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玲

從粉絲的角度看大V組合,它是比買方投顧更真實、更接地氣的存在。圖/視覺中國
基金組合納入投顧業務監管范疇、下架財經大V非持牌組合、券商不得通過大V引流開戶……一時間,財經大V們經歷了來自監管層的多重打擊。
“大V組合很快就要消失在歷史舞臺上了,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我們只是一粒不起眼的塵埃?!?1月14日,基金大V“揭幕者”在微博里寫道。
對于大V們的鐵桿粉絲來說,組合被叫停是遺憾的。“感覺現在就像是沒有火車頭,跑不了多遠?!?/p>
過去兩年,基金組合的繁榮程度和發展速度遠超持牌機構的投顧。對投資者來說,它們是更接地氣的表達,更真實的互動,更緊密的陪伴。并且,可以免費跟投。
實際上,粉絲們感受到的“免費服務”并不免費。部分第三方機構以交易量結算傭金,強化了主理人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的行為;有的主理人在組合中植入基金公司的“廣告”,令投資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單。
回顧監管發聲前夜,財經大V的組合已經暴露出多重風險:基金主理人的背景魚龍混雜、職業水平和道德素養參差不齊。作為監管空白之地,夸大、虛假宣傳的現象屢見不鮮。
“大V可以從銷售機構拿到十分可觀的利益,最后演變為隨便什么人,不管有沒有專業能力都跑出來推銷組合,甚至頻繁交易,毫無資產配置理念?!被鸫骎“北落的師門”總結。
監管新規后,業內開始探索大V組合的新路徑。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擦邊球”行為正隱隱浮現。
大V組合是草根版的買方投顧。
基金組合主理人像是一個“火車頭”。主理人發出“發車”信號,粉絲們進行跟車?!百Y金仍在投資者自己的賬戶上,沒有進行資金歸集。借助于互聯網工具,投資者買入組合后,系統將按照主理人的配比自動將資金分配到成分基金上面。主理人調倉時,系統將調倉信息推送給跟投人,跟投人自己決定是否跟調。”基金大V“二鳥說”如此描述。
正是這種草根版的組合,一度是持牌投顧機構艷羨的對象。
“有大V組合的情況下,基金公司是絕對競爭不過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顧業務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有公司做過統計,投顧月報、周報的打開率不到20%。“經過合規的內容冷冰冰,沒人喜歡看。而基金大V就像你每天都能看到、活生生的人,更容易建立信任感。他們也不受合規限制,什么話都能講。”
主理人的背景非常多元:前金融從業者、前財經媒體人、多年投資愛好者,甚至還有在讀大學生。他們或因工作背景、或因興趣愛好聚焦于投資理財領域,活躍在微博、雪球、微信公眾號等公共平臺上,通過專業知識和思想的持續輸出塑造自己的IP,粉絲群日益龐大。
從粉絲的角度看大V組合,它是比買方投顧更真實、更接地氣的存在。大V有專業知識,有人格魅力,并且不向粉絲收取組合跟投費。
從大V角度看組合,它是基金研究的實戰,是投資能力的證明,也是流量變現的方式之一。在基金行業大繁榮和可觀利潤的驅動下,財經大V圈里的人越來越多。掌握著流量入口的財經大V們,近年來逐漸成為基金公司和銷售機構的座上賓。
頭部大V的影響力和利潤,足以撐起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基金大V做得好,收入比基金經理還高?!睋辔淮骎講述,新規之前,頭部基金大V組合中,保有量最高的已超過百億。
保有量是大V組合收入的主要來源。據了解,大型第三方平臺主要以存量規模計算,返傭在1‰至2‰。以100億元規模的保有量計算,僅平臺支付的返傭一年最多可達2000萬元。
除了保有量,交易量也是部分平臺對組合的重要KPI。《財經》記者了解到,一些保有量較低的小型平臺以交易量為返傭標準。“對于后來進場的第三方平臺來說,基金組合是切入這條大賽道的重要手段,采取的方式會相對激進?!鄙虾R晃回斀洿骎告訴《財經》記者,“因此你會看到一些平臺的大V教你怎么做波段,指導基民頻繁交易追漲殺跌,其實就是為了賺取傭金?!?/p>
大V組合的高收益,源于它同時扮演著銷售和投研的雙重角色。不過,銷售和投研角色的天然矛盾也決定了大V組合的矛盾:流量、組合管理水平、保有規模三者并不是正相關的關系,有時甚至成反比。
“有些規模大的組合實際上業績很一般,但主理人介入這行的時間比較早,比較早地占領了投資者的心智。有些則是用高收益吸引人,比如‘十年十倍‘今年目標收益率50%,這些在基金公司看來都是不合規的,甚至帶有虛假宣傳屬性。”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評價道,“大V里也有為人正派且水平高的,組合業績也不錯。但是換手率低,沒那么活躍,粉絲和跟投數就沒法和流量大V相提并論?!?/p>
不論是保有量還是交易量,都屬于平臺返傭的明面收入。還有另一種無法拿上臺面的收入是:基金公司向組合植入自家產品支付的“廣告費”等灰色收入。
“植入廣告對組合的價值和風險完全取決于主理人個人的職業道德和認知能力。缺乏監管規范的情況下,僅依靠個人自律,投資者無疑處于信息劣勢并為此買單?!币晃换鹩^察人士表示。
