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科
習主席關于干部隊伍和人才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作為習近平強軍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為做好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源于并傳承我軍戰時干部工作優良傳統,是軍隊干部工作中最生動、最豐富、最活躍的部分。創新推進新時代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要切實做到“四個把握”:
一、清醒把握特殊地位。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直接服務備戰、支撐打仗,具有全局性地位,發揮關鍵性作用。選人用人、調官遣將,很大程度關乎打仗勝敗;缺少堅強有力的干部工作支撐,戰區主戰權威也難以從根本上立起來。從強軍使命看:習主席反復強調,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軍隊興;又曾多次指出我軍目前存在的“兩個能力不夠”、“兩個差距很大”、指揮員“五個不會”等問題,“勝戰之問”振聾發聵。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肩負各級特殊關切期望,必須主動擔當、創新進取,奮力打造堪當重任的新時代領軍“戰將”群體和堅實過硬的戰時干部工作。從思想認知看: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書中,關于“人事與制度”有精辟見解,他認為“人事制度是其他各項制度的基礎,制度必須與人事相配合,人事必須與制度相配套。只將希望寄托于制度,以為制度建立了,人事就會隨制度而改變,這是很難的”。制度再好,若無好的人事支撐,可能化為空中樓閣;而具備好的人事支撐,則能最大限度發揮制度優勢。從工作實踐看:毛澤東指出,正確的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習主席強調,在戰爭制勝問題上,人是決定因素。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直接掌握人并作用于人,始終緊緊扭住干部骨干這個事關作戰效果成敗的主導力量、這個事關作戰效能釋放的能動因素,是確保作戰指揮順暢和政令軍令暢通的堅強支撐。從歷史發展看:自建軍伊始、土地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至新中國成立后,我軍戰時干部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方法不斷發展改進,相關政策和配套制度不斷豐富完善,有力滿足和保證了我軍各個時期作戰迫切需要。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為戰而生、因聯而存,是聯合作戰政治工作的關鍵組成,也必將為取得聯合作戰勝利發揮關鍵作用。
二、深刻把握屬性特點。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貫穿使命任務準備全過程,融入聯合作戰指揮鏈條全要素,拓展到軍事人力資源全領域,與我軍戰時干部工作相較既有繼承也有創新,與軍兵種干部工作相比既有聯系更有區別,具有特殊屬性和顯著特點。突出表現在:一是主戰功能更強。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是戰區主戰使命任務在干部工作領域的集中投射,是主戰線上各級指揮員尤為關切的要素。這就要求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必須始終瞄準作戰需求這個靶心集智用力,切實找準備戰原點、回歸務戰本位,通過加強干部資源開發管理,積極回應指揮員主戰需求,努力為勝戰打贏提供高效人才支持、持續智力支撐和堅強組織保證。二是聯合要求更高。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基于戰區聯合作戰體系,要將各軍兵種、各級各類干部資源放在一個“大盤子”里,根據作戰實際需求進行通盤衡量、統籌使用和有效整合,對于鞏固各參戰力量和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維護聯合指揮權威、強固聯合作戰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促進戰區聯合作戰能力保持和提高發揮重要作用。三是平戰銜接更緊。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既基于戰時、融于平時,又聯通戰時、高于平時,組織實施強度大、節奏緊,平時的難題就是戰時的難關,平時的預想都是戰時的預演,必須繃緊“戰爭就在下一秒打響”這根弦,始終保持全時待戰、隨時能戰狀態,時刻做好由平轉戰、動中轉換的準備。四是體系聯動更頻。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是全軍干部工作的關鍵交匯點,對象范疇涵蓋各軍兵種、各領域、各專業干部資源,辦理事項覆蓋現役、預備役和其他非現役人員,不僅是戰區本級的事,更需要依托指揮鏈路、聯動各級各方,按任務、按職能、按分工、按權限,多域一體、跨區協同,基于體系、匯集合力組織實施。
