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洋
(遼寧輕工職業學院,大連 116100)
紅色資源是一筆精神財富,具有激勵人心的作用。高校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基本職責,將更多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并了解學生的基本特點,使紅色教育基地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確保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應該不斷宣傳黨的光輝歷史,使各種紅色基因得到全面傳承,使學生的思想觀念得到全面的改變。
目前,許多文化資源運用非實體的形式來進行展現,如影視劇、音樂等是最主要的展現形式,而實體性是紅色教育基地的基本特點之一。教育基地具有參觀、展覽等多種功能,各種紅色資源擁有直觀生動的特點,可以使人獲得優良的觀賞體驗。
紅色教育基地可展現一系列的革命歷史事件,借助參觀紀念館、烈士陵園等方式,民眾能了解特定時期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從而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懷。加之各個紅色教育基地具有不同的特點,人們應該全面挖掘革命歷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使思政教育充滿強大的生命力。
紅色教育基地是公共場所,主要宣傳精神遺產,已經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從本質上看,紅色教育基地中的歷史內容為開展思政教育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民眾會產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紅色教育基地擁有眾多紅色文化資源,可成為高校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增強紅色文化資源與思政教育間的關聯性,有助于學生全面認識紅色文化資源的意義。然而,部分高校沒有全面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的價值,始終運用形式化的教學模式,雖然學校向學生下達了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的具體任務,但是沒有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導致學生無法全面了解革命教育的主要內容。此外,當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時,未能全面了解紅色教育基地的基本情況。由于高校未向學生大力普及紅色教育基地的相關知識,學生無法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內涵的價值。另外,高校沒有全面設計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的具體流程,導致學生未能全面了解紅色文化中的主要內容,思政教育的作用也無法得到彰顯。紅色教育基地會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若高校不能持續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的價值,則不利于學生系統學習相關的紅色文化知識,汲取紅色文化中的精華內容,紅色文化內涵的影響力會持續下降。
參觀是學生了解紅色教育基地的基本途徑之一,然而,學校沒有科學引領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導致學生僅能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和參觀方式來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該參觀方式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更無法全面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不能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基本內涵。高校、紅色教育基地間也沒有加大合作力度,二者未進行充分溝通,學生僅用走馬觀花的心態來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該種參觀手段無法全面彰顯紅色文化的特點。例如,清明節時高校會組織學生前往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但是高校與紅色教育基地沒有進行全面的合作,導致學生依然用參觀的心態來認識紅色教育基地的價值,該現象將不斷削弱紅色教育基地的影響力。
各種制度規范作為紅色教育基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保障,使各種教育活動具有臨時性的特點。當學生進入紅色教育基地時,高校沒有明確本次的參觀主題,黨委也沒有對紅色教育活動進行強制性的規定,更未全面闡述相關的參觀流程,這些現象均導致紅色教育活動處于形式化的狀態中,會持續降低學生的參觀興趣。最終,當長期缺乏健全的制度規范時,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活動就無法擁有長遠的發展趨勢。
高校應該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的價值,全面整合相關的紅色資源,為此,學校應該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在活動前后都應該向學生闡述紅色教育基地的價值。在思想政治課中,教師可運用新媒體手段向學生講述一系列的紅色知識,使學生對紅色文化充滿無限的興趣;思政課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持續引導,并增強與紅色教育基地的溝通頻率,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開展有針對性的紅色教育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紅色文化的作用。參觀完畢后,教師還應了解大學生的參觀感受,這不僅有助于鞏固原有的學習成果,而且可以使學生對紅色教育基地內涵進行全面探討。高校也應該認識到紅色文化內涵的意義,當持續彰顯紅色教育的正向引導作用時,各種紅色資源不僅能改變學生的思想觀念,而且還能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使其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為提升校基合作水平,高校應該明確自身的定位,豐富傳播路徑,以此來達到優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管理者也應了解學生的認知需求,將其作為開展紅色教育活動的重要依據,并對學生進行積極引領,以此來不斷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黨團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責,為開展紅色教育基地活動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議。高校還應該不斷拓展活動空間,如建立志愿者服務、主題教育等合作機制,使紅色教育基地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為使學校與紅色教育基地建立深層次的合作關系,高校應該充分彰顯自身的區位優勢,與周邊紅色教育基地進行深入合作,學生可利用志愿者的身份來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氛圍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現階段,當重大節日來臨時,紅色教育基地會舉辦一系列的紅色活動,當學生融入紅色活動時,其思政水平就會得到顯著提升。高校也應該了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來組織思政教育活動,如演講、話劇等方式可使學生對紅色文化產生更強烈的興趣。學校還應該了解基層黨團建設的具體情況,當基層黨團開展生活會、主題黨團等活動時,應該將紅色資源融入活動中,使黨團建設擁有紅色文化的屬性。
學校應該健全原有的制度規范,詳細確定每次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的具體目標,由于各個紅色教育基地擁有不同的歷史背景,高校應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觀念,確保活動目標符合紅色教育基地的基本特征。團支部還應該擁有優良的愛國情懷,以此來不斷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從而在明確目標的引領下,使高校更高效地開展相關的紅色教育活動。學校還應該對參觀流程進行全面規定,當學生進入紅色教育基地時,高校人員應該與管理者進行接洽,避免參觀過程中產生安全問題。高校也應該建立考核制度,借助優良的考核模式,使學生有序融入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的活動中。在參觀完紅色教育基地后,學生還應該撰寫一份專題思想匯報,其匯報內容應該成為考核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色資源有助于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學校及教育工作者應該形成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提高與紅色教育基地的溝通頻率,這樣不僅能優化思政教學內容,而且能夠提升教學水平。最終,學生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紅色內容,學生的認知視野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寬,綜合素質水平也會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