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芳 胡玉湘
摘要:在全球教育知識一體化互聯網信息化大形勢下,培養復合型創新性人才是現在急需解決教育問題。新課改既注重多學科的聯系,打破學科界限,重視利用本學科知識解決其它問題的能力的培養,還注重挖掘知識背后隱藏的跨學科能力、多學科思維方法,關注對科學社會生活中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方法步驟。如果單純依靠學科邊界清晰的分科教學是無法提升學生整體核心素養的,更無法培養跨學科思維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不同學科的教材中,很多內容互為聯系,融合,學生可以利用其它學科中學習的知識和經驗,解決本學科的問題,從而獲得解決問題能力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跨學科;思維培養
一、跨界思維,大道至簡。
在新課標理念核心素養指導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解放思想、敢于質疑創新;證據推理、思辨能力,抽象形象思維能力;勇于自主合作探究,彰顯個性,突出體現了跨學科素養培養的要求。 創設情境,啟發式教學以學生在真實場景中的問題發現過程為引導,培養三力,學習力、創造力、思考力,注重學生之間的協助與溝通合作精神,培養探究未知領域信心和能力,研究成果具有開放性創新性等特點。教師提供了豐富視頻音頻學習內容和前沿科技,實踐活動課外研修將知識具有整體性,培養學生綜合實踐和動手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修養。設計精巧的課內外活動讓學生思維靈動起來,抽象變具體,跨學科思維助力師生共成長,打造高效課堂。化學課堂與其他課程結合變得有張力和活力,大道至簡,學科通用。讓學生在情境中聚焦問題意識綜合運用知識,關注當下、融入生活,促進學習能力提升。
二、改變評價、服務教學。
互聯網加教育的時代的思想,必須以大語文、大概念這樣一些綜合的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同學科的知識視角找到學科之間的內在的聯系聯系規律。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彼此互不沖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根據教學目標,改變學生評價教師評價方式、落實多學科核心素養,減輕學生的課堂負擔,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以多元文化的實踐活動為載體,新型教學評價必須服務跨學科教育教學,打破學科固化思維。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功能素養的,必須改變教學評價和考試制度,制定可操作的研究方法評價方法,為跨學科教學中真正實現提供了保障。
三、師生共建,打破觀念。
跨學科教學“橫看成嶺側成峰,各個學科角不同”。不同的視角同一種情懷不同思維碰撞,哲學與自然、方法與技術、科學和藝術完美整合,多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基于特定情境中開展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充滿趣味性與創造性的學習過程,跨學科教學是行散而神不散,師生必須思想統一同頻共振,有大學科大概念核心素養融合概念。以化學學科的工藝流程圖“環境保護”倡議為背景,教學設計圍繞一個中心議題空氣水固體廢棄物等工業三廢和生活垃圾進行探究,以防治污染探討對象,以問題解決為導向,選定一個學科為主導,另外生物、物理、地理學科以及信息技術大數據參與輔助,最后以多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為歸宿。教師改變教學模式和思想觀念,不僅是本學科的專家更是跨學科領路人,博采眾學科精華和理念,豐富自己的業務能力教學教育水平,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一切課內外學習活動,對知識進行點、線、面的整合梳理,構建和諧自主教與學的氛圍,形成知行合一的良好學風。
四、線上線下,融合分化
線上線下,各有不同的資源和優勢,充分挖掘學科背后的能力和思維深度和廣度,重視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落實各學科核心素養,如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提煉、繪制思維導圖等知識樹。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釘釘課堂、微信群,不同的平臺和軟件,演示討論成果、提交作業實現師生知識無縫銜接,生生共同進步,跨學科整合學習內容,提升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培養跨界人才。課堂上,教師三三三教學新模式,讓學生預習交流、分組討論,展示糾錯,反饋提升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形成能力提升品質。在線上線下互動系統支持下,教師靈活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和學科知識,既有大融合又學科分化。
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超越學科界限,教師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每個學科既有獨有學科特點和研究方法,又有交叉和融合。學校應該采取各種措施促使各學科交流互動,跨學科聽課,聽大文大理,從各個學科之間的融合找到學科之間的聯系內在規律,真正的用到自己的課堂上。理科課堂理科教師琴棋書畫培養人文情懷,植入學科價值培養家國情懷,文科培養哲學思辨書寫表達能力。同是虎門銷煙,語文組織學生觀看電影林則徐,寫觀感。歷史課,歷史老師講林則徐的生平事跡以及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和背景,化學老師關注硝煙過程中的能量,化學中的生石灰和水,關注能源社會,歷史和現在。“自然界的水”這個單元學習,走訪南灣水廠看水的凈化,分組實驗水的凈化、電解水,氫氣球爆炸等讓孩子進行探究深入學習,發散思維,培養動手操作分組實驗能力,培養孩子的務實求真科學態度和嚴謹科學精神。這些實驗過程涉及探究方法和思維,這些都是理科多學科最基礎、最重要的學習能力。
跨學科教學對化學教師提出更高要求,教學從實際生活出發,選擇從化學知識能力當今時政熱點事件,科技發展前沿,材料能源環境等創設教學情境,打破把知識分割成碎片的學科界限,尋找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嘗試確立“融合超越教學相長”的教學策略,構建“跨學科大概念”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以某一個學科知識點為核心,跨學科思維共同發展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將跨學科教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 何巖.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性設計類專業教學模式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6).
[2] 趙輝.淺談項目式學習下教師跨學科教研策略創客教育.基礎教育參考.2017年6月.
[3]趙軍,陸啟威.學科融合不是簡單的跨學科教育——學科融合教育的實踐和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