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蘇州國環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江蘇蘇州 215000
農產品的安全、生態環境的安全、人類的健康、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等,都離不開土壤環境。為了很好的對土壤的污染程度進行了解,要對其進行監測,通過土壤環境監測,能夠有效的對土壤的質量進行掌握,從而制定科學合理的污染防治工作。
土壤的污染往往是長時間積累的,該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具有滯后性,對于污染的起初階段,人們往往不容易發現,所以也不會去重視污染的防治,這就導致后續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并且也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土壤的污染具有隱秘性,在對其進行監測時具有一定的困難性,不能夠直觀的進行檢測。
在對水污染物以及大氣污染物進行治理時,要考慮到其遷移性問題,在監測與防治的過程中,要保證工作的開展具有針對性和高效率。突然污染物具有一定的自身結構,并且不具有較強的吸濕性,所以長時間的積累,就會使土壤污染更加的嚴重,同時也給治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土壤污染物中會含有重金屬,重金屬一般是一種固態的形,所以不容易降解,這會導致土壤污染更加的嚴重,并且不具有逆轉性。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有機污染物,也會給土壤的污染增加不可逆轉性,這也給環境監測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1]。
在針對大氣污染以及水資源污染進行治理時,要充分的考慮到污染源,科學合理的切斷和處置污染源,才能夠保證污染問題及時的解決。土壤污染一般情況下具有隱秘性,所以不能夠及時的發現,在發現土壤污染之后,往往已經積累了很多污染物,因此在進行治理時,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對大氣和水資源污染進行治理時,可以考慮遷移以及稀釋等方法,治理土壤污染則需要進行換土或者是淋洗土等方法,這樣能夠對污染進行控制,但是需要很長的治理周期,在具體治理過程中,還可能會遇到其他的變數,因此治理的成本也會持續的增加。
在對土壤進行監測時,可以應用到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以及地理信息系統,這些技術和系統統稱為3s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夠全面的對土壤環境進行調查和布點,這些技術的應用,能夠保證新型技術的綜合性,從而更準確的、更全面的獲取相應的信息。
在進行土壤環境監測工作時,要積極的融入物理化學知識,對土壤中的物質進行全面的分析。在此過程中會應用到氫化物發生法以及激光熔蝕法等技術。
常使用到的生物技術包括PCr技術、大分子標記物檢測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生物技術的方法也逐漸趨于多樣化,這很好的給土壤環境監測工作帶來了幫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各行各業都處于一個大數據時代,并且不斷的滲入了信息技術,在此背景下土壤環境的監測工作,也要融入信息化技術。在對土壤物質成分進行采集和分析時,可以應用無線傳感網絡技術,該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對信息進行傳遞和處理,并且能夠起到一定的反饋作用。
在對土壤進行相應的預防時,可以應用水平定向鉆進技術,該種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監測目的,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土壤環境監測工作中。
隨著土壤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研究和發展,監測工作更加的精確,從而保證預防和治理工作更加的科學合理。但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及時的引進和更新相關技術和設備,重視環境技術人才的培養。
生態環境以及人類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有機物污染的影響,有機污染能夠在生物食物鏈之間傳遞,這種污染現象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并且該種污染程度已經處于非常嚴峻的狀態,所以未來的監測工作要圍繞著有機污染物來開展。
在對土壤環境進行監測的過程中,要將一些危害性高、毒性大的污染物進行痕量分析,針對性的對這類污染物濃度進行精確性的監測,并且要大力推行痕量分析和超痕量分析技術,全面了解污染狀況,從而保證監測的精準度。
土壤環境監測工作在完成之后,需要對污染源事故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要做到快速的出結果,并且要保證結果具有一定的準確度,這樣才能夠保證,污染源事故的分析具有科學合理性。針對污染源的分析工作,相關人員要研究相應的現場分析技術,保證污染源得到及時的控制[2]。
在對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時要應用大數據,并且要建立相應的監測網絡系統,這樣就能夠對不同區域和時間的土壤成分進行相應的對比和分析,然后在數據基站總體指揮的作用下,能夠對環境防治的成效進行相應的反饋,最終能夠保證土壤環境監測技術得到很好的發展。
由以上可知,土壤環境監測技術在土壤環境的治理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土壤監測,能夠有效的對環境質量進行評價和治理。目前我國的土壤環境監測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關部門要重視對待技術進行科研投入,對相關設備進行完善和更新,重視人才的培養,促進我國土壤環境監測技術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