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康康
近年來,《習近平用典》系列叢書引發熱烈反響。閱讀這套叢書,可以體會到習主席講話的鮮明風格,講理或娓娓道來或深入淺出,總能夠有效地說服人。這啟示我們,講理論要有高度有深度也要有溫度,有意蘊有意義還要有意思,讓官兵愿聽樂聽能接受。
講出政治高度。強化政治引導是理論課的基本功能,實現政治引導必須講出政治高度來。要根據官兵認知規律,結合鮮活事例,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中,講出理論的真理力量和崇高價值,塑造官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前,黨史學習教育正全面展開,形式多樣的“微講堂”“故事會”在座座軍營開講。必須注意的是,學黨史不能停留在講故事、聽故事層面,要通過講故事引導官兵加深對黨的歷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對黨的理論的理解和認識,進而激發投身強軍事業的內生動力。
講出思想深度。“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講理論只有講出深度才有理論味,才能以理服人。當前,少數教育者一味圖新奇,把理論講淺了,看似挺熱鬧,實際上偏離了理論教學的初衷。同時要注意,講出深度不是故作高深,也不是生動的對立面,而是給以更深入的分析、更深層次的引導。這要求我們在宣講科學理論時,必須把理論的內在邏輯關系和科學必然聯系講透徹,回答好“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問題,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官兵,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官兵。
講出語言溫度。讓科學理論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就要學會運用語言的力量,深入淺出、活靈活現,切實給人以關懷和溫暖。延安時期,面對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不同聽眾,毛澤東“以通俗的語言講親切的經驗”,讓不同層次的聽眾都能從中受益。語言接地氣,課堂才能冒熱氣,要把基本原理講成生動道理,讓根本方法變成管用方法。這就要把抽象的理論“翻譯”成發自肺腑的大實話、貼近官兵的鮮活話、掏心窩子的暖心話,努力把大道理講實、小道理講準、老道理講新,才能把深奧的理論講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