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捷 楊躍輝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游客對海洋的向往與渴望愈發濃厚。為了滿足游客新的消費心理需求,我國海洋旅游發展迅猛,尤其是近年興起的游艇旅游業。綜觀各地的游艇旅游業發展良好并且經驗成熟的游艇碼頭、俱樂部可推廣型和可復制性的寥寥無幾。文章以游艇旅游研究文獻為基礎,分析了國內外游艇旅游研究現狀,并對其進行評述。為我國游艇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游艇;旅游;文獻綜述
一、國內游艇旅游文獻研究概況
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高級檢索功能,以篇名“游艇旅游滿意度”、“游艇旅游”、“游客滿意度”作為關鍵詞進行主題搜索,檢索出關于“游艇旅游滿意度”的中文文獻0篇,關于“游艇旅游”的中文文獻45篇,關于“游客滿意度”的中文文獻1440篇。
本文對45篇關于“游艇旅游”的文獻進行逐篇研究后發現,按照資源類型分類:期刊論文31篇,報紙新聞6篇,國內會議論文1篇,學術輯刊1篇,碩士學位論文6篇,尚無博士學位論文對此進行研究。按照學科分類:旅游經濟類32篇,交通運輸經濟類22篇,工業經濟2篇,商業經濟1篇,體育1篇。
選取上述45篇研究游艇旅游的相關中文文獻數量進行分析(見圖1),可以發現文獻分布于2007年至今(2020年),其中2010~2012年、2016~2017年、2018~2019年這三個階段,研究者突然增多,文獻數量激增。十三年的發展趨勢來看,雖然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一直處于螺旋式的上升狀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游艇運動從探險運動走向休閑運動,游艇旅游從貴族運動走向大眾,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游客嘗試游艇旅游,更多的研究者加入游艇旅游的領域,游艇旅游的研究會越來越透徹有深度。
二、游艇旅游的基礎性研究
游艇旅游作為海上旅游綜合體,從高端人士、中產階級到現在的時尚新寵,受眾群體不斷擴大,性價比也在逐年提高,發展為產業鏈條較為完整的新興旅游經濟。姚云浩、欒維新等對游艇旅游的研究頗有深度,研究范疇也較為廣泛。采用因子聚類分析法、熵值法等方法綜合分析主要從游艇旅游的概念辨析、發展路徑、制度困境和消費行為的意向影響因素四個方面去論述。游艇的概念中外差異在于范圍的界定,國外的概念比較廣義,國內的概念認定較為狹義,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娛樂的船舶。游艇的消費稅是影響游艇發展的關鍵因素,政府與行業協會對制度建設的制度均有參與度。國內外游艇業理論研究并沒有獨特的理論框架,相比較為成熟的其他旅游業研究稍顯稚嫩。想到得到長足的有原始動力的發展,必須要跳出單一管理學的理論框架,引入人類學、地理學、人文學科多頭并進,才能理論豐富蓬勃發展。我國游艇業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發展起步晚,制度建設不全面,未形成完整的制度體系,行業協會建立較晚,職責職能較為弱化。同時,金融保險、人才保障、行政監管制度相對較為薄弱。應完善各項制度、政府、行業協會、保險公司、高校、媒體等多方協作理順管理體系,以期推動游艇業蓬勃發展。
三、游艇旅游的開發模式的研究
我國的游艇旅游開發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三大區域,由北到南依次為: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和海南島區域。劉柔柔提出長三角地區游艇旅游發展結構模式以內河、湖泊和海洋板塊為地理條件,依托特大城市上海、蘇州、杭州為重要經濟條件,建立游艇旅游經濟圈的“點-軸”一體化的集中發展模式。文涵分析香港游艇旅游業發展以游艇俱樂部為核心,主要分為極限運動型、家庭娛樂型和商務社交型三種。不同的游艇俱樂部的會員制度、會籍類型、入會方式、營收模式都大相徑庭,得出游艇業發展的三大要素是游客體驗滿意度、游艇碼頭及周邊的基礎設施設備和港灣自然、社會資源的質量。這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專業的服務水平,預測游艇業將向發展中國家的新興市場轉移。張揚通過分析海南島的氣候、區位等地理條件優勢,借鑒西方國家如美國、日本的國際經驗。建議海南島發展游艇旅游業實行游艇俱樂部的模式,可行性較高。通過游艇俱樂部建立起游客的游艇消費習慣,發展上下游產業鏈,匯集游艇碼頭、觀光游覽、游艇俱樂部等多產業集聚效應,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海南游艇文化”。海南省現今發展游艇產業的困境是存在相關的法律法規空白,航行安全、船舶檢測等方面都沒有相應的規范。政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關規范性文件,保證游艇旅游業健康發展。
四、游艇旅游的對策性研究
學者們主要從國內游艇旅游業各地現狀分析、產業保障、發展前景、營銷策略等方面提出因地制宜的對策。于洋、趙寬、何和龍、陳龍、王臺慶、石強和呂飛都分析了國內某些地區的游艇旅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總地來說,政策環境、基礎設施、文化營銷滲透、產業結構相結合。一是制定有利于游艇旅游的政策,比如航道保障政策、市場準入政策、游艇保險政策、土地開發政策,并由相關的政府統一的監管政策。二是完善游艇港口碼頭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周邊岸上的餐飲、購物、娛樂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拓展酒店、服務、地產、文化、賽事、會展等多功能多業態的游艇碼頭,增加經濟的新的增長點。三是加強游艇文化宣傳,規劃游艇文化主題的展覽館、博物館做大做細文化知識的匯集平臺,拓寬營銷渠道形成“網紅”效應。四是加強對高素質、專業的游艇人才的培養。從游艇制造、游艇營銷、游艇服務、游艇維修等“一條龍”產業鏈,涉及多學科。采用產學結合、訂單培養等方式構建較為完善的技能培訓體系。高校增設相關專業、企業與高校合作簽訂優秀人才、政府可酌情給與相關獎學金補助,為游艇旅游業發展人才。