三、精準把握務戰職能。使命引領職能,任務決定職責。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肩負特殊使命、直面特殊任務、具有特殊地位作用,只有深度融入主戰線、指揮鏈,深入挖掘豐富服務備戰、支撐打仗的職能和路徑,才能充分彰顯使命價值。要從備戰務戰實踐需求出發,在承擔應急調補、代理接替等主干性業務職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強化五項職能。一要強化打仗能力考核職能。將打仗能力考核作為戰區組織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突出出來,著眼戰區使命和現實任務,針對性建立打仗能力考核標準模型,增大打仗能力考核結果衡量運用權重,進一步鮮明立起打仗導向,引導各級干部向備戰聚焦、向打仗看齊;同時以考核標準牽引隊伍建設,為軍種主建提供目標依據,形成“考—建—用—考”閉合回路。二要強化服務指揮決策職能。服務指揮決策、發揮作戰效能,是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的應有之義。要堅持面向未來戰場、面向實戰實訓、面向重大任務,樹立業務服務于任務、關注重大任務勝于日常業務的導向;要深入了解指揮員關鍵信息需求,通過橫向聯動、縱向帶動、內部互動,加強基礎積累、預先研判和精準對接,積極提供高質量的干部信息服務和干部工作決策建議,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三要強化常態演練修案職能。深入研究總結聯合作戰干部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特點,聚焦制約干部工作職能發揮的基礎矛盾和瓶頸問題集智攻關,創新構建新時代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方案計劃體系,并借助實戰化演練不斷檢驗完善,尤其是對經過實踐證明新鮮管用的經驗做法,及時充實豐富到方案計劃體系中,推動形成“修訂—檢驗—調整”的良性循環。四要強化以戰育才領建職能。聯合作戰人才培養是上下高度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各級人才培養現實問題。要充分發揮戰區“沒有圍墻的聯合作戰學院”作用,立足戰區任務實際建立聯合作戰人才檢驗評估標準,勾畫人才培養發展路徑,并采取戰區崗位輪訓等靈活方式擴大聯合培訓質量規模,推動聯合作戰向工作實踐滲透,增強聯合作戰人才培養質效。五要強化人才數據管理職能。基于戰建職能分工和作戰實際需要,區分成熟可用干部、優秀年輕干部、緊缺專業干部、特殊專長干部以及具有潛力的干部發展對象等類別,以數據庫形式構建“人才池”加強動態管理,搞好持續性跟蹤掌握和穩定保留,為戰時急用備足“后手”、預置存量。
四、科學把握實施要則。在籌劃實施層面,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要堅持服務打仗需求、適應聯合要求,針對特殊屬性職能,以更高站位和更實標準推動干部工作融得更深、轉得更好。一要注重強化統籌統管。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組織選人的原則要求,始終堅持黨委對干部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統籌規劃,充分發揮政治工作機關和干部部門專職專責作用,提高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人才資源的整體使用效益。二要注重強化體系支撐。堅持將干部工作融入聯合作戰指揮流程一體籌劃,將軍地各支參戰力量和諸軍兵種各類干部資源融入聯合作戰體系統一配置,促進多域聯動、形成互補合力,做到干部工作融于體系、服務體系和支撐體系相輔相成,發揮干部資源聚合增效作用。三要注重強化平戰融合。切實強化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堅持“戰時怎么打、平時就怎么練”“戰時需要什么、平時就練什么”,立足平時敢于充分設想戰時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問題,最大限度挖掘和盤活各級各類干部資源潛力,打牢聯合制勝人才基礎。四要注重強化高效服務。針對未來一體化聯合作戰強度高、轉進快、節奏緊等特點,穩健把握求實務實、精準高效原則,既要講求一定的干部工作規程操作,又要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確保干部工作能夠更加靈敏、充分、便捷地發揮服務作戰功能。五要注重強化繼承創新。既要重視學習我軍戰時干部工作傳統經驗,又要注意與聯合作戰干部工作的新特點、新情況、新問題結合起來,大膽改革創新,集智探索實踐,不斷推動戰區備戰打仗中干部工作破障走深、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