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艷 張林
摘要:在目前的幼兒園教學中,很多老師往往只關注智力教育,而忽視了勞動教育。幼兒通過參與一些勞動活動,不僅可以提高溝通能力、身體素質能力、學習能力。而且可以使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勞動教育;價值
引言:當前幼兒教師進行勞動教育時,要慢慢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引導學生自主勞動上,從而讓幼兒慢慢學會主動承擔一些責任,從而養成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好習慣,這是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的意義和應該達到的目標。
一、幼兒勞動教育的內涵:
勞動教育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參加勞動實踐進行鍛煉;引導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勞動;真正做好參加勞動的準備。幼兒勞動教育也需要從這幾點入手。
二、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
(一)勞動能培養幼兒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品質
幼兒在幼兒園中,還是以游戲類的課程為主,所以他們不需要耗費太多精力,只有在參加勞動活動的過程中,他才能慢慢知道勞動的樂趣。在這種持之以恒的勞動過程中,他才能慢慢養成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
(二)勞動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提高幼兒解決困難的能力
勞動是人類獲取生存資料的手段,也是人類克服困難,逐漸成熟的必經之路。適當的勞動不僅能促進幼兒身體的發育速度,擴大幼兒的小肌肉和大肌肉動作幅度,還能促進幼兒社交能力、語言能力、邏輯能力等的發展和進步。很多教師重視往往只重視智力方面的教育,但是在幼兒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解決困難時,一般只重視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是如何解決困難的,忽視了幼兒在生活中通過一定的勞動來解決困難的過程帶來的意義。幼兒勞動的過程,就是自己面對現實生活,解決困難的過程,他能夠自己摸索著,從而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時候幼兒園里的學生,發現地上有一點污漬,怎么掃也掃不掉,然后發現地上有一桶水,他嘗試著撒了點水在地上,然后就掃掉了,這就是他慢慢通過勞動學會了解決問題。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幼兒逐漸理解了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三)勞動能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
幼兒園里的孩子不僅僅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需要在與其他小朋友的溝通交流和合作中,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在面臨老師布置的勞動任務時,要能夠積極踴躍地參與,同時能夠在勞動中遇到困難時積極與伙伴溝通,以及在面臨到自己不太愿意接受的任務時,也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幼兒不僅慢慢提高了勞動能力,而且在和其他小朋友溝通時也知道了溝通的重要性,從而愿意更加主動地溝通。這樣一來,勞動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更能夠鍛煉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和勇敢表達的能力。
(四)勞動能提高幼兒對社會角色的理解
在幼兒園中,幼兒還是一個被照顧的角色,在家庭中同樣如此。因此幼兒的認知層面只停留在父母、孩子、老師、學生這些比較基礎的身份。但是在勞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他們認識不同的職業,從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和對社會角色的了解。在了解社會角色的過程中,讓他們意識到勞動的巨大價值,更好地參與到勞動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一些多媒體設備,播放關于勞動者的視頻,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勞動者的日常生活,比如醫生、警察、清潔工、服務員等,體會這些勞動人民帶給他們的便利,從而更加尊重他們,熱愛勞動人民,進而深化對社會角色的認知。比如老師可以經常舉辦一些"小小清潔工"的活動,帶領幼兒打掃教室,整理桌椅,倒垃圾,通過這些簡單的清潔勞動,就能夠讓幼兒體會到勞動的艱辛,理解勞動者的辛苦,進而更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勞動品質。
三、幼兒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勞動教育的課程建設
目前幼兒園的課程更多以體育、音樂、美術為主。因為幼兒對這些娛樂課程比較感興趣,所以可以更好地讓幼兒參與到課程中來。可以在幼兒吃飯過程中,和他們說明餐桌禮儀,讓他們自己學習擺放碗勺,自己學習盛飯。這些簡單的勞動可以經常進行,寓教于樂,在生活中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學習到關于勞動的知識。還可以在輪流讓幼兒當值日生的過程中,讓每位幼兒都有參與感,從而更好地融入到幼兒園中。這種良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讓幼兒經常在生活中運用,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才能在日常的教育中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二)豐富勞動課程,把勞動落到實處
除了幼兒園內的勞動教育,老師也可以把勞動教育的范圍擴大,不要僅限于狹窄的室內。比如平時可以多組織秋游、春游等,在游玩的過程中,和孩子講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遇到亂扔垃圾的行為可以勇敢制止。還可以舉行"走上街頭"主題活動,在街道上和孩子講解清潔工、交警他們的日常活動,讓幼兒在這種情境中理解勞動能夠帶來的巨大財富。
結語:
幼兒勞動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教育上,一定要落到實處。讓幼兒在各種勞動課程中理解勞動的含義和意義,從而自己主動去勞動,然后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勞動不是理論知識,而是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趙梅菊,高源.內省在孤獨癥兒童家庭教育中的實施策略和價值[J].現代特殊教育,2017:26-31.
[2]胡福貞,石帥,曾秀虹.兒童哲學教育中關懷思考的內涵、價值及實施策略[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