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映松
(國網蒼溪縣供電公司,廣元 628400)
目前,我國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在近年來盡管有所加強,但是在其發展中仍舊存在諸多的問題。將職工群眾思想問題有效解決好,就能夠減少影響國有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在確保其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從某種程度上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必須將企業職工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斷提高政工隊伍的工作效果,著力于建設新時期科學的和諧發展服務體系,為加快經濟發展的安全、穩定提供支持。
當前,經濟在社會的進步中不斷加速發展,職工的收入也隨之提升,人們的生活需求也隨之改變。受大量實際問題的影響,經濟、效益都是其最初的出發點。在此種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及工作者也不斷加強了解職工群眾的各項需求、思想動態及其合理的利益訴求,凝聚職工群眾力量。將凝聚職工群眾工作與發現、了解職工需求相結合,協調各種利益關系,理順職工群眾的意見與情緒,真正為群眾解除困難。在與職工群眾的溝通中,對職工群眾的問題分析,尋找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目前,我國企業與職工群眾的發展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職工群眾為國家與企業努力工作,將擁有的知識進行應用與輸出,生產出品質優良的產品;另一方面,職工群眾提升自身的生存價值,從各種豐富的文化中汲取物質及精神生活的力量,對自身生活進行規劃,為提升崗位工作質量做好準備。在實際的企業工作中,職工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使自身更具發展優勢,在提高職工群眾學習技術技能的過程中,其思想發生了重大轉變,重視度與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各種計算機操作軟件、互聯網知識、宣傳科普能力等獲得企業內其他職工的認可。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包含體育運動、碎片化知識學習方式、書籍閱讀式知識獲取、參加各種戶外活動等形式,可有效降低職工群眾的心理及社會壓力。
群眾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國家與民族的發展。從企業的發展年齡層面來說,青年是發展的主要力量,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與創造精神,在實際發展中擁有自身的思想,能夠勇于表達出自身的想法。年紀稍長的群眾職工在事物的理解上更加成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進而有效提升團隊的穩定性與團隊人員的團結能力。因此,針對不同狀態的職工,培養的方式也有諸多不同之處。
在三觀的教育與培養中,青年職工正處于不斷發展與提升的階段,思考的內容缺少全面性,較為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其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在我黨的發展史上起到的作用不多,認識較為淺顯,了解的內容也較為片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程度有待提升,并未上升到必須堅守底線的位置。中年職工在實際的發展中,更多關注自身的生活,而并非將全部精神積聚于實際工作中,缺少面對各項事務的勇氣,在基本處于“捧好了鐵飯碗”的狀態下,不愿意做出過多的改變。青年職工實踐上崗之后,受此種因素影響,本心動搖,不愿意開動腦筋,選擇按部就班地將工作完成。企業在改變這種狀態時缺少實際的改變策略與想法,呈現無能為力的狀態。
目前,我國企業在為職工群眾提供企業培訓的過程中,模式上有所改變,但是卻未對其中的內容有所改變,以“填鴨式培訓”為主,缺少創新度,職工在實踐時對于過于籠統的方法缺少理解與實踐能力,無處落腳。大部分國有企業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通常是人到為主,其余的更多是一邊聽一邊忘,并沒有給予高度重視,提升效果有限。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在職工群眾招聘工作中,設定的招聘機制是相對完善的,這對于就職的職工素質考查來說,整體能力是可以肯定的,他們都是層層篩選出來的精英,受到的教育質量也比較高,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較強。其作為企業為了持續發展而注入的新鮮血液,能夠幫助企業保持相應的活力,在市場競爭中占有相應的份額。
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在實際的入職后,企業的職工群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其接受的內容更具想象力與創新意識,學習興趣全無,實踐效果十分有限。如果政工人員對當前狀態下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進行系統研究,卻不在培訓內容及形式上多下功夫,實際的學習效果將仍與預期的學習效果有較大差距。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啟發職工群眾的重要內容,擁有獨特的價值,能夠幫助職工群眾展現良好的精神面貌,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提升職工群眾整體的工作質量。
