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艷 張林
摘要:在幼兒園的種植活動中,教師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這種教育理念不僅可以為幼兒樹立良好的生命意識,懂得善待植物,尊重生命,同時,可以培養幼兒參與播種,收獲果實的行為習慣與思想認知,打破不勞而獲的惰性與錯誤觀念。
關鍵詞:大區角;種植園;勞動教育
引言
針對幼兒開展教育時,教師不僅需要從勞動教育、智育、美育以及其他各方面進行教育,同時,還要細化到具體的教育項目,這樣才能將教育計劃落到實處,培養出真正的幼兒素養,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抓住幼兒園的一些場景進行開展,以此使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可以開展的更夠積極,順利,讓幼兒參與到幼兒園環境的創設中來。
一、幼兒園的種植活動現狀
當前,幼兒園教師針對幼兒開展種植方面的勞動教育,主要是體現在自然角與植物角,再就是幼兒園常設的一些植物,所以,在對幼兒開展教育時,應當強化對幼兒的種植意識培養,加強對幼兒的種植方法的傳輸,從而讓教育活動可以開展的順利,讓幼兒能夠根據自我探索知道首先應當做什么,接下來應該做什么,最后應該做什么,通過逐步的行為習慣建立,形成一種系統的種植認知;但是在當前的教育中,關于種植活動的開展,是間斷性的,不具有連貫性,而且幼兒字這個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也是有限的。
二、如何在種植園開展勞動教育
(一)正確的植物種類選擇
首先,要想讓幼兒熱愛種植,關注種植活動,教師應當在幼兒園環境創設方面,為幼兒選擇適合幼兒種植的植物。同時要具備以下幾點,第一,植物的數量比較多,結合起來,會有比較濃郁的種植氛圍,第二,便于幼兒可以及時的進行管理,操作的方法不會太難,第三,植物的存活率較高,不論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都具備自身比較頑強的生命力,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種植的成本,還能夠隨著時間積累出更多的植物種植樣品;第四,植物的品種選擇具有代表性,便于對幼兒開展生命教育,例如:多肉植物、仙人球、長壽花等。
(二)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種植
不通過種植學習,自身本能的具備良好的種植與勞動意識的幼兒并不多。及時有也占據少數部分,這些幼兒,要么是對植物比較喜愛,要么是在家庭教育中已經初步接觸過植物種植,要么是幼兒對植物有淺顯的興趣,只是對植物本身比較好奇;因此,在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選擇一些與幼兒相關的話題,以問題導入法引導幼兒關注植物,能夠以濃厚的興趣,在探索植物生命的過程中,能夠形成種植并愛護植物的理念。
案例一,在開展種植活動時,教師要意識到大多數幼兒所看到的植物是處于生長期,很多幼兒對植物的施肥、播種、以及不同時間的養護,澆水的周期、養護的禁忌等事項并不了解,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在開展種植活動之前,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現種子發芽、成長以及開花、結果等植物的種植活動的視頻資料。讓幼兒意識到生命成長的神奇,能夠在這種自然發展規律中感知到生命的力量,能夠對生命心生敬畏,比較好奇,同時也會因生命而感動,在此生命意識的滲透與教育下,讓幼兒再去通過實踐,參與到植物的生長與發育的過程中,更好的感知人與植物的關系,能夠對植物更加的呵護,也更愿意去探索關于植物多角度、更深層次的種植知識與生長特色。
(三)創設親子種植活動
在幼兒園的教育環節,一般會創設一些親子活動,促進家長參與幼兒的成長活動,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因此上,教師可以創建親子時光,由家長與孩子一起合作種植植物,在整個過程中,對植物的成長活動進行管理;例如:澆水、修剪、施肥等,都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而這種參與式與陪伴式的教育方式,對幼兒來說,更容易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樹立幼兒良好的理念,增強幼兒獨立完成事情的勇氣與膽識。
案例二,例如,教師為了促進親子種植活動開展的非常有意義,幼兒園可以購置與幼兒數量相匹配的植物種子數量,邀請家長前來與幼兒一起種植,具體的種子環節,可以先由教師向家長與幼兒科普種植正確的知識與操作步驟;也可以由家長通過手機百度去搜索查詢,通過由家長的動手實踐的主動性,帶動幼兒的動手主動性,從而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勞動氛圍,在這種環境下,再增設一些親子活動的比拼環節,可以讓勞動教育開展的更加積極,幼兒的學習情緒也會高漲,探索與動手意識也會增強,避免了種植活動中幼兒的懈怠心理。
(四)種植活動的教育與組織應當順應幼兒的成長特點
種植活動的開設,是基于幼兒為中心開展的教育,在對幼兒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考慮到幼兒的天性,讓幼兒能夠在植物種植的活動中形成良好的勞動意識,培養出幼兒的探索精神與求知欲,可以在勞動的同時解放幼兒的天性,可以更好的去激發自己對幼小植物的喜愛。
總結:人與自然是自然界中和諧統一的關系,俗話說,眾生平等,這種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人類敬畏自然、敬畏生物、敬畏生命。教師在幼兒園的勞動教育中抓住植物種植這一優勢與特色,不僅可以為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中增設綠植,培植生命,還可以讓幼兒在參與實踐中,提高勞動的積極性,能夠在參與播種、收獲果實的過程中,因生命而心生感動,更能夠懂得勞動的光榮。
參考文獻:
[1]尹丹華.根植于“玩”的幼兒園STEM教育實踐[J].小學教學研究,2020:92-93.
[2]鄧志紅.幼兒園生態種植活動的教育策略[J].活力,2019: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