日本學者坂戸直輝和沓名景義對6幅游艇航海古圖進行研究,發現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航海路線的探索與認識進一步加深,對出行計劃、比例尺、區域識別、圖例內容等方面提出的建議。MICHAL HADALA和CARLOS BARRIOS對美國杯帆船賽的30名職業水手進行為期3個賽季的前瞻性物理治療干預研究分析,結論表明實施預防性物理治療方案可降低美洲杯帆船賽船員在比賽中受傷的風險。Michael Bech根據泰國普吉島新建碼頭和增加了游艇項目的情況做了調查,該項目對普吉島地區的造成的嚴重的三丁基錫(TBT)污染。碼頭周邊海底的植物大量死亡,動物胚胎存活率和畸形率逐年攀升。
從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出國內對游艇旅游的研究自2007年以來逐漸攀升。有以下特點:
一是相關游艇旅游的期刊論文、學術論文的總體數量少, 多數集中在十年前,發展和研究速度不一致,遠遠滯后于游艇旅游實際開發與實踐。二是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優劣勢、產業鏈、競爭力、法律保障、開發意義等問題的探討,研究視野較窄, 缺乏在理論體系框架構建方面的研究,內容角度相對單一,連貫性不強。三是對游艇旅游制度評價研究相對完善, 過分強調政策對游艇業的負面影響,缺少對游艇業利用優勢政策的深入廣度的研究;四是游客體驗方面的研究較少,沒有深入量化分析游客滿意度以及改進后對游艇業發展的深度影響;五是博士學位論文研究論文數量較少,與游艇業蓬勃發展不成比例;系統全面研究游艇論文數量較少,多數集中在海南、香港等區域,性往往帶有地域性、局限性。
參考文獻:
[1]姚云浩,欒維新.游艇旅游研究進展及其啟示[J].海洋通報,2019,38(04):379-386.
[2]姚云浩,欒維新.基于TAM-IDT模型的游艇旅游消費行為意向影響因素[J].旅游學刊,2019,34(02):60-71.
[3]姚云浩,欒維新,王依欣.我國游艇旅游制度優先改善目標研究——基于因子聚類分析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0(06):75-81.
[4]姚云浩,欒維新.游艇旅游概念辨析及開發策略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7,34(06):17-22.
[5]姚云浩,欒維新.中國游艇旅游制度困境與對策分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版),2017,16(01):12-17.
[6]姚云浩,欒維新,王依欣.基于AHP-熵值法的游艇旅游制度評價研究[J].旅游論壇,2017,10(02):107-117.
[7]文涵,田良.香港游艇旅游產業鏈的發展及對海南的啟示[J].旅游論壇,2013,6(01):60-66.
[8]劉柔柔,吳國清.長三角游艇旅游標準化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2(20):57-61.
[9]劉柔柔.長三角游艇旅游開發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2(16):40-44+46.
[10]邢鶴齡. 游艇旅游發展模式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11]劉陽,徐瑞.試論海南休閑體育的發展模式——以海南游艇旅游為例[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S1):138-141.
[12]趙寬,張帥.國內游艇旅游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海南三亞為例[J].中國旅游評論,2020(01):79-86.
[13]何和龍.游艇旅游營銷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03):339.
[14]于洋.大連游艇旅游開發策略研究[J].北方經濟,2014(06):62-63.
[15]石強,陳衛東.深港游艇旅游合作的機制與對策[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2):17-20.
[16]陳龍,舒伯陽.內地游艇旅游市場前景和發展策略研究——以武漢市為例[J].旅游研究,2013,5(02):65-70.
[17]何和龍,李亮.海南發展游艇旅游產業的保障體系構建分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12):127.
[18]王臺慶.淺談海南省發展游艇旅游的條件與對策[J].瓊州學院學報,2011,18(01):27-29.
[19]呂飛,張龍.重慶市發展游艇旅游的條件和對策研究[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5):67-69.
[20]坂戸直輝,沓名景義.A Consideration on the Compilation of Yachting Charts[J].The Journal of Japan Institute of Navigation,1980,63(02).
[21]MICHAL HADALA,CARLOS BARRIOS.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Sports Injury Prevention in an America's Cup Yachting Crew[J].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2009,41(08).
[22]Michael Bech.Imposex and tributyltin contamination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rina, and increasing yachting activities at Phuket Island, Thailand[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2,117(03).
(作者單位:吳思捷,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旅游學院MTA中心;楊躍輝,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商學院。楊躍輝為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