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琰 許博 任玉梅
摘要:本文從兒童大葉性肺炎的西醫研究與中醫認識入手,分別論述宣白承氣湯與麻杏甘石湯兩方在治療該病的效果與機理,運用傳統中醫藥理論知識結合現代研究文獻,分析化裁合方后宣麻自擬方的優勢?;煤蟮男樽詳M方可能對小兒大葉性肺炎有更好的臨床療效,系統的研究并揭示宣白承氣湯合麻杏石甘湯加減自擬方在治療兒童大葉性肺炎中的作用機理等,有其潛在合理性與研究價值。
關鍵詞:兒童大葉性肺炎,宣白承氣湯,麻杏甘石湯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1兒童大葉性肺炎的現代研究概況
1.1兒童大葉性肺炎的西醫認識
兒童大葉性肺炎(PHLP)指兒童時期因肺炎雙球菌、支原體等病原體侵襲患兒,從而引起的一種呈大葉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癥,屬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就發病因素來看,兒童CAP的病原譜十分寬泛,廖克準等人指出,細菌、病毒、MP是引發兒童CAP的主要病原體,這些病原體感染除了單純感染外,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混合感染,以病毒、細菌混合感染最為突出;就發病的季節規律來看,該病一年四季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春冬二季;就發病的年齡規律來看,不同年齡兒童的肺炎發病率明顯不同,其中以嬰兒的發病率最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肺炎發病率迅速下降。
1.2兒童大葉性肺炎的中醫認識
小兒肺炎自古以來便是中醫兒科學的常見病,研究把兒童大葉性肺炎歸屬到中醫“肺炎喘嗽”的范疇,以“發熱、咳嗽、氣喘、咯痰、痰鳴”為主癥候。在兒童大葉性肺炎的中醫辨證分型中,痰熱壅肺證的分型居于首位,病理機制為外感溫熱毒邪,入里循衛氣營血傳變,熱毒壅肺分,灼津成痰,痰熱毒互阻,糾結致瘀,閉塞脈絡,致肺臟功能失常;容易出現逆傳心包,氣陰虧虛等病證,致使病情遷延難愈,甚至出現亡陰亡陽等危重證,故該型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治療大法是,以開肺化痰,止咳平喘為主法,開肺以恢復肺氣宣發肅降功能為要務,宣肅如常則咳喘自平。
2宣白承氣湯的中醫現代研究
2.1宣白承氣湯溯源
宣白承氣湯出自于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中焦篇》第17條:“陽明溫病,下之不通,其證有五……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右寸實大,肺氣不降,宣白承氣湯主之。”是吳鞠通針對陽明實熱病兼證或變證,在張機治療陽明病所創三承氣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基礎上提出的五承氣湯(新加黃龍湯、宣白承氣湯、導赤承氣湯、牛黃承氣湯、增液承氣湯)之一。
2.2統方分析
綜觀本方,石膏可以清肺胃中熱,杏仁,瓜萎宣發肅降肺氣,化痰止喘,大黃瀉下腑實,則肺熱容易清除, 肺氣清肅,則腸道之氣容易暢通,也可達到宣發肺氣化痰,通腑瀉熱之效。此外,杏仁亦有通便作用。四藥合用宣肅肺氣,清肺化痰,攻下腑實,使腑氣通降,則上逆之肺氣得平,痰熱得除,喘嗽得息,“臟腑合治”的體現。使熱邪可解,肺氣可降,痰邪可清,通過“肺腸合治”的方法,有效治療各類肺系疾病,得以廣泛應用。
3麻杏甘石湯的中醫現代研究
3.1麻杏甘石湯溯源
麻杏甘石湯首見于張機《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第63條:“發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第162條:“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原方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
3.2統方分析
研究文獻指出,麻杏石甘湯中麻黃宣肺而泄熱,配以生石膏宣肺透邪,并以甘寒制辛溫,二者相伍,去性存用,清宣肺中郁熱而定喘逆;以杏仁降肺氣,并佐麻黃、石膏,表邪解則身熱退,肺氣合則咳嗽平;炙甘草可以令上三味混元一體,共制邪氣,并潤肺止咳。本方臨床療效明顯,故其運用較廣,已有研究顯示麻杏石甘湯麻杏石甘湯抗各類流感病毒的作用、解熱作用、免疫調節作用、抗炎及抗過敏作用,且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癥與超微結構有改善作用。也正因麻杏石甘湯在治療小兒大葉性肺炎中有其特有優勢,所以被廣泛應用。
4討論
本課題選用宣白承氣湯和麻杏甘石湯,這兩個治療痰熱壅肺的代表方,再經過化裁加減,作為研究對象。
目前宣白承氣湯已有多項研究,證實了其在小兒肺炎上的效果,研究顯示宣白承氣湯加減治療痰熱壅肺型重癥肺炎具有理想的療效,可能包含的機理既包括針對病原微生物,也包括調節免疫炎性反應。
基于此課題組有理由假設,常規抗生素外,宣白承氣湯合麻杏石甘湯化裁后,可一定程度改善痰熱壅肺證小兒大葉性肺炎的治療效果。為增加拓展性,降低個體差異帶來的誤差,我們擬定了如下具有更廣譜適應性的自擬方:生石膏15g,大黃2g,杏仁6g,瓜蔞5g,麻黃3g,甘草3g,前胡8g,蜜枇杷葉8g,射干8g,桔梗8g,黃芩8g,金銀花6g,桃仁2g。在前期初步臨床觀察中,我們發現該自擬方起效迅速,可快速改善各項中醫癥狀指標和血檢指標,因此,本項目擬大規模觀察該自擬方在痰熱壅肺證大葉性肺炎中的應用效果和安全性。
5結論
我們基于前期觀察和已有報道,假設自擬方宣白承氣湯合麻杏石甘湯加味,可在兒童痰熱壅肺型大葉性肺炎中發揮理想的治療效果。該實驗課題可推動祖國中醫學發展,為減輕兒童大葉性肺炎患者家庭與國家經濟負擔提供可能性,有其研究價值和潛在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廖克準,韋海林,韋海深,等.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體分布與臨床用藥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0):3-5.
[2]毛慶東.人參五味子湯加減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支原體感染致兒童大葉性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20,(06):530-533.
基金支持:河南省中醫藥科學研究專項課題,編號:20-21ZY2057;河南省重點研發與推廣專項(科技攻關)項目,編號:212102311143;河南中醫藥大學科研苗圃工程項目,編號:MP20220-019;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課題,編號:2020ZY270-4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