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
(濰坊市坊子區水利事業發展中心,山東 濰坊 261026)
根據《會計法》和內部控制規范的規定,單位負責人對報表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并對內部控制運行有效性負責。為了提高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在業務管理和財務監督的各個層面,必須采取不同的措施,增強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各單位應明確管理者、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以及工作場所內所有內部控制人員的職責和需求,建立有效的控制、預算和獎懲機制,充分調動相關內部會計人員的積極性,為單位員工普遍參與內部控制創造有利環境。
單位內部的會計控制是指所有人在單位內從事會計工作,不得超出內部會計控制范圍的權限;內部審計機制應覆蓋本單位所有經濟運行主體,引入決策、執行、監督等要素,就業務活動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提供反饋;內部會計控制機制應確保會計單位內部職能和職責的合理分配,并確保不同機構和職位之間職責和職能的明確劃分。
第一,監督職責分工。單位要明確內部職責分工,建立職能明確、崗位輪換的崗位責任制。單位內部崗位設置應體現分工要求不相容的功能和相互平衡,不相容的功能包括授權、業務管理、會計報告、財產保管等。關鍵職位的工作人員,如出納,應定期輪換,并由處于獨立地位的會計負責監督。
第二,管理許可。組織必須明確規定其范圍、權限、程序,責任等,對重大業務問題進行集體決策或協調系統。
第三,制度控制。按照《會計法》與國家會計制度和程序,組織委派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工作,制定有關會計管理辦法,制作會計賬簿和財務報表,制定和完善會計憑證的管理和傳遞辦法。
第四,預算控制。各單位要按照預算管理辦法、財政金融有關規定,進行財務管理,及時執行、分析和控制預算赤字,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相關程序,實施目標執行預算。
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應至少包括貨幣、工具管理、有形資產、工程項目,收支管理、債權負債、投資融資業務和財務報告等內容。
第一,加強資金管理,嚴格執行收支標準。分立經濟業務,實行財務控制制度,錢物不相容,實施制約和監督機制,單位必須有專職或者兼職出納人員負責現金交易。審計師應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做好保存會計檔案和記錄收入、支出和負債等工作。
第二,組織應當確定審核批準人員及其職權,會計人員有權退回或拒絕,及時向審核批準機關的主管部門報告。資金應當集體確定和批準,應當建立發放資金使用許可證的責任制度,防止出現挪用,盜竊、挪用資金等問題。
第三,制定嚴格的貨幣管理辦法,理順支付程序。主管機關或者個人按照預算提出資金申請的,審批機關同意的,應當同意資金發放,同時做好相關記錄,記錄應包括用途、數額、預算、支付方式等,并附上有效的經濟合同或證明。財政金融管理機構應當安排專職或者兼職人員,對支付憑證的合法性、合規性、核實支付申請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審批機關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受理,按照有關批復和程序對支付申請進行審查。
第四,建立有效的現金記賬制度。單位應當保持日常現金記賬、銀行存款賬戶、零用金賬戶的完整、一致,始終真實準確記錄現金收入、支出和基金余額,說明其來源和目的,隨時了解現金流量,不要用現金代替日常會計。所有與國際收支和現金流量有關的交易都嚴格記錄。必須對支付文件的合法性、合規性和完整性進行嚴格徹底的檢查,確認資金的收支符合標準。
第五,建立健全的現金盤存制度。單位應指定一名定期控制銀行賬戶的特別人員,并至少每月由非出納的會計人員編制一份銀行余額調節表。對國庫集中支付的,應當與金融部門進行核對。有現金的,應當指定非出納人員定期和不定期地清點現金,以確保其與實際庫存一致。若有不一致的,及時查明原因并采取適當行動。
第六,組織必須按照現金管理的規則管理銀行賬戶、存款和現金。經濟往來必須結清轉賬賬戶(含1000元人民幣),一般用途現金結算的財政權力基本是在涉及公務卡的交易中行使的,現金的使用已盡量減少。
加強工具管理,明確不同工具的適用范圍。嚴禁在未開票或使用自制文件的情況下取款。原始票據和支付憑證不得有任何差異,不得用于非業務以及轉讓、處分。若有使用不符合規定的票據和收據收取費用或接受付款、不正確或不規則地填寫各種文件的,支付單位或個人有權拒絕。建立有效的票據監管體系,確定專人受理、保管等事項的責任。
第一,有形資產的管理由專門的單位和個人負責。維護和處置有形資產,并記錄和管理其價值。
第二,有形資產的購置和建設,由組織內的部門或單位和單位負責人規劃和管理;固定資產購置和建設的年度計劃,由單位管理層審核,報批準政府采購清單上的任何有形資產,必須按照既定程序編制和執行。
第三,建立嚴格的有形資產采購程序。在采購有形資產時,應當制定申請、批準、批準、采購、驗收程序,如果內部部門或單位需要購買有形資產,對于未申報的采購,未經批準或接受審查,不予支付。
第四,制定有形資產處置控制程序。在有形資產被注銷、出售、對外借款、轉賬等情況下,對重要有形資產的出售或者處置,也應當進行核實,并由有關主管部門批準。要求對經濟部門資產進行集中清算的,在法律允許的企業提供擔保的情況下,必須提交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由上級機關審核并經財務機關批準,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第五,創建完整的有形資產總分類賬。
第六,建立有形資產交易控制制度,確保其使用和儲存的責任、有效許可、授權等。
第一,開發項目業務,明確項目決策、建設監理、預算編制、合同管理、現場管理、付款控制、報告驗收等控制要求,確保項目實施全過程受控。
第二,與基本建設項目有關的設施,要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管理規定,認真論證和評價建設可行性,設計勘察,規劃預算,參與投標,簽訂和管理合同,審核工程賬目和其他工作,并單獨保存會計記錄,對施工進行審計檢查。工程完成后,及時辦理驗收單,關閉固定資產。
第三,項目組織的財務參與項目各個環節的管理,并保存相關記錄和文件。列入政府采購范圍的,按照政府采購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一,規范會計工作。各單位應當設立必要的會計機構,以執行要求和業務。各單位指定相關機構的會計師并指定會計負責人,委托主管機關或者部門集中核算,嚴格遵照法律保存會計記錄,對建設賬戶進行審計,及時準確核算各項經濟業務。
第二,各級財政管理部門加強對審計員的素質教育,不定期開展業務訓練,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從而提高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整體素質。各單位要重視和支持審核員參加培訓,審核員要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提高職業道德,努力學習和掌握國家會計法規,自覺打擊浪費和違規行為。
第三,各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預算約束,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制度,全面科學地考核工作成果;要增強依法理財的動力和意識,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發揮其有效性,確保內部會計控制的實施效率。根據內審或相關機構的要求成立內控管理部門,定期公布和監督本組織的財務狀況、重大投資等,為有效履行其管理職能而進行管控,主管機關對本單位經濟活動的管理和監督負責,應當定期、不定期地進行檢查和評價內部控制,促進整個系統的財務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