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
(山東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東 泰安 27100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信息、技術、產品、人員等多種要素之間實現了跨地區、跨國際的流動,逐漸實現了生產一體化和貿易自由。為了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企業要進一步轉變財務工作模式,要能站在多維的角度對各種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和優化。
共享服務就是指在一個或者多個地點對技術、人力資源、流程等方面進行科學、有效的規范和整合,從而讓組織內部的各個流程朝簡潔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從根本上來說,共享服務是一種以客戶服務為立腳點和出發點的業務架構,它帶有戰略意義,能夠實現跨業務以及跨區域的高效溝通,以進行價值導向服務[1]。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就是為實現標準化和集中化的目標而對財務職能進行優化和整合,比如資產、資金、財務處理以及報表分析,以不斷加強企業的宏觀調控,實現共享服務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
我國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現階段,國內已有62家世界500強企業進行了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進一步優化現有的財務工作模式,讓財務基礎工作朝標準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而且還能夠提高財務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程度,最終實現財務結果的價值化和數字化。因此,財務共享服務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的背景下出現的產物,可以被當作重要的抓手,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的成本管控。
首先,財務共享中心能夠實現生物制品企業工作效率的提高,有效控制企業的經營成本。生物技術行業在前期發展過程中有明顯的資本密集型特點,對研發投入的需求較高。據德勤測算,對于單個創新藥的研發來說,2010年至2017年,其成本已經從11.88億美元直線飆升到19.92億美元。生物制藥產業鏈由研發、測試、銷售三個階段的內容組成,研發周期往往長達10年甚至更久。
因此,對于生物制品企業來說,發展前期的資金投入是十分漫長。而財務共享中心能實現人力和財務資源的匯總和集中,降低人力和資金成本。此外,還能進一步簡化工作流程,在處理財務工作時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和規范性,能有效避免財務管理風險的出現,還能控制企業前期的經營成本。
其次,生物制品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也是適應企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生物制品行業在生物基數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它們被認為是下一個“十萬億”產業。據億歐智庫提供的全球醫藥市場提出的總體銷量報告顯示,2012—2017年,生物藥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7%,相比化藥增速高出4%。
在國際化背景下,生物制品企業的資本運作方式也在不斷革新,一些較大的企業集團逐漸呈多層級、多組織的企業發展趨勢[2]。因此,為了更加高效地進行企業的決策控制,必須把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核心手段。企業組織的多重架構會使企業的過程更加煩冗,從而造成各項財務職能的疊加,導致會計的職能無法順利施展,最終導致企業的組織文化不斷被弱化。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有助于企業擺脫此類困境,實現企業政策的統一和集中管理,實現工作流程的標準化,讓企業走上優質、高效的發展道路。
最后,財務共享中心能幫助生物制品企業的財務職能實現進一步的升級和轉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重要職能就是對企業的各個業務流程進行規范化以及標準化的管理。另外,還能有效應用后臺服務功能,通過在信息之間進行內部互動,進一步理清業務流程,降低其煩瑣程度,促進信息共享。此外,它還能在核算業務和前端業務之間建立起信息共享的橋梁,而且還能夠保證數據資料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讓公司的管理層能更加高效地獲取財務數據,并實時共享和處理業務信息。在數據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企業的決策管理和創新能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基礎財務能力,讓其所提供信息能夠對高層管理者的決策起到更好的輔助作用,從而充分發揮生物制品企業的財務業務的支撐作用。
生物制品企業要想實現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有序、完整的建設,就必須確保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較為充足。
首先,必須進行人才的培養。財務共享中心對財務人員提出了全新的標準,他們不僅要能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財務專業知識,還要對掌握充足的生物制品專業知識,并進行深入的學習,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公司業務運作以及各個板塊發展的情況。另外,要想讓財務共享中心在生物制品企業中更好地建成和落實,還要有生物專業人士的積極配合和參與。因此,生物制品企業要加大對員工職業技能的培訓。例如,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基本建設需求的基礎上,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開展專業知識財務知識以及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培訓工作。
其次,要加強信息系統的保障,配備具有較為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提供穩定的信息服務。同時,在搭建該系統時以及其后續的運行中要確保所架構的信息系統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此外,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確保財務中心的順利建成。要分析成本效益,對建設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確保該平臺的功能性。
在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過程中要確保所應用的系統平臺以及軟件技術具有較強的先進性,要能夠利用平臺有效整合企業的財務信息,并能按照統一的標準,對基礎數據進行規范化的處理,以及時進行數據核查。
同時,要在財務管理的諸多流程中實現風險的控制,從而保證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可以對于潛在風險進行自動預警,不斷提高公司的內部控制水平,從而為平臺的構建奠定基礎。
此外,還要在共享服務的基礎上實現財務部門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從小數據集向大數據中心的轉變。這能讓企業構建數字神經系統,并通過該系統清晰了解和掌握生物制品市場的趨勢,從而結合信息技術背景下的邏輯控制系統,在企業內部實現動態化財務管理,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
另外,生物制品相關企業還要在財務預算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其有效運用于預算管理平臺,以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作用,從而實現科學、高效的預算管理。此外,還要利用財務共享平臺的職能進行數據的獲取,以幫助企業適應市場變化,順利開展各種財務工作。
首先,要利用專業網絡信息技術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專用網絡系統,以進一步推動中心網絡的運行,實現整體能力的提升。
其次,要對企業目前的財務方面的信息的核算系統進行升級和優化。相較于一般的制造企業來說,生物制品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流程和管理工作更加嚴格。因此,生物制品企業要在物料模塊和ERP(企業資源計劃)生產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生產流程、工藝、產品結構等進行精細化的分析,并在ERP 平臺中實現財務核算系統的構建。這樣就能統一設計和規劃會計核算規則,確保在財務核算能具有標準化和合理化的流程,實現企業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的初步融合。
最后,還要在ERP 的基礎上構建財務共享平臺,以提高信息化的建設程度,推動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之間的相互融合。這樣就能夠通過財務信息系統向集團的管理層提供各項具有較高價值的信息,比如經營狀態、業務提升、風險預警、財務指標等,對于管理層的決策也能起到輔助作用。
對于生物制品企業來說,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持續的周期較長,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企業必須進行綜合的考慮和規劃,以保障其能夠穩步實施,并有顯著的效益,從而讓企業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