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菽
(三峽大學〔湖北〕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是當前企業管理工作開展期間的一項重要內容,強化建設內部控制制度,是構建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一項內在需求。通過實施積極的內部控制,不但有利于保障企業資源配置的效果,還可以提升企業日常生產效率,最大限度地防范有關風險的發生。但在企業當前的內部控制制度之中,還存在著不少典型問題,因此本文重點探析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決措施,以期優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效果。
在企業內部彼此關聯與制約的前提下,運用有效的控制方式與程序實施的系統化、規范化的控制機制,就叫內部控制。內控制度是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關鍵構成部分,并作為其核心存在。內部控制制度根據其控制目標方面存在的差異,可以劃分為兩項內容:管理控制與會計控制。究其根本,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是保障資產的安全性與信息的可靠性,同時確保各項經營管理政策的充分落實,切實提升企業的經營生產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經營風險問題的發生,最終達成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1]。可見,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推動企業達成經營目標的重要保障。
對于現代企業而言,進行內部控制的根本目標在于對自身實施更具科學性、合理性的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在于形成良好的控制流程,實現對企業充分的管控。一般情況下規模較大的現代企業,其內部控制制度所提出的要求會更嚴苛。若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效果得到優化,那么就十分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而若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效果較差,那么則會削弱企業的發展實力。
其一,內部控制制度評估意識較為薄弱。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許多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因為種種因素不斷增加。為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取得戰略主動地位,獲得更好的發展,企業必須對易產生的風險問題進行精準的預估及分析,同時還應實施有效的管理,結合最終的結果,積極開展風險控制和防范工作[2]。但現階段不少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過程中,對于風險評估工作沒有形成正確的認知,在此方面的意識還較為薄弱,更有甚者全然不在意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設,所以在企業中的內部控制制度難以發揮出真正的作用,也就難以有效防范風險問題的發生。
其二,決策及風險管控機制相對缺失。對現代企業來說,應將決策及風險管控機制作為工作開展的重要內容,并且作為企業防范風險問題發生的關鍵舉措。但以現階段情況來看,不少企業的決策及風險管控機制還較為缺失,這會造成風險管理控制操作中連貫性及合理性的嚴重缺失,難以對企業的安全生產等方面實施良好把控,也難以對各項工作環節實施綜合性的管理,最終會使得風險管控工作在具體開展期間往往處在形式主義的狀態之下,難以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其三,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愿景不相符合。現階段,不少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缺少良好的監督機制,特別是在財會層面上,通常是由審計部門、會計師事務所加以監督和負責。但是,不少企業的審計部門均歸屬為財務部門,導致監督工作的開展嚴重缺乏獨立性,長久下去監督機制勢必難以發揮出作用。除此之外,有不少企業在開展內審工作時,會局限在對會計賬目的有效審核上,而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科學性、嚴謹性等方面的評價卻沒有體現。
其四,未能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在開展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營造積極的工作氛圍,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保證企業內控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條件。然而,現階段不少企業都出現制度缺失或不健全的情況,在企業文化的形成上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
以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多數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評估意識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企業很容易被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所淘汰。因而,企業需要增強內部控制制度的評估意識,一方面要求企業對容易產生的風險問題的評估工作引起重視,另一方面要求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過程中,對風險評估予以深入的了解,然后再進行制度的大力建設,以期更好地凸顯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及其作用,在最大限度上防范風險的產生。內部控制制度評估意識若能夠有所提升,則十分有利于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成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關鍵任務,在于以內部控制的方式,及時了解到企業在開展內部管理工作以及財務工作時潛藏的一些風險問題,需要明確的是,及時發現和了解問題僅能作為重要前提,問題被妥當解決才是最終的管控目標。因此需要加大對完善決策及風險管控機制重視程度,這樣才更有利于預防風險。而針對已經產生的風險問題,就必須利用有效的策略加以應對和解決[3]。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存在著明顯的限制性,主要體現在僅能根據內部管控的關鍵點進行風險防范,而在風險管理工作開展期間會受到明顯的限制。對此,應構建良好的風險管理體系以及預警機制,以便利用可行的風險管理體制更為高效地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確保風險管控機制與內部控制制度處在彼此呼應的關系中。
究其本質,大力建設內部控制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促進企業朝更好的方向不斷進步,實現對企業的發展藍圖與對未來的構想。由此,明確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目標可以作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關鍵要素及重要的基礎,結合企業的具體需求充分建設內部控制制度,完善企業的監督體制,這樣才更加有利于保障有關制度的運作執行效果。此外,利用內部控制制度還可顯著提升現代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以及管理能力[4]。因此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務必要和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發展愿景相符合,這樣才更加有利于保障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效果。例如,有的下屬公司因為開展了不同種類的業務,在具體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需要根據下屬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編制,而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之初,下屬公司的內部控制就應該包含在總公司的內部控制之中。
企業文化具備保障內部控制制度總體建設成效、促進企業總體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現代企業需要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這對企業制度的執行及落實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一方面企業文化可確保制度在執行階段具備高度的統一性;另一方面若企業具備良好的企業文化,也有利于制度的高效執行。優秀的企業文化,會使內部員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了解與認知水平逐漸提高,同時保持高度統一,因此在制度的具體執行過程中,其操作也能夠具備規范性和標準性。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大力建設及充分落實,對于提升企業的總體管理水平、風險防范能力等方面都有積極效。但以當前的情況來看,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還較多,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到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效果,制約和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必須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良好策略,如完善決策及風險管控機制、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等,真正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效果,實現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