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賢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學習壓力問題愈發嚴重,因此,給學生減負一直都是教育界的重點目標。在當下,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不但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還緩解了家長的經濟壓力。本文通過分析“雙減”政策的含義及意義,主要針對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啟蒙教育提出幾點策略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啟蒙教育;數學學習;策略建議
引言:學生的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關鍵階段。在當下,隨著教育界對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學校對于學生的學習十分重視。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發展還不夠全面,但是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因此,任課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摒棄傳統傾倒式的教學模式,轉而注重孩子們的想法,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因材施教,做好引導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啟蒙教育。
一、“雙減”政策的含義和意義
(一)“雙減”政策的含義
“雙減”是由我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共同出臺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而應運而生的,其中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針對課外機構的“三限”、“三嚴”,“三限”是指限制補習機構的數量、限制培訓機構的時間、限制補習機構的收費價格,“三嚴”是指嚴格內容行為、嚴格隨意資本化、嚴控廣告宣傳;另一方面是對校園教育的 “三管”、“三提”,其中“三管”主要是指管好校園教育教學秩序、管好學生考試評價、管住任職教師違規補課,“三提”是指提高校園教學水平、提高學生作業管理質量、提高老師課后服務質量。總而言之,在校外方面,“雙減”政策就是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將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校外培訓機構不能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在校內方面,促使校園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強化,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使學生學習更好地回歸校園。
(二)“雙減”對于家長的意義
1.在經濟上給家長緩解壓力
以前學生都在扎堆補課,逐漸形成一種不補課就會落后于別人的攀比現象,因此,很多家庭都對補課趨之若鶩。而在如今的“雙減”背景下,國家對于課外機構收費的價格有了一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多數家長的經濟壓力。這一政策的出臺,對當下學生的成長也十分有益。
2.緩解了家長壓力休假時間的壓力
在以往,常常出現孩子已經放學,家長卻沒有到下班時間的社會現象。與此同時,每逢學生休息或者寒暑假,家長帶著學生奔波在各個補課機構,從而失去了自身的休假時間。自“雙減”政策出臺后,學校開放了“課后延時”,家長不用在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家長不但身心得到放松,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帶孩子去周邊的經典或者科技館,這樣不但提升了孩子的成長見識,還促進了家人間的感情交流。
二、雙減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學一年級數學的啟蒙教育的策略建議
(一)豐富教學活動形式,增進學生參與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教學的開放性原則,豐富教學活動形式,讓綜合實踐課更加多姿多彩,這樣才能避免小學生的情緒疲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增進小學生對教學活動的深度參與。動手操作型活動形式在教學中應用頻率較高,這種活動形式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認識鐘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了若干小組,給每個小組發放了不同時間的鐘表,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體會不同時刻的時間辨別特點,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鞏固對鐘表的認知。
(二)增加學生的計算訓練
在課堂教學的前提下,以學習為中心,開展課外教學與課后習題相結合的教學總結,可以促進學生不斷加深知識點的記憶和鞏固,實現真正的課上學習課下復習,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例如,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扮演買家和賣家進行交易,通過模擬交易深化學生對加減法應用的實際意義,最后將課堂上出現的加減法運算布置為課后作業,并倡導家長配合學生進行計算練習,最后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老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
當堂檢測不但能夠督促學生上課專心聽講,還能讓他們充分重視課堂內容。比如,隨機叫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或者上黑板解題,每當測試完成后,數學老師要第一時間講解正確答案,以避免孩子們因為間隔時間長的原因對正確答案不重視,這樣就失去了當堂測試的意義。因此,數學老師要第一時間讓他們了解到自身的計算能力。
(四)利用插圖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在孩子們的小學一年級學習階段,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對學生的邏輯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學習難度相對于其他幾個學科比較大。學習需要孩子發揮其本身的思維力、實踐力提高自己。通過學習,孩子可以掌握諸多文化知識。而通過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才能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觀。比如,在學習《認識圖形(二)》這篇節時,老師讓學生們觀察教材中的插圖,然后讓他們根據這些圖形的特點畫出身邊相關的事物,然后由小組進行評分表揚。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材中的插圖由靜態轉變為動態
小學生正是出于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比較重的年紀,而數學教材中各類生動有趣的插圖就能很好的滿足小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特征。在日常講習中,數學老師全面利用這些生動的插畫,才能降低自身教學難度。在學習《分類與整理》中的練習七第一題,給車涂上顏色時,數學老師可以將其制作成慢動作的動畫,一步步的給這些插畫上色,直至上色完成后,這些交通工具全部運轉起來的視頻。一方面能夠讓孩子們對交通工具按照海、陸、空進行分類,一方面也能夠提高他們的思維記憶力。
結束語:要想全面開展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的啟蒙教育,數學老師在日常講習中需要盡可能規避各個方面出現的問題。老師的教學過程中不但要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還要掌握專業教學基礎,時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鞭策他們改進錯誤的學習方式,鍛煉他們計算能力,在無形中提高數學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華.“雙減”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1,(01).
[2]王建運.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68.
[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共同出臺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