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
(建湖縣衛生健康信息中心,江蘇 鹽城 224700)
人口與計劃生育的實施,與統計數據有很大的聯系,數據質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決定該項工作的規劃,由于人口流動性相對較大,所以極有可能發生人戶分離的情況,這不利于開展數據統計這項工作。因此,針對數據質量的提高,有必要進行相關探究。
人口計生統計的數據質量相當關鍵,但部分基層統計人員缺乏充分的認識,所以極有可能導致數據錯誤,很大程度上影響計生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統計過程中需要采集大量不同類型的數據,如育齡婦女、流動人口、出生死亡人數等,因而需要借助很多人力。但該項工作并不能直接帶來經濟價值,再加上少數管理者未能對計生統計引起充分重視,導致沒有設置專門的崗位來開展該項工作,安排非專業人員來兼職計生統計,致使該項工作不具備連續性[1]。對于那些非專業的統計人員來講,由于有本職工作,因而在計生統計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往往不充足,因此極有可能致使數據錄入錯誤、數據缺項,甚至可能未上報數據。在此背景下,管理者明確該項工作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人口流動性較大,空掛戶等人戶分離現象較為突出,這在不利于計生統計工作的開展。基于這樣的背景,如何落實好數據采集工作,有效提高數據質量,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針對人口數據質量不高,原因分析如下:
以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為例,單就全員信息平臺來說,需要錄入全縣80多萬人口的信息數據,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聯系方式、婚育、避孕節育等各類信息,再加上流動到本地的人員信息也需要及時采集,轉出注銷的人員信息需要及時處理,即使是已錄入人員,也需要更新其婚姻變動、生育孩次變動情況等等,大批量的數據采集使統計人員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同時,相較于其他工作,人口計生的檢查考核也較為頻繁[2],一般來說縣級每三個月對鄉鎮進行一次季度考核,每年開展一次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目標任務績效考核,基層人員需要完善各種臺賬資料,填報各種表格,統計各類數據。在上級前來檢查工作前,還需要開展相應的自查,匯總核對數據、裝訂檔案材料等等。基于大量的工作,鎮、村兩級往往只能以考核為中心來開展,按照考核評分來準備,導致難以達到提高工作質量的目標。
為確保人口數據的精準度,統計人員需要挨家挨戶或者深入小區內部采集信息。然而在具體統計過程中,少數統計員怕麻煩,缺乏工作責任感,數據填報敷衍了事,比如數據不符合實際、出生年月報錯、性別不符、姓名錯別字、子女信息不及時更新、姓名和身份證對不上號等等,這大大降低了數據質量和有效性,使得上級部門難以進行有效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后續工作的開展[3]。一般而言,統計員應定期與公安、民政部門核對人口婚姻等信息,但在現實中,統計員往往缺乏主動性,坐等相關部門的通報以及反饋,例如出生信息,這導致多部門間的數據口徑不統一。此外,一些統計人員對于信息采集源頭沒有認真做好調查,不能充分掌握統計目標底子,致使出現漏統漏報。
一方面,部分基層管理者未能充分認識到計生統計的意義,基于這樣的情況,在進行城市建設時,會把較多的資源投入經濟發展過程中。另一方面,由于計劃生育統計較為繁重,不同類型的數據較為雜亂,若管理者不注重這項工作,則統計工作很難有效開展。因此,在計劃生育統計這一方面,投入足夠的人力和物力,不但有助于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而且可以保證統計效果。
毫無疑問,在有效提高數據質量的前提下,人口計生統計可為社會經濟的進步發揮較大的作用,不僅能夠充分把握人口現狀,還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政府決策水平。基于人口計生統計,對于如何提高數據質量,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即增強基層管理能力、強化信息資源共享、建立良好的統計團隊、完善計劃生育考核獎懲制度,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構建完善的人口計生統計數據質量規范,并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口徑執行工作,避免信息的推諉和不實,有效控制人口信息的遺漏現象。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展開人員信息核對,對流動人口信息嚴格審查,保證信息數據的凈化,保證統計數據的整體準確性和完整性。經常性地開展查詢、調查、隨訪工作,為數據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例如對育齡女性定期走訪排查,可以大大降低隱婚生育率、政策外生育瞞報率。針對統計人員,建立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考核制度,適當提高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激發統計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4]。提高統計人員的思想認識,維護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敢于說實話報實數,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匯報,不隱瞞,對于沒有做到位的地方,不狡辯不護短。
要加強互聯網、大數據等電子化手段在統計工作中的運用,強化部門互聯互通,建立信息資源共享系統。要加強與公安、民政、教育、街道社區之間的配合,不斷拓寬信息采集渠道,利用共享系統對本部門人口信息進行查缺補漏。要建立健全數據通報以及聯動機制,針對人口數據信息,定期通報交流,對于人口計生統計中出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座談協調,借助多部門的力量解決戶籍遷入遷出人口、戶籍漏管人口、計生漏管人口、失蹤人口等方面的統計問題。例如,借助聯席辦公制度,可以分享衛生健康部門的出生實名登記、分娩對象信息,公安部門的新生兒入戶登記、人口遷移、流動管理人口信息,民政部門的婚姻登記信息,在數據分享過程中實現統計口徑統一,充分掌握人口底數,確保人口數據質量,也有助于獲取更為可觀的統計效果。
優化人才選拔制度,對于計生主任、計生專干的選用,應優先考慮充滿熱情、經驗豐富、責任意識強、精通電腦的人員,將其留在計生團隊。鄉鎮計生中心應當結合當前人口計生統計的工作量及實際質量,根據工作需要適當增加統計人員。應構建科學合理的聘任以及使用管理體系,大力實施持證上崗制,統計人員在上崗前必須接受統計、計算機、計劃生育等專業知識的培訓,經考試合格發證后才能獲得上崗資格,促使計生工作更加標準,逐漸走向職業化道路[5]。應增加業務培訓頻次,定期對統計員進行專業化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提升統計源頭數據質量、規范統計相關表冊的填寫、對統計資料進行保密化管理等等,通過培訓促使統計人員能夠掌握有關業務知識,增強業務能力。
對于計劃生育部門而言,應當明確各人的崗位職責,從而構建一套健全的、合理可行的考核體系。針對人口計生統計狀況開展相應的評比檢查,對于數據填報真實、及時上報的人員,應當給予適當的表彰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激發他們的主動性,使他們敢講實話、說真話,為有效開展人口計生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建立考核體系,除了需要表彰獎勵外,也要具備完善的懲罰措施,如若發現計生人員存在虛報、瞞報以及漏報統計數據的行為或者上報的統計數據邏輯關系混亂,考核部門應當及時介入進行嚴肅處理,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批評,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可降低當年內考核等次或者取消當年評獎資格。
本文分析了致使人口計生統計數據質量不高的因素,并結合有關原因,探討了相應的改善對策,以期為該項工作質量的提高給出有效的建議。此外,基于基層管理、制度、領導及統計人員的思想認識、業務水平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策略,希望可以提高人口計生統計數據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