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振強
摘要:在初中數學知識的教學中,證明題是學生最不好掌握的一部分知識,初中數學的證明題主要以幾何證明為主,因其在中考中有考點,所以教師一定要特別重視,幫助學生們打好基礎,由淺入深,幫助學生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注意解題細節。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幾何證明題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利用例題進行了細節分析,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九年級數學;幾何證明;解題;思維培養
引言:數學科目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進行有效拓展,對于即將高考的九年級學生來說,幾何知識是可以對學生思維進行鍛煉的媒介。學習幾何知識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教師通過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認清幾何知識的本質,掌握幾何知識的規律,培養解題思維。因此,本文從幾何教學現狀出發,提出幾點培養學生解題思維的策略。
一、當前九年級數學幾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有時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
新課改理念在我國實施了較長的時間,各個教育階段都開始創新教學模式,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有時對一些教師造成根深蒂固的影響,他們一時之間難以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課堂氣氛不利于幾何教學的展開,有的學生學習單調,甚至連數學都劃分為背地學科,認為只要把例題的解題方法背好就沒問題了。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的知識及其證明題時,有的教師習慣“照本宣科”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概念,練習教材中的習題,沒有將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聯系,也沒有結合三角形知識列舉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因為判定三角形全等條件的定理有好幾種,所以教師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讓學生記判定定理上面,沒有與習題有效結合,使學生的理解受到限制,教學效果也會受到影響。
(二)有時教學過于重視成績
應試教育的發展,讓部分教師和家長將學習成績看成學習的目標,教師和家長“唯分數論”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尤其是九年級的學生,既要面對中考,還要承受來自家長的壓力,這也促使一些學生將考得好成績作為學習的主要目標。此外,“題海戰術”的過度使用,讓一些學生厭惡數學知識,甚至讓部分學生開始抵觸數學科目。所以,對于幾何知識及其證明題教學,教師還是需要從“問題”入手,重視對學生解題思維的培養。
二、九年級數學幾何證明題解題思維培養策略
(一)掌握多種證明方法,提高幾何解題能力
在解答幾何題型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證明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掌握了證明的方法,才能靈活地對幾何題目進行解答。教師通過教學總結可知,證明幾何題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分析綜合法:通過正向的思維,對已知條件進行分析,通過層層推理得出結果。同時,還可以利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從結果出發對成立的條件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其二,反證法:在解題的過程中,先假設結論不成立,然后根據假設進行推理,如果推理過程中發現結果假設與條件和定理相悖,就表示結論是正確的。其三,面積法:利用面積進行轉化,找出比例關系,以此達到證明目的。類似的方法還有幾種,不再贅述。
(二)重視教學的細節
“教”是幾何教學的核心思想,教師立足于教材,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進行設計,通過多樣化的方法,將幾何的基礎知識、重難點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其認識事物的基礎,在初中幾何知識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豐富的幾何圖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教師也可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解題,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其次,注意引導學生找到幾何知識的規律,幾何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只有找到幾何知識的規律,才能更好地解答幾何題目。另一種是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學生通過歸納和總結,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和規律,如相似的題型在解答時完全是有規律可循的,只有掌握這個規律,才能對同類型的知識進行快速解答。
(三)巧妙運用輔助線,突破幾何解題難點
在解答幾何題目的過程中,我們一般不會在原有的圖形上求解,這樣的難度較大,所以需要借助輔助線來對題目進行證明,這樣可以將題目簡化,更容易得到答案。因此,學生在解答幾何題時,必須有使用輔助線的思維,明確整個題目的解答思路。
如圖2,在△ABC中,AD是∠A的平分線,證明AB∶AC=BD∶CD。
解題思路:在圖2中通過D點作垂直線,讓DE⊥AB,DF⊥AC,因為AD是角的平分線,所以得出DE=DF(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利用面積公式得:S△ABD=·DE=BD,高, S△ACD=AC·DF=CD·高(兩個三角形高相,),這樣就得到:=,即AB∶AC=BD∶CD。解答這個題目相對較難,很多學生無從下手,但是如果添加兩條輔助線,就能更簡單地去證明。由此可見,教師在幾何知識教學中,從規律、概念出發,引導學生對輔助線證明法進行練習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反饋強化
教師可以布置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學生的反饋中,教師可以分析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要注意選擇難度適中的問題,否則反饋的結果將失去科學性。教師還可以通過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和贊賞,促進學生積極圍繞問題進行思維探索活動,強化學生對幾何證明題的解題興趣,如果學生反饋的信息偏離了解題思路,教師也要及時地更正和點評。
三、結束語
總之,九年級數學的幾何體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和解題方法的運用,所以,教師必須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解題的規律,培養解題思維,提高學生解答幾何題目的水平。本文只簡單列舉了幾種題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從實際出發,注意更多細節,保證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婧蕊,程曉亮.初中數學幾何證明解題規范[J].科教導刊,2020(31):156-158.
[2]肖紅英.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解題思維培養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1(30):45-46.
[3]唐碧玲.初中數學解題中面積法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