“基金組合本來是好事情,但是由于大V可以從銷售機構拿到十分可觀的利益,最后演變為隨便什么人,不管有沒有專業能力都跑出來推銷組合,甚至頻繁交易,毫無資產配置的理念。”大V“北落的師門”直言。
回顧監管發聲前夜,財經大V的組合已經暴露出多重風險:魚龍混雜的背景導致了基金主理人職業水平和道德素養的不可控,部分第三方機構以交易量結算的方式強化了頻繁交易、追漲殺跌的行為。此外,不易察覺的植入廣告由投資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單。監管空白之地,夸大宣傳、虛假宣傳的現象屢見不鮮。
大V組合,興起于機構與大眾投資者之間的溝壑。原本是既有商業價值又有社會價值的生意,在流量玩家手里卻成了割韭菜的新鐮刀。
在這場基金組合的盛宴中,也有大V選擇了旁觀?!拔覜]有投顧組合的專業框架,負不了這個責任。”一位有財經媒體背景的大V表示。
實際上,監管層早已關注到大V帶貨模式?!敦斀洝酚浾吡私獾剑缭谌ツ辏饦I協會就與一些第三方機構舉辦了研討會,對大V帶貨模式進行了探討。研討會上,多家機構表達了大V帶貨模式的優勢,但是從協會的態度看,一直十分謹慎。
“對基金組合的規范是勢在必行的,業內早有預期?!币患业谌綑C構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近期,監管終于給出了明確態度。11月1日,廣東證監局率先向轄區內基金公司和基金銷售機構下發了《關于規范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內容包括對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活動的業務界定,以及相應的規范整改安排。其后數日,上海、北京兩地證監局亦跟進文件,內容大體相同。
通知中對組合的具體規定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業務開展主體為基金銷售機構。
二是標的基金為基金銷售機構代理銷售的基金產品。
三是服務對象限于該機構的基金銷售業務客戶。
四是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資建議與客戶單獨簽訂合同。
五是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資建議服務單獨收取費用。
六是不具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資格的機構不得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投資建議,不得提供基金組合中具體基金構成比例建議,不得展示基金組合的業績,不得提供調倉建議。
新規一出,基金大V圈一片嘩然。基金組合還能做嗎?盈米基金副總裁、且慢負責人林杰才第一時間做出解讀,“所有非投顧機構從事‘基金投資建議服務都會受到限制,也包括大V從事基金組合業務。”
各大第三方銷售機構的調整速度非常迅速。新規發布當周,各大平臺將大V主理的“達人組合”或隱藏或下架或暫停跟投,有的甚至將基金公司的組合跟投功能也一并暫停了。
整個行業進入“整改進行時”。
對于財經大V們來說,想要繼續從事組合業務,有兩條路徑:一是本身持有投顧牌照的機構并且成為持牌從業者,二是通過借道合規機構的形式“曲線呈現”。
《財經》記者了解到,在新規正式發布前,已有知名大V入職第三方機構,成為投顧正規軍。而在新規發布后,更有機構開始發布“招賢榜”,招攬大V至其麾下。
不過,對于大V們來說,機構門檻較高且合規嚴格,能否入職、入職后能否一如既往,都需要打個問號?!敦斀洝酚浾吡私獾?,目前多家第三方機構正在探索“曲線”路徑。
“我們正在研究‘貼牌模式。大V的組合通過我們的投委會后,納入我們的投顧組合中。大V不用持牌,相當于二者是咨詢關系?!币患业谌綑C構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不過,這種方式的合規性仍有待商榷。
事實上,在新規之前,已有第三方平臺推出了一款大V與機構的合作組合。該組合的主理大V稱,此前就有預期持牌投顧組合將成為主流形態,因此開發了該組合。
“曲線呈現”的還未大面積鋪開,矛盾已經凸顯:大V和投顧方該如何分工?粉絲們究竟是為大V買單,還是為背后的投顧方買單?
在該投顧組合的宣傳中明確寫道,大V負責調研投資者需求,投顧組合的投資工作則由基金公司全權負責。
但實際上,該大V在新規發布后,曾在其知識星球向粉絲解釋稱,新規針對的是機構,對大V個人來說,未來跟有投顧牌照的平臺合作,讓現有組合轉化為投顧組合即可?!斑@沒啥難度,只不過開發需要點時間。此前介紹的基金組合,其實就是按照新規定開發的投顧組合,這就是未來的主流形態。”
從大V對粉絲的解釋中可以看到,組合的管理權仍在大V手中,而非宣傳所稱的由基金公司全權負責。
“對于大V來說,他們一定會強調這是自己做的投資,因為大V的成功就在于投資和銷售一體化,融合在一個IP中,現在把銷售和投資拆開,對于大V后續發揮影響力,繼續做大規模是不利的?!庇袠I內人士評價道,“如此一來,基金公司或者第三方機構就成了大V的通道。如此打擦邊球,監管新規的意義何在?”
(《財經》記者張欣培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