都十分重視黨員示范崗的建設工作。這里筆者也需指出,當前在探究發揮黨員示范作用時,并未充分關注作用發揮形式與實效之間的關系,也未能充分討論黨員職工與非黨員員工間的互動問題。不難知曉,若是缺乏有效的激勵與評價機制,對黨員示范作用是否得到發揮的認定將陷入主觀主義的泥淖。若是無法與非黨員職工建立互信和共鳴,黨員職工將獨自面對繁重的日常工作。因此,本文將從解決上述未被充分關注的問題入手,提出發揮黨員示范作用的有效模式。
具體而言,聯系主業發揮黨員示范作用的著眼點可歸納為如下幾個。
正如上文所述,中心工作與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聯系密切,且隨著工作事項的背景日益復雜,當前亟須在業務能力范疇發揮黨員職工的示范作用。業務能力范疇含有常規業務處理能力、業務難題應對能力、新業務學習能力三個主要內容。其中,為了使中心工作質量從整體上得到提升,以及不斷適應我國在城鎮化進程中對不動產制度調整的需要,應重點發揮黨員職工在業務難題應對能力、新業務學習能力方面的示范作用。因此,推動黨員職工自主、自覺開展上述能力建設便成為當務之急。
眾所周知,中心每天會接待大量的辦事群眾,他們或辦理各項不動產事宜,或咨詢與不動產事項相關的政策法規。這就意味著中心工作人員在每個工作日都面臨著大量的“重復勞動”,這勢必會對他們的工作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中心需著眼于在崗位意識范疇發揮黨員職工的示范作用。崗位意識屬于內隱性信息,管理者難以通過直接觀察獲取,而以黨員示范崗為組織載體,便能在橫向比較中增大崗位意識的顯性度。這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黨員職工從崗位儀式感中走出,進而步入由內心信念所構筑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自覺中來。
中心的組織架構存在一定問題,中心內部的成員也深受職能化壁壘的困擾,于是無形中產生了科室利益和自我利益。因此,為了在中心培育出和諧、積極、緊張的工作氛圍,還需著眼于在組織責任范疇發揮黨員職工的示范作用。就目前的實際需要而言,應重點從解決中心的負面輿論干預、建立良性的上下級關系等方面入手。
社會公眾對中心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較為敏感,所以中心黨員職工首先需在業務能力建設上發揮示范作用。為了帶動身邊同事,黨員職工可以通過組建工作團隊來發揮這類示范作用。例如,根據崗位工作內容組建包括黨員職工和非黨員職工在內的團隊,并由業務過硬的黨員職工在團隊中發揮引領、協助、協調等作用,從而在工作實踐中、在團隊內部發揮示范作用。中心黨委應推動建設學習型業務團隊,團隊中的黨員職工應以組織生活為契機,搭建定時、定點、定任務的業務學習平臺,并逐步邀請非黨員職工加入以發揮示范作用。
目前,筆者所在中心已經設立了黨員示范崗。現在所需完成的任務是,以黨員示范崗制度建設為激勵,內化出中心黨員職工的崗位意識自覺。具體的做法為:設立流動性黨員示范崗,按月度對中心黨員職工的工作情況進行評比,下月初將黨員示范崗設置在上月評分處于前三的黨員職工崗位之中,從而在黨員職工內部形成標桿效應與示范效應;同時,在黨政聯席會議中可以討論設立“黨員示范崗津貼”,以激勵身處該崗位的黨員職工以身作則,自覺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基層支部應以黨建工作為載體,不斷提升中心黨員職工的政治站位,通過提升他們的黨性修養來塑造其崗位意識自覺。
無論是在業務范疇所發揮的示范作用,還是在崗位意識范疇所發揮的示范作用,都需建立示范效果評價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使對黨員職工的激勵行之有效。筆者建議,應建立包括社會公眾、團隊成員、科室成員、黨員職工(自評)在內的評價主體。評價方式為:社會公眾在中心的網站在線完成評價,團隊成員、科室成員、黨員職工按月度在線完成評價。針對社會公眾的主要評價指標為服務效率、服務態度;針對后三類主體的主要評價指標為團隊合作能力、科室工作態度等。
首先需要發揮中心黨員干部的組織責任示范作用,他們不僅擁有發揮該項作用的權限,也擁有發揮該項作用的職責。在線上應組建兩類群,即由黨員職工參與的群,以及中心全體職工參與的群。第一個群的存在價值為:可以廣泛收集近期在中心內部所存在的不良輿論和影響人心的不良信息,在群中統一黨員職工思想的同時,還可以集思廣益尋找干預輿論的對策。第二個群用于在集思廣益后,由黨員干部有針對性地給予輿論干預或解釋說明。在線下黨員職工需要不信謠、不傳謠,并能在恰當的時機對身邊的輿論做出干預。
若是缺乏有效的激勵與評價機制,對黨員示范作用是否得到發揮的認定將陷入主觀主義的泥淖。若是無法與非黨員職工建立互信和共鳴,黨員職工將獨自面對繁重的日常工作。發揮黨員示范作用的有效模式為:組建工作團隊發揮業務能力示范作用,以黨員示范崗制度建設實現意識引導,建立示范效果評價機制與激勵機制,線上與線下協同形成組織責任示范。今后,還需進一步研究如何增強黨員示范作用的影響力,其中涉及如何下沉黨員示范效應,以及怎樣與非黨員職工的示范效應形成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