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魁
(中鐵十五局集團物資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41)
識別、控制和管理法律風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這項工作不僅是企業法務人員的主要工作任務,更是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任務。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發展背景下,合同在企業經濟活動開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伴隨著合同管理法律的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面臨的合同管理壓力不斷增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業的法律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結合不同類型的法律風險制定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企業合同管理主要是指合同的主體企業以自身需求為出發點,與其他法律主體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簽訂、履行、終止、處理合同糾紛等綜合管理工作。在企業現代化發展中,合同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
首先,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企業的合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經濟主體從原有的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在當今經濟社會舞臺上,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等共同存在[1]。各類企業通過簽訂合同來實現業務合作,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合同為企業的經濟利益提供了重要保證。為此,企業高度重視合同管理工作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符。
其次,合同管理工作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良好的合同管理工作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生存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合同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企業的經濟利益,通過利用法律的約束力來促進合同的有效實施,從而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最后,企業合同管理是不斷完善我國法律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國際貿易日益頻繁。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要求企業實行規范的合同管理,同時標準化的企業合同管理工作已經成為我國法律課題研究的重要方向。
合同管理在履行雙方之間的合同協議以及根據法律規定解決合同糾紛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2]。但是,受合同管理中各種因素的影響,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深入分析這些問題對企業更好地開展合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合同簽訂前的潛在風險主要為在簽訂合同前,合同雙方未詳細分析和調查另一方的資格,而是與沒有履行合同能力的公司簽訂了合同,最終導致合同無法順利履行。或者企業與不具備合法權限的當事人簽訂合同,導致合同缺乏有效性,最終嚴重損害企業的經濟利益。
除此之外,在具體簽訂合同中,部分合同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不足、法律意識薄弱,不能全面掌握專業化知識,這會導致企業合同文本缺乏合理性和規范性,合同內容不清晰、條款不清楚,在嚴重的情況下,合同的內容違反法律和法規。這些合同在具體簽字時違背了合同的嚴肅性,不能按照合同項目促進雙方更好地運作。簽訂不正規合同和不科學的合同管理可能會引起合同糾紛,使企業的項目投資工作失控,不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給企業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合同履行中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未按照規定履行合同或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導致企業受到嚴重的經濟損失。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企業合同管理者處理合同違約行為緩慢,制定的決策缺乏合理性和及時性,因此會給企業帶來經濟、物力損失。第二,企業對合同履行管理力度不足,沒有全面的追蹤和調查合同相對方,也沒有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最終導致合同糾紛的出現,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旦發生合同糾紛后,如果企業不能及時制定正確的糾紛處理措施將會導致其在后續的仲裁和訴訟環節處于不利地位。而企業合同管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或管理質量低會大大增加風險發生的概率。
現階段,我國企業合同法律法規建設水平較低,處于低層次階段,各種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3]。如果簽訂合同的雙方法律意識淡薄,將會對合同簽訂、合同履行和合同驗收等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雙方不按照合同規定履行合同條款,這會大大增加合同風險發生的概率。
合同簽訂雙方沒有進行深度溝通和交流,也沒有針對某一個項目達成共識,這導致合同簽訂工作僅僅流于形式。同時合同雙方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體系,也沒有設置專業的部門負責合同全程的跟蹤和溝通工作。
企業對合同的履行情況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誠信形象。而部分企業中的領導人員誠信意識低,沒有形成長遠的發展眼光,這導致企業經常出現違約的現象。這不僅影響合同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不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對企業日后的穩定發展十分不利。
伴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企業合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針對企業合同管理中的風險,不僅要做好分析工作,而且要及時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從而有效保障合同的執行力,滿足企業發展需要。
首先,企業要做好合作方的資格審查工作,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簽訂合同。同時,有必要詳細調查合作伙伴的商業信譽和實際表現,并通過現場檢查等形式調查合作伙伴注冊資本的真實性[4]。其次,要做好合同條款的審查工作,其主要包括質量條款、技術條款等。在合同中詳細標注出每一位細節將要取得的成效,防止出現模糊的描述。最后,要認真審查合同的格式條款。在具體簽訂合同中,要仔細研究每項條款的適用性,防止在后期合同執行中出現法律糾紛,從而有效規避風險的發生。
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首先企業要積極收集和保存資料,從而保證合同管理者了解合同具體的履行進程。其次,在變更合同中,要及時簽訂變更協議。最后,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合同管理人員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種合同條款,合理使用合同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5]。為了保證合同履行的科學性,要重點提升合同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為了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企業要積極培養更多具備較強專業能力的合同管理人員,從而提升企業合同履行中的風險防范能力。
首先,針對合同管理中出現的糾紛,企業要及時制定完善的結局措施。預先使用友好的協商方式,如果不能協商則要走法律程序,通過法律的調節保證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其次,在使用法律手段解決合同糾紛時,要以收集證據為主,求助相關機構進行訴訟和仲裁[6]。最后,當完成合同執行工作后,企業要科學評價項目合同的執行情況。同時要有效總結合同管理經驗,對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吸取經驗,豐富合同管理經驗,從而為下一份合同的制定提供有價值的資料,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合同管理質量。
在現代企業發展中,企業開展合同管理工作是必然選擇。在具體合同管理中,企業要正確識別合同簽訂、履行和發生糾紛中存在的風險,制定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從而有效規避合同風險,為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