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人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天津 300387)
中國共產黨作為百年大黨,解決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的問題,才能獲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回顧本源,探尋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建黨時期的初心使命是推動黨投身革命洪流的精神動力之源,因此探尋黨創建時期的初心使命具有深刻意義。
初心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出發”的動力之源,是能夠攻堅克難、由小到大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這個初心使命就是為人民謀解放、為民族謀獨立、為世界謀出路。
為人民謀解放是建黨時期初心使命的根本點。從根本上說,這是由黨的先進性,即馬克思主義先進性所決定的,是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作為人民群眾在特定歷史時期完成特定歷史任務的工具,必須根據人民在不同階段的利益訴求制定符合國情的路線方針政策,并帶領人民群眾奮斗實現。黨的快速建立與找到了科學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密不可分。黨的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綱領》,里面明確規定著“廢除資本私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如機器、土地、廠房、半成品等,歸社會所有”“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因而,建黨時期的初心是以為人民謀解放為根本的,其精神實質就是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帶領下,按照共產主義的理想“創造一個新的社會”,這也是共產黨人使命感的表達,這種敢為人先的革命首創精神體現了初心與使命的高度統一。
為民族謀獨立是建黨時期初心與使命的落腳點。沒有中華民族的獨立,就沒有中國人民解放可言。在建黨時期,中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各省的督軍背后也存在一個或者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中國遭受嚴重的殖民與壓迫。例如,《北京共產主義組織的報告》中寫道:“欺壓人是北京常見的事”,“外國人侮辱中國人,軍官粗暴地對待老百姓,乘客用鞭子或手杖催趕人力車夫等”,“政府官吏、軍人、官僚和警察等,他們在壓迫平民百姓方面爭相競賽”。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從此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強大的精神支柱。”從此,作為無產階級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各個時期開展革命斗爭和建設,為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世界謀出路是建黨時期初心使命的拓展點,也是馬克思國際主義的具體體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全世界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還是殖民地上被壓迫的民族都清楚地認識到,這場帝國主義戰爭“揭露了資產階級民主詞句的虛偽性”。基于此,中國共產黨人積極地同列寧領導的第三國際建立聯系,在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的指導下,很快地建立起黨組織,并在綱領中明確寫道“聯合第三國際”,成為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部分,為世界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壓迫,為全人類的解放而不懈奮斗,“等到全世界的資本家的勢力都消滅了,生產事業也根據共產主義的原則開始活動了,那時候的無產階級專政還要造出一條到共產主義的道路”。
歷史和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實行改革開放,邁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這些成績的取得就是堅守初心使命最好的體現。
建黨時期初心使命隨著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形成了具有深刻意義的紅船精神,彰顯了時代性。紅船精神不僅豐富中國革命精神譜系,也成為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歷史基礎,同時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動力。
上海和浙江嘉興南湖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發源地,紅船精神就是在這里孕育的。紅船精神是建黨時期初心與使命的集中體現,其核心要義就是銘記黨的光輝歷史,踐行初心與使命,把紅船精神的深刻而豐富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在新時代賡續發展。縱觀世界各國政黨的經驗教訓,一些國家的政黨就是因為初心使命喪失,其政治行為的結果往往與初心相悖,只有引以為鑒才可以避免重蹈覆轍,實現長期執政。
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面對時代發展潮流,適應社會主要矛盾,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的創新發展。紅船精神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之間是內在契合的,其精神實質方面的一致性是成為歷史基礎的前提。要解決好制度建設中存在的思想根基問題和人民情懷問題,就必須筑牢歷史基礎,加強以黨史、國史為中心的教育,“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因此,要充分挖掘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強化對初心使命的歷史認同。紅船精神是典型的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弘揚紅船精神,對夯實思想基礎、執政基礎大有裨益。
為世界謀大同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的題中應有之意。當前,面對多變的世界格局和科技產業大變革大發展的時期,人類社會也處于不穩定和不確定之中,中國向何處去?世界向何處去?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有清晰的邏輯思路。在因果邏輯關系中明確“我是誰”和“我從哪來”的問題,繼而才能明確“要往何處去”和“不能往何處去”的問題。從建黨初期為世界謀出路到新時代為人類社會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成為不竭的精神動力,為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