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基于興趣開展的體育活動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當前中專體育教學改革就要從興趣出發,鼓勵學生堅持體育鍛煉,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根據中專體育教學的現狀,提出了基于興趣培養提升中專體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性,分析了當前中專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分析了相關問題的改進策略,希望能有效提升中專體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中專體育教學;興趣導向;改革措施
一、當前中專體育教學現狀
(一)中專體育教學觀念保守
當前我國中專學校體育教學思想觀念保守,體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把教學重點放在體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沒有意識到要把體育運動培養成為適用終身的興趣愛好?;诤诵乃仞B的體育教學理念,應該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思想和健康運動的理念才算是實現教學目標。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教師和學生沒有認識到體育運動興趣對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精神面貌的積極影響,所以,體育教學變成機械、枯燥的教學任務。再者,很多體育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體育課,認為體育課無關緊要,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所以,很多學生稱病不參加運動鍛煉,體育教師也沒有認真思考改變這種狀態的措施,體育課效率較低。
(二)教學形式和方法落后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主體,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只是被動參與教學過程,整個教學中沒有關注到作為獨立個體的學生對體育學習有自己的需求和興趣。所以,一刀切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潛能,更無法調動學生堅持運動的動力。再者,體育教學形式單一、方法落后,時間長了學生會感覺枯燥,對體育教學沒有過高期待,也很容易感到運動疲憊無法堅持下去。
(三)考核評估標準單一
現階段,中專體育教學考核還是沿用傳統的體育達標成績的形式,忽視鍛煉過程,直接考查結果。很多學生因為體質差,很厭煩這種考核評估形式,也連帶導致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敬畏心理,這種不科學的考核評估方式也會消減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四)教師隊伍素質需要提升
基于興趣開展體育教學,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學生興趣各有不同,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興趣或者運動潛能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和引導方法。但是,當前中專學校教師的素質水平已經成為制約教學改革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一直以來中專學校比較重視專業課,教學資源也多向專業課程傾斜,所以體育師資力量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另一方面,中專學校對體育教師隊伍沒有進行系統規劃,教師隊伍不僅年齡結構偏大,專業素質也有待提升"。最后,學校沒有結合實際安排教師進行科學系統的教育培訓,導致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創新思想,因此,體育教師隊伍素質就呈下降趨勢。
二、興趣導向在中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必要性
興趣是人們愿意嘗試某種活動或認識某種事物的積極心理,利用這種心理能快速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好感度,從而科學認識培養一項體育愛好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力,因此,利用學校體育教育來調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很有必要。
培養學生體育興趣,首先,能夠端正學生的審美和健康理念。當前很多中專學生對審美和健康的認識不正確,喜歡熬夜上網、打游戲,為了減肥吃飯不規律,有些學生還會采用其他不安全的瘦身方法,所以,培養學生體育興趣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運動的美和健康,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其次,更容易建立終身運動的習慣。一項體育活動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并愿意長期堅持下去,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最后,能改善學生精神面貌,有利于心理健康。因為運動產生的多巴胺能讓人愉悅舒爽,對即將參加工作的學生來說,拼搏進取、團結協作、創新爭先、求真務實的運動精神,能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狀態面對生活。由此可見,學生堅持運動的動力主要源于興趣,培養體育興趣在體育教學中不僅重要,而且能有效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三、興趣導向下中專體育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學校方面為改善體育教學質量采取的措施
1、重構體育教學理念。隨著全民健身、全民運動思想的推進,國家對民眾健康的關注已經提升到戰略高度,因此,各級教育機構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應不斷加強。但是中專學校在傳統教學理念下,體育教學效率不高,無法實現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因此,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當前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新型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并以此作為制定教學方案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2、立足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策劃教學活動。要培養學生體育興趣,首先要確保學生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體地位,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讓學生能有更多選擇。學校通過構建多樣化的體育項目來成立社團,如籃球、足球、羽毛球、體操、武術、跆拳道等健身項目,還有跳繩、踢毽子等簡單的運動形式。豐富的體育活動內容,總有一項能吸引學生參與進來。只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就能掌握一些技能,身體素質不斷提升,協調能力、柔韌性不斷提高,運動興趣也會逐漸增加。這樣學生就會擁有相對健康的課余生活,同時也便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體驗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體育活動。
