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
(包頭醫學院 內蒙古包頭 014060)
21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互聯網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在多個方面進行互聯網的融合發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聯網在高等教育發展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融合了體育技能教育、文化教育、生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及身心發展教育,是實現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中加強信息化建設顯得尤為迫切,利用互聯網手段、融入信息化元素推進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是提升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高校體育教育主動搶抓機遇,迎接挑戰與變革的必由之路。
體育運動與大學生生活密切相關,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體育運動的規則和理論知識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點,因此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需要及時捕捉這些快速變化的體育課教學內容,體育課教學教師及時將這種變化傳導到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更新體育課教學內容,完善體育課教學體系。而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之前,高校的體育公共課變更內容由傳統傳導方式主導,存在著體育課內容更新速度慢、效率低、體育課教學信息存在偏差等特點。如今,互聯網技術大規模應用于高校體育公共課中可以迅速改變這一局面,借助網絡平臺能夠做到公共體育教學內容傳遞的便捷,讓高校體育課教師獲取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快速、高效。
在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可以打破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而且能夠根據各個體育項目的不同特點,結合這些大學生的自身差異化實際,利用當前的互聯網技術為大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目標,從而提升大學生在體育課教學中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例如,通過下載網絡體育課相關內容的視頻和圖片等方式,將體育項目中的一些較難的技術動作進行完整展示,適時進行體育課教學視頻的慢放和分解,確保大學生對體育課網絡教學信息接收的完整性,并對這些接收的信息進行深入理解。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體育課教學方式的創新,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學生學習體育課內容的效率和學習質量。
當前,在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進行不同資源的實時共享已經成為信息化社會的重要特征。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就是要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優質資源的實時共享,大學生在體育課網絡化教學課程中進行密切交流,可以實現體育課教學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有力促進了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進行高水平的開展。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催生的這種教學資源的實時共享又能反哺高校教學資源的建設,通過不同的互聯網體育教學平臺、不同高校和不同體育項目之間的交流,查漏補缺,優化體育課教學的短板,讓優質的體育教學資源得到更進一步的優化。
當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利用互聯網的發展水平和程度還普遍較低,這些互聯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不成熟,主要是源于體育教學政策層面推廣力度不夠、高校對互聯網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和體育任課教師對互聯網體育教學的認知不到位,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和體育課教師要充分建立起互聯網思維,轉變以往的傳統體育課教學觀念,在互聯網方面可以通過互聯網體育課教學政策的制定引導、互聯網體育課教學的媒體宣傳、對體育課教師進行專業化互聯網體育教學培訓等方式,積極拓展互聯網技術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的生長空間,讓互聯網真正融入到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來,用互聯網技術不斷促進公共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
擁有高水準的互聯網教學人才和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是高校開展高水平公共體育課的關鍵,廣大體育教師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精品體育教學課程,不斷讓互聯網體育教學內容進一步得到拓展和豐富,讓互聯網技術支撐下的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充滿吸引力,吸引大學生學習先進的體育課網絡化教學理論知識。而且在高校之間應當建立起公共體育課的網絡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加強各個高校之間體育教學有效信息的密切聯系,共同為提升高校體育網絡化教學進程和水平而努力。同時,各個高校還要注重在網絡資源教學上引入外部專業的互聯網體育教學公司,讓專業的互聯網體育教學團隊做出專業的體育教學成果,利用其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幫助高校進行體育課網絡化教學,努力提高高校網絡體育課程的建設質量。
完善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網絡化教學離不開傳統體育課教學模式的支撐,只有給予傳統體育課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足夠的尊重,才能讓二者進行有機的融合,只有將傳統體育課教學模式與互聯網體育課教學模式不斷進行優勢互補,才能讓公共體育課的信息化教學在體育課教學改革中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在當前網絡體育教學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首先應該立足于傳統體育課教學,之后通過互聯網體育課教學模式的引進與革新,不斷充實與改進當前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模式和體系,最后使得傳統體育課教學模式與互聯網體育課教學模式達成優勢互補,共向發力,助推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跨上新臺階。
高校的公共體育網絡教學應當建立嚴密的體育課學習評價機制,以充分調動體育教師和學生學習互聯網體育課教學的積極性,通過動態化的體育課網絡教學,注重互聯網體育課教學全過程評價體系建設,將關注的重點放在體育課教師的授課機制方面,通過對體育課網絡化教學評價體系的不斷建立與完善,進行體育網絡授課模式的不斷更新調整,以滿足大學生在公共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多方面需求。
在互聯網技術與人們生活越來越密切的當代,在高等教育中持續提升大學生的互聯網信息化素養非常重要,有利于大學生在今后的人生發展道路上不斷進取。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對象是大學生,公共體育課信息化教學的好壞同樣也依賴于大學生的信息化素養的高低。因此,高校在開展公共體育課信息化教學的同時,要持續培養大學生體育課應用網絡技術能力的提升,通過提升大學生的體育課互聯網信息把握程度、信息獲取和處理的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等,來保證打大學生對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有效利用。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要做好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需要持續進行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改革與創新,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優化課程質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機融合,建立配套評價反饋機制并著力提升大學生信息化素養,從而逐步促進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高質量、高水平發展。該文首先分析了互聯網對促進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發展的意義,包括促進公共體育課教學內容提供更加快速、促進公共體育課教學方式更加個性多元、促進公共體育課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建,并探究了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改革與創新路徑,強化高校公共體育課互聯網教學思維,持續優化互聯網教學課程質量,要重視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建立與互聯網教學相配套的評價反饋機制和持續提升學生信息化素養。為今后在互聯網視域下進行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提供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