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懂
(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寧波分所,浙江 寧波 315100)
在我國的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工作中主要存在內控機制不健全、會計師事務所機構設置不當、缺少審計法律觀念、審計者素質偏低、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必要的獨立性這五大問題,影響著會計師事務所的正常運行,如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提升審計工作的工作效率,是每一位相關專業人員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大企業豐富的資源,沒有完善的人才管理模式,且會計師事務所在年度審計工作中會由于缺乏專業人員從社會上短期雇傭一些人參與到審計工作中,但這類短期員工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和專業的考核,很有可能影響到業務的最終結果,這也是審計工作質量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的出現歸根結底是因為企業缺乏完善的內控機制,缺乏嚴格全面的規章體制,導致員工的作態度不夠端正,結果不夠嚴謹。同時事務所對于工作流程也缺乏規范的規定,大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在忙碌階段會忽略對員工的績效考核和監督力度,力不從心的工作方式和似是而非的工作態度在實際工作中屢見不鮮[1]。
從目前會計師事務所的運行情況來看,組織結構不合理、機構設置不恰當的現象屢見不鮮。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結構主要分為五種,如有限責任模式、共營模式、獨資模式等等。但是我國會計事務所發展較晚,因此相應的組織結構和法律制定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問題。有限責任模式和共營模式是我國會計事務所的主要表現形式,而在這兩種模式之中,大部分中小事務所都是以有限責任模式進行管理和控制的。從現狀來看,有限責任模式得到了廣泛應用且深受管理人的青睞,但由于良好的經濟效益和過低的審計風險是不成正比的,長此以往,部分會計師事務所會因為追求短暫的運營利益違背會計職業道德,造成審計質量參差不齊,擾亂行業的公正性。
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主要有小規模或中等規模這兩種形式,會計師事務所內控機制不健全,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工作時也缺乏應有的審計知識和法律觀念,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說未簽署項目約定書,項目約定書上的內容不完整,缺少實用性等等,更有甚者,其做出審計報告的時間緊鄰簽約時間。在進行審計工作時,部分員工對審計工作的定制的方案不夠詳細,敷衍了事,在給出審計報告意見時也沒有規范化的記錄,這些問題都是審計人員對審計法律不夠了解、審計觀念欠缺所致,這會給審計效果的可應用性帶來很大的影響。
審計人員素質普遍較低是目前中小會計事務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造成審計者素質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較小,資源資金都比較有限,能從事會計事務的高素質、技能強的審計人員不足,同時聘用門檻的下降也導致審計者的整體素質過低,專業知識體系薄弱、專業水平較差、缺少審計工作經驗等問題普遍存在,不僅無法完成應做的審計工作,還會使審計行業百業凋敝,加大審計工作的風險;第二,某些審計人員素質較低,沒有清楚地掌握審計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審計控制水平被限制,難以得到提升[2]。
在國家現有的掛靠機制下,一些注冊會計師并不能夠表述公正的審計建議[1]。雖然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但是審計出示的結果在大多數時候依舊是同企業的經營規模處于同一水平面的,這是因為大型企業中的審計人員專業能力非常強,大企業的審計人員能夠敏銳地發現會計信息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企業的財務問題。除此之外,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機構較為完善,因此在審計工作的處理上也更加獨立、有效,不會出現因企業經營活動或個人私利擾亂行業公正性的現象。從現狀看,規模較小的會計師事務所在處理工作時更容易出現問題,如因缺乏審計知識體系,出示的審計報告不夠全面,缺乏權威性,無法給客戶提供公正的審計意見;會計師事務所和企業之間屬于服務與被服務者的關系,促使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結果必須向企業所要求的方向靠攏,否則可能無法獲取相應的酬金。總而言之,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必要的獨立性是目前我國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建立與優化當前的內控機制是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途徑,下面筆者將根據實際的工作情況為內部控制機的優化制提出三點可實施的建議。
第一,根據會計師事務所的經營特點、業務特征和職員表現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和考核機制,以監督審計人員的工作,增強其工作的規范性。這就要求單位負責人能夠通過敏銳的觀察力和公正的態度對日常表現優秀或是階段任務完成優異的員工給予一定的工作獎勵,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其他員工積極地參與到工作中;對工作態度不端正或在日常工作中頻繁出現差錯的員工進行嚴厲懲處,以警示其他審計人員規范自我審計行為,只有推動懲罰與獎勵的共同實施才能讓審計人員警鐘長鳴、警惕常在[3]。
第二,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優化審計工作流程,從而提升審計質量。在建立審計工作制度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確審計工作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責任,只有明確責任才能落實到人[4]。
第三,會計師事務所要盡可能地借鑒大型企業或其他國家的成功案例,結合本單位的業務特點和我國的法律規定進行工作上的改革和創新,以此促進會計事務所和審計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眾所周知,我國的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普遍以有限責任的模式存在,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審計質量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在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發展瓶頸時,相關責任人需要確定好會計師事務所的改革創新方向,可以借用其他國家先進的事務所工作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工作。例如,可以將有限責任模式改變成有限責任合伙模式,有限責任合伙模式能夠劃分經營責任,將經營和報酬相結合,對于提升管理素質和企業負責人的管理觀念,為會計師事務所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具有積極作用。
規范行業自律,強化政府監督要求政府的職能部門,如財政部門參與到會計師事務所的審理與審核中,針對性地監督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開展,以嚴格的法律制度杜絕兼職業務等各類違法違規操作,通過數據共享、聯合審計的工作模式提升工作的質量和監督的效率[5]。
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職業道德直接關系到審計工作的開展情況,因此,提升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是目前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效果的關鍵途徑。第一,在人才聘用上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加大資金投入,聘請專業能力較強、工作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從而直接提升事務所的審計工作效率;第二,在日常工作時要聘請講師為本單位的審計人員定期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以夯實知識體系,使審計人員可以了解最新的相關規定,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間接提升事務所的審計工作效率;第三,可制定資格證書的考評制度,通過制定強制性的職位考評標準,讓員工能夠積極地參與到CPA(注冊會計師)和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的專業技能學習考核中,提升員工素質。
目前看來,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仍舊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阻礙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筆者從當前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面臨的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為會計師事務所以后的發展創新提供了四種優化途徑,希望能夠切實提升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的工作效率,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可持續發展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