3、在體育教學上投人更多資源。校方要關注體育配套設施的優化完善。多樣化的體育項目需要豐富的教學設施、設備作為支持和保障,學校要根據教學需要建設場地、采購相關的體育設備設施。為了保證這些設施、設備、場地能有效運轉,還要有專門的維護、保管員來保障這些資源的正常維護,以方便學生日常使用。
4、優化完善師資隊伍。首先,師資隊伍在年齡結構上要新老搭配。年輕教師不僅更具活力,在思想上、興趣愛好上也能和學生同步,能更好地和學生打成一片,引導學生培養體育學習的興趣。而年齡層次較高的教師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了解學生、熟悉學校,能更好地協調各方資源為體育教學服務。其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校內外的培訓教育,系統培訓不僅能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也能讓教師盡快接收到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從而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保持先進的思想。
(二)教師在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提升教學質量上采取的措施
1、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探索興趣。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覺沒有新意,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教師要出奇招出新招,在教學中融人創新教學方法和創新思路,這樣學生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期待。例如,應用一些有趣的熱身訓練動作,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像搶西瓜、兔子舞等熱身游戲,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課前熱身運動。再者,設計教學方案要以人為本,立足學生間的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身體條件、體育基礎、性別年齡推薦其體驗合適的鍛煉項目,這也是常說的“差異性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也可以多種多樣,如游戲導人、模擬教學情景、互動式教學等,這樣不僅能建立師生間平等和諧的關系,也能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2、教學考核評價方法要多樣化。體育教學考核不能只關注競技技能,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思想和學習意愿??梢圆捎梅謱涌己朔椒ǎ凑諏W生體育興趣方向、身體素質和個人意愿等將學生分組,再根據每組學生特點設計合適的考核方法??己瞬恢皇翘降讓W生學習情況,也是為了激勵學生堅持學習,所以要人性化、客觀化。
3、創設和諧有趣的體育學習環境。大部分學生提起體育課,常常會將其與炎熱的天氣、枯燥的肢體運動、無趣的跑步鍛煉相聯系,也因此失去對體育課程的興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在于教師課前導人環節未做到位,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較好的第一印象。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首先,教師要做好第一節課程內容的合理科學設計,保障課程活動的靈活性與趣味性。其次,教師必須對學生所做的各種動作提供耐心的引導與幫助,對于不規范的地方及時給予糾正,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技巧和方法。體育課程開展應當有足夠的樂趣,不同于其他課程教學,為學生創設自由靈活、生動愉悅的環境和氛圍,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發揮體育課程的特色優勢。
4、通過分層教學有效開展體育課程。不同學生在身體素質、學習水平上各不相同,所以課程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當首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身體素質情況進行測試摸底。為了防止影響學生自尊心,教師可以認真觀察學生測試過程中的小細節,做好相關記錄,進而劃分不同層次,這樣能夠幫助教師快速高效掌握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所適宜的運動量以及教學內容難易等級的設置。在授課時,就可以根據學生基礎和能力水平,根據教學難易特點等情況有序開展分層教學,科學安排體育課堂教學的環節,保障每一位學生都能跟上課程教學節奏,并且輕松愉快地參與學習。
5、積極創新并豐富體育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吸引學生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不利于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創新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模式,在設計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時,與時俱進,更新完善教學內容。例如,組織學生共同觀看NBA比賽,在觀摩的同時,為學生分析球星的動作技巧、大型比賽的規則要求、比賽隊形特點等,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印象深刻,相對于傳統的口述教學方式更為具體直觀。另外,可以融合游戲教學以及互助式教學,激發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充分發掘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通過應用有效的教學方式,設置科學的教學內容,不斷完善學生的體育知識體系,促進體育教學進一步優化調整,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三)學生在培養體育興趣方面要注意的問題
體育興趣培養不是只注重體育實踐和運動技能的學習,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注意調節飲食營養、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學生還要掌握必要的安全運動常識,防止不規范的運動方式和動作導致身體受傷害,并掌握處理運動傷害的應急措施。體育鍛煉還要注意心理健康和情緒控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認識到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勇于面對挫折的品質,對自己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工作抗壓能力都有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智.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提高中專體育教學質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8):296.
作者簡介:劉慶山(1975-),男,河南駐馬店人,講師,研究方向:籃球規則。
(責任編輯梁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