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慧
(中國共產黨肇源縣委黨校,大慶 156500)
黨的十八大報告凝練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其概括為24個字,并提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強調社會主義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后,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全面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思想道德資源,使其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敝腥A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深入研究它們之間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不僅是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而且是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依據、根基。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價值體系,其蘊含的精髓對國家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每一個公民的自律與修身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國家層面
愛國主義、家國一體。《孟子?離婁上》指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奔沂菄幕A,國是家的延伸,國與家、社會與個人是緊密相連的。包括家國同構、共同體意識等,其實現路徑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心懷天下,既與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等待統文化有重要聯系,又是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超越。家國情懷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公民的國家意識,都有重要的時代價值。
家國情懷也是一種愛國的情懷,是人們在理性基礎之上產生的認同。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使中國人的個人價值更多地和國家、社會聯系起來,形成了真摯情感。把個體與國家融為一體的理念,使得愛國又成為國人普遍認同的道德標準。
“家”與“國”是愛由小到大的延伸,家國情懷的起點是家教的養成。以修身齊家為基礎,以治國平天下為宗旨,把國家理想與個人抱負熔鑄合一,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宏愿,也是當今傳承家風家教之根本。這是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責任和擔當,正是家國情懷的精髓。
2.社會層面
民本主義、和合中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以民為本”的思想抓住普通民眾這個基礎要素,肯定了民眾在社會生活中重要的地位,反映了政權對人民持有的責任態度?!昂秃现杏埂笔侵腥A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傳統中重要思想方法,“和合”是中國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
3.個人層面
道德至上、身任天下。道德至上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價值取向。中華民族歷來都有重德的傳統。從國家到個體,“德”是共同的追求。在國家表現為“德治”,在個體表現為“修身”,不僅彰顯個體的道德形象,而且決定了個體與社會的和諧度,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①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②社會層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核心價值內容上高度契合、一脈相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國家層面,即“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是千百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當代黨和人民的歷史使命,是千百年來中華兒女不懈的追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歷史依托和思想源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傳統文化中“大同社會”“大一統”“天下”的思想不謀而合、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傳統文化的合理升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珍貴財富,通過其強大的價值力量,影響和引導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以價值力量引導中華民族不斷走向更高更強。當前,我國社會正處在轉型階段,深化改革、建設和諧社會是我們的重要任務。然而,時下的中國,社會矛盾突出,誠信缺失、道德滑坡、爭權奪利等不良社會風氣依然存在。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作用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在于把這些觀念和理念真正根植到民眾的思想深處,深入骨髓,改變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態度,糾正人們對是非價值的錯誤判斷,進而演化成精神力量,樹立完善的認知體系。這種作用的過程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個人、群體,其最終目標是影響、改變整個社會的行為,讓全體社會公民的行為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因此,運用價值力量進行引導,由思想到行為、由個體到社會的循序漸進的作用過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又一相同點。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指經濟發展上趕超世界水平,更要在精神文化上取得豐碩成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國際競爭中的強大的軟實力,中華民族復興的根基,必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做出的重要舉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使民族有信仰的重要途徑,必須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更加廣泛的價值認同,成為國家發展精神力量,為民族進步鑄魂。
當今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者的價值目標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為激發人們發展活力,提高整個民族的凝聚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兩者具有相同的價值目標,相得益彰。
價值觀是一種長期的文化積淀,有其自身的源頭,核心價值觀根植于幾千年的中國文化之中,是新時代中國最強的文化軟實力。中華優秀文化因子已經自然而然地融入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深深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例如:儒家的“仁和”“大同”,帶來了國家層面的夢想和追求;道家的“自然”“無為”,帶來了社會層面的和諧與溫馨;墨家的“兼愛”“非攻”,帶來了個人層面的人與人之間的包容和友愛。諸子百家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影響著社會的每一分子。這些優秀的文化因子代代相傳,經過轉化和創新,已經形成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并且在長期的歷史長河積淀中凝結成了深刻而獨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標識,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土壤。優秀傳統文化凝聚成偉大的民族精神,促使中華民族優秀品格的形成,不斷增強民族向心力。
中華傳統文化自古就強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庸尚和、順天法地,和諧價值觀逐漸萌發,這種思想也成了春秋戰國時期儒家、道家等諸子百家思想的源泉。
1.從國家層面來看
實現國家富強是對強國富民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民主政治是民本思想的升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把“強國富民”作為各民族的共同夙愿和最終目標,先秦時期古人就提出了強國富民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富強”“民主”就是關注民生,這種民本思想在當今時代的升華。
2.從社會層面來看
中國夢是對“大同”理想社會模式的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強調“仁愛”“利他”,追求“天下為公”“小康”“大同”的理想。這些強調博愛的論述都是以“和諧”為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反映,無不彰顯著大同思想的因子,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
3.從公民層面來看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傳統擔當意識、厚德載物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強調剛健有為、厚德載物。
中華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積淀,從奠基到發展,一脈相承。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重視秉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注重發揮社會價值體系對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明確,表明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視,突顯了核心價值體系在引領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1.弘揚“仁愛”精神,引導和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念
“仁愛”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孔子認為“仁”的實行,要做到“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弘揚“仁愛”精神,為培育民族氣概提供了價值導向,有利于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道德理念。
2.弘揚“義禮”思想,引導認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人文精神
儒家尊崇“以義為上”,強調君子為人處世講求道義,在功利面前道義具有至上性??鬃诱f,“君子義以為上”(《論語?陽貨》),“義”是君子高尚的品德和做人的根本,孔子辨別君子和小人的標準就是對義利的態度?!傲x禮”問題與“集體主義”相聯系。
3.弘揚“德治”思想,引導堅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發展觀念
“以人為本”的德治思想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人本主義思想的重要特點。我國向來倡導“德”“法”兼濟的治國理念,道德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助推力。弘揚“德治”思想,將人的價值放在首位,是建設法治社會、民主社會的前提?!疤烊撕弦弧笔俏覈鴥炐銈鹘y文化的精華所在。引導認識“天人合一”的中和思想,從而實現人與自然關系、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通過個人的人格歷練和道德修養,實現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德治”思想的弘揚對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積極的作用。
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高度重視國民教育工作,從校園抓起,點滴滲透,筑牢思想基礎。
通過傳統文化宣傳教化,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氛圍,讓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為大眾所接受。
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次的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人民群眾的實踐和智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要在實踐中不斷加強。
“實踐”的關鍵在于“平臺”,搭建“涵養”的社會實踐平臺是“涵養”的主要途徑。在社會實踐中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利用公共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涵養”提供社會實踐平臺,使民眾積極投入“涵養”的浪潮當中。同時,開辟“涵養”的傳播渠道。信息化時代,新媒體對人們的生活已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p>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根基和源泉,是我們在世界民族之林、世界多元文化、國際多元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凝聚強大實踐力量的源泉,在我國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歷史發展的維度和現代維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國內實際發展和國際環境變化的實際挑戰的兩個維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具體指導,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源泉,以人類優秀文明為營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以少年兒童、廣大青年、大學生、黨政干部和模范群體為主要對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際養成、制度保障等途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2035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