思想政治工作的推進主要是將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最終整理出的一種實踐方法。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載體之一,承擔著企業思想的宣傳、展示、引導職工感受等工作,能夠為職工群眾創造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與工作環境。企業在塑造企業文化的過程中,使職工群眾將自身的命運與企業緊密結合在一處,以“家”的形式將職工的心凝結在一處,使職工熱愛自身的工作,將個人力量融入企業整體的力量中去,創建出一種和諧的工作關系。因此,全體職工共同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調動職工群眾的工作積極性,挖掘自身的潛能與實力,在企業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在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推進過程中,除了需要發揮職工群眾的主觀能動性,還需要利用我國思想政治中的經典內容提供方法論指導,明確發展路線,結合實際發展需求,不斷制定發展策略,為之后的可持續發展打牢基礎。
職工群眾在充滿參與感的生活中,對企業文化的認可度提升,熱愛自身的本職工作,對于企業有著極高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職工群眾能夠將自身思想、感情、行為與整個企業的發展聯系起來,用一種共同的企業文化將全體的職工凝聚在一處,發揮出共同的力量,最終達成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的目標。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國信息渠道閉塞的情況逐漸被打破。網絡互聯互通和自由互動的形式改變了職工群眾參與企業與社會發展的途徑,網絡自媒體參與方式的直接互動應用,較容易使職工群眾將較小的問題延伸后思考,受到網絡上信息點放大的影響。面對此種情況,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創新,抓住網絡自媒體傳播及時、覆蓋面廣泛的特點,提升職工工作質量。
例如:在網絡上利用不同的渠道廣泛納諫,加強與職工之間的聯系,改變傳統的溝通方式,在解答疑惑的同時,根據職工群眾的工作狀態,給予其整改建議,采用不公布的形式發送到職工的信箱中,職工也可以通過私密信箱匿名提出建議或是舉報。職工群眾在互聯網的輔助下,能夠根據企業發布的信息,第一時間了解當前企業的狀態并開展工作,達成職工之間的有效溝通,提升工作效率。應為職工營造一個能夠宣泄情緒的空間,把日常出現的問題控制在固定的區域,以免職工日常工作狀態受到影響,更需要避免職工群眾之間的誤會激發,避免造成職工群眾工作項目質量下降的情況。
國有企業大部分屬于生產型企業,更多的是生產人們實際生活需求相關的產品,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職工群眾與普通大眾之間需要有諸多的聯系,最好是能夠與人民群眾達成高度共情。作為企業的核心與骨干,如果企業的職工群眾未接受高質量的思想教育,就不能將我黨的思想精準傳達,以最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人們理解,凝聚整個促進社會發展的力量。因此,在職工群眾在企業的經營中發揮自身力量的過程中,應使整個企業的凝聚力不斷提升,激發出其他職工的積極性,并帶動老職工共同發展。
當前,我國企業中的職工在企業的發展中,為建設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不斷激發自身活力。企業可加強教育培訓,利用創新教育的形式,使職工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與理想被激發出來,并與工作相結合,積極表達自身的建議,倡導社會多元化發展,給予不同狀態下的人民群眾以激勵,差異化地開展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建設網絡學習平臺
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機會,尤其是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建設中,凝聚職工群眾的載體逐漸增加,其在思想政治工作與學習中充當著重要的傳播媒介,利用網站、微信、短視頻平臺、新聞類軟件等達成學習與交互的目標。
2.建設鏈條式互動交流平臺
在職工群眾的發展中,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職工,可組建相應的協會及論壇等,達成交流的目的。各參與主體的交流通過各種載體活動,能有效滿足不同職工的學習與娛樂需要,尤其是在文化生活、健身運動、學術交流等方面的活動,職工能夠根據項目內容發表言論、互相學習,傳播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
3.創造條件,解決職工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在企業職工群眾成長方面創造條件。
在企業的發展中,需要對自身的人才組織框架有所了解,根據不同的職工了解其特點,并根據不同的情況建立職工群眾成長發展檔案,記錄各職工在入職時接觸的項目,了解其發展目標及工作優勢,包含職工個人的規劃目標、未來發展的方向等。并針對其之后的發展目標,制訂相應的幫扶計劃,為企業內的每一個職工的發展作出輔助。
(2)在生活中積極幫助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可以在企業內設置關于職工群眾生活的輔助部門。在實際工作內容中,企業加強對群眾生活上的了解,包含職工的家庭情況及薪酬滿意度,積極補充職工的福利政策,如針對職工群眾生育方面的幫助、針對職工群眾個人發展方面的幫助、針對職工群眾子女養育方面的幫助等。在解決后顧之憂后。職工會將個人命運與企業命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職工凝聚力也隨之提升。
(3)樹立貼近職工群眾的生活典范。
在企業的發展中,企業的領導及管理人員有責任盡可能地加強與基層職工之間的聯系,深入了解職工在生活中遇到的各項難題,樹立職工身邊的典型,并將其設立為宣傳大使,充當代表人物。具體的考核可從日常生活中的職工品質、政治思想的學習質量、宣傳能力及號召能力等方面綜合評價,激發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發展中的價值以及企業職工群眾力量凝聚的內容進行研究,闡述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職工群眾中的作用。具體從充分了解職工群眾的實際需求與動態、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概況、企業與職工群眾達成重視,維護職工群眾利益的方法幾個方面出發,通過新時期企業職工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踐,制定企業職工群眾凝聚力提升策略,以期為以后的企業發展提供相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