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欄目編輯:杜 航
為誰為官、為何為官、如何為官,是為官者的“必答題”。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還是“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為官者必須作出響亮回答。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告誡黨員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筑牢思想防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始慎終,弄清楚富貴難盡頭、物欲無止境、黨內有規矩、人際有底線的道理”。細細思量,修身正己才是為官做事的根本,黨員干部必須把做人、做事、做官的道理想明白、想正確、回答好。
富貴難盡頭——要珍惜眼前事。俗話說,沒有受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真正考驗人的往往不是一無所有的貧困,而是大千世界的誘惑。所謂“有道之士”,就是能耐得別人所不能耐,能忍受別人所不能忍。“不義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是古人的態度和清醒。“人生富貴駒過隙”,怎么看富貴、如何對名利,對黨員干部是一道大關、一種大考,真正看透了、想通了、放下了,善莫大焉。敬重職位、看輕名利,珍惜名節、珍視當下,做到貧不忘儉、富不學奢、老不忘學,守好處世之道,自是別樣人生。
物欲無止境——要保持好心態。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總感到錢還不夠花、房子還不夠大、官階還不夠高、活得還不夠瀟灑,于是苦心孤詣地去“經營”,處心積慮地去爭斗。黨員干部面對“微利之誘”“五色之惑”,胸懷法度是根本,心有所戒須先心有所止。止是上限,戒是底線,沒有上限就不會有底線,守住了底線就不會唯小貽大、唯私損公、唯權傷民。保持心態最關鍵,要給心靈一份純凈和坦然,對于人生的各種際遇要有一份平常心,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如此而已。
黨內有規矩——要習慣被監督。無規矩則不成方圓,守規矩是人立身做事之本。從古及今,因守規矩而成事、因亂規矩而誤身的不在少數。馬謖不聽諸葛亮“靠山近水安營扎寨”的用兵常識,固執布兵于山上,最終失守街亭而被軍法處置,付出性命代價。共產黨人最講規則、最看重規矩。毛澤東在革命生涯中為自己立下不少規矩,曾說自己的“親情規矩”有三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為我們為官做事立起了標桿。為官就要守規矩,守規矩的一條基本要求是“習慣被監督”。黨員干部一定要明白,監督是愛護,被監督是福氣。被監督并不可怕,怕的是“怕被監督”。習慣被監督,既是一種胸懷和修為,也是一種清醒和智慧,更是一種自信和信心的體現。
人際有底線——要管好“朋友圈”。現實生活中,唯“權”是瞻者有之、唯利是交者有之、勾肩搭背者亦有之,更有甚者因私結盟、以圈結網,干了許多不該干的事,有的甚至走得更偏、栽得很慘。因為是黨員,做什么事,就要循黨規、知所止;因為是干部,交什么人,還要細思量、常掂量。特別是領導干部,公權在手,重擔在肩,群眾看著,必須走正道、行大義、慎作為。善交友但要講格調,有圈子但不“圈子化”,重人際但須標“紅線”、守底線。黨員干部的人際關系應該更純粹、更簡單、更陽光,如同身臨青山綠水,讓人如沐春風,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