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鋒
摘要:書聲瑯瑯應該是語文課堂的特色。誦讀是語文課堂上展開教學的基礎,是成就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基石。
關鍵詞:誦讀;語文課堂的“根”;學生核心素養提升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出發,我認為,學生素養的核心是他們的人文素養,核心素養應該根植于“人性”的培養,應該根植于語文學習中的潛移默化。這既需要氛圍的渲染,更需要個人的領悟。
語文的“根”就是“讀”,語文課堂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書聲瑯瑯。簡單的說教形成不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多讀多悟使學生受到心靈的觸動,才能在“潤物細無聲”中形成學生的核心素養。所以,在語文課堂上就應該是多讀,多悟。下面,我結合個人的教學實際談一下:如何在語文課堂上“立足“讀”,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棵樹,無論開怎樣美的花,長怎樣綠的葉,無論它的樹身怎樣高大挺拔,這些都應歸功于它有粗壯深密的根。沒有粗壯深密的根,花的美,葉的綠,高大挺拔的樹身就無從談起了。語文課的“根”就是“讀”,學生核心素養的生成就應該根植于“讀”。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其人文精神的培養,就是讓學生做一個健康、積極的學校人、社會人。“讀”是語文課堂的“根”,只有在”讀“上下功夫,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形成,不斷發展。
具體到語文課堂上就是:能讓學生讀的就讓學生讀,能讓學生思的就讓學生思,能讓學生說的就讓學生說,讀是學生核心素養得以提升的“活水源頭”。總之,課堂上盡可能的讓學生多進行有效讀。學生對詞語句子的揣摩,教師對學生進行的精講點撥以及學生文如泉涌的激情寫作等無不建立在對課文的深層次閱讀、領悟的根基之上。學生們也正是通過不斷的誦讀一步一步的深入了文本,在個體與文本的對話中醍醐灌頂,心領神會。在讀中思,讀中悟,讀中有感而發,是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關鍵。
在講授《橋》這一節課時,我注重了對學生在讀的基礎之上的精講點撥;還注重了引導學生對重點語句(描寫洪水的詞語如:咆哮、狂奔、獰笑、放肆、舔、跳舞等;描寫大雨的句子如:像潑,像倒等)在讀的基礎上的揣摩理解。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獲得了良好體驗:既感受到了洪水大雨的無情,又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學生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在講授《將相和》時,我對課文的學習基調定位就是一個字“讀”,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教師有效引導下,突出了對人物語言的朗讀品味,學生既有個體讀,也有齊讀,并且齊讀成為了主旋律。通過反復讀,學生深入文本,深入人物內心世界觸摸到了人物的心跳,并與之產生共鳴。
在講授《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時,我通過對“讀”實施足夠的教學力度,讓學生始終在積極高昂的精神狀態下學習課文。我注重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讓學生邊讀書邊標畫,從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注重挖掘語文學科中的德育元素,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在教師的精講點撥下,課堂緊扣“自豪”等關鍵詞,在由淺入深的讀中達到了文本與人的“合一”,學生也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
總之,書聲瑯瑯應該是語文課堂的特色,或者說是“固有屬性”。語文課堂是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主陣地。誦讀是語文課堂上展開教學的基礎,是成就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基石。離開“讀”,課文的學習理解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就是緣木求魚。
參考文獻:
[1]吳德民.立足智慧教育,探究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J].新課程,2021(34):23.
[2]李杰欽.立足閱讀教學,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以《軍神》的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1(0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