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園
摘要:目的:分析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作用與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6月-2021年3月于本院就診開展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合計6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表法劃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分別采用局部義齒治療措施和正畸治療措施,比較兩組治療后患者的修復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在固定能力、咀嚼能力、語言能力、舒適感以及外形滿意度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t=6.240、4.623、4.338、4.295、5.976,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59,P<0.05)。結論: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更佳,在修復體外形、牙齦狀態上有一定優勢,且安全性較高,更易受患者的滿意與認可。
關鍵詞:正畸治療;口腔修復;不良反應;滿意度;美觀度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牙體缺損屬于口腔科一類常見病,尤其以上前牙區的牙體缺損屬于最易受傷缺失的部位,若未得到及時修復,導致鄰牙傾斜、移位及頜牙伸長等不良后果,不僅影響美觀,且影響咬牙合干擾而導致咀嚼及舒適體驗下降,嚴重甚至出現齲齒或牙周炎等[1]。伴隨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人們對于治療牙體缺損要求不僅僅局限于恢復咀嚼功能,對修復美觀和舒適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越來越多牙體缺損行口腔修復的患者通過正畸治療提高面部美觀程度。正畸治療下不僅僅改善牙齒美觀程度,同時美化頜面部外形并增強患者自信心,排齊牙列控制菌斑[3]。本研究通過選擇2015年6月-2021年3月于本院就診開展口腔修復治療的6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擬評價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作用與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21年3月于本院就診開展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合計60例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表法劃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在35-64歲,均值(42.76±3.15)歲;修復患牙總共45顆,包含中切牙20顆,尖牙18顆,側切牙7顆。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在24-50歲,均值(32.80±3.08)歲;修復患牙總共44顆,包含中切牙19顆,尖牙16顆,側切牙9顆。兩組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開展比較。本研究得到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許可,同時均取得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有關書面說明。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均與《口腔修復學》[4]中有關牙體缺損的診斷標準相符。(2)口腔的衛生狀況良好。(3)修復前開展基礎性的牙周治療,確保牙菌斑<20%。(4)牙周組織處在健康狀態,牙槽骨的吸收程度<1/3,同時根尖區無異常,牙體不存在顯著松動現象。(5)根管處在完好狀態,治療完善。(6)樁體均是玻璃纖維樁。(7)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凝血功能存在障礙者。(2)處在妊娠或者哺乳階段女性。(3)存在夜晚磨牙或者經口呼吸習慣者。(4)根尖周存在病變者。(5)以往開展過修復者。(6)口腔存在感染病者。
1.3 方法
兩組開展修復前均協助患者完善有關檢查,同時做好口腔內部的清潔工作,在必要情況下開展牙周潔治,充分拆除不良修復體,治療口腔疾病,于自然光線下進行顏色比對,需開展樁體操作者應行X線檢查確定根管狀態后予以纖維樁修復,盡量恢復樁核的形態,排除牙齒問題外的其他疾病后。對照組采用義齒修復治療,以患者間隙大小為依據,制定材質、大小均合適的義齒予以修復;觀察組則采用正畸修復治療,以方絲弓對缺損牙齒展開矯治,將牙齒間隙進行調整,從而矯正其咬合關系,再根據患者牙齒情況進行修復,以充分達到美觀修復效果,滿足患者咀嚼需要。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工具
(1)患者滿意度:結束修復后采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的修復滿意度,內容涉及固定能力、咀嚼能力、語言能力、舒適感以及外形滿意度等項目,各項分數均為20分,得分越高,即滿意度越高[5]。
(2)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常見包括食物嵌塞、咬合抬高、無咬合接觸、其他等。
1.5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使用SPSS19.0軟件計算,所有統計檢驗均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將采用“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根據資料類型,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多個樣本采用F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滿意度評分對比
觀察組在固定能力、咀嚼能力、語言能力、舒適感以及外形滿意度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修復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7.159,P<0.05)。見表2。
3 討論
口腔修復是指患者在發生牙齒缺損、缺失后,利用冠橋、義齒等方式修復缺損牙體,來恢復牙齒完整性的一種手段[6]。伴隨口腔修復技術迅速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在修復牙體缺損時除需恢復功能外,還需滿足患者對于美觀度和舒適感方面的要求,而修復方式的選取對于修復療效、安全性以及美觀度有著重要影響。當前國內在牙體缺損修復中仍采取局部義齒或正畸治療的方法,但有關二者修復效果及安全性臨床依舊存在一定爭議[7]。
本研究通過隨機分組,比較義齒與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優勢,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固定能力、咀嚼能力、語言能力、舒適感以及外形滿意度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正畸治療為牙科常見一類治療措施,常常應用于個別牙錯畸形患者,尤其為II類、III類錯牙合患者,能夠確保患者口頜系統保持平穩,穩定牙齒咀嚼功能,保持美觀等[8]。而通過上述結果可知,將正畸治療應用于口腔修復中同樣能獲得理想效果,其利用各種矯正裝置,對牙齒、牙槽骨及頜骨施加適當的“生物力”,來調整患者面部骨骼、牙齒頜面部神經和肌肉之間協調性,不僅能夠修復牙列缺損伴牙齒排列紊亂,使患者牙齒美觀,患者口領系統平衡、穩定,這一結果與趙奇[9]的研究取得一致。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正畸在口腔修復的應用優勢,提升修復療效,且安全性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選擇正畸治療口腔修復的患者,需根據患者年齡采取相應對策,如成年人的口腔環境相對復雜,生理代謝活躍程度較差,所以成年人在行正畸治療時,根據患者情況,必要時配合牙周基礎治療。
綜上所述,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更佳,在修復體外形、牙齦狀態上有一定優勢,且安全性較高,更易受患者的滿意與認可。
參考文獻:
[1] 何嫏. 美容修復聯合口腔正畸治療前牙間隙的有效性及其研究進展[J]. 中國美容醫學,2021,30(5):184-186.
[2] 鄭凌云. 錯(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損患者行口腔正畸聯合修復治療的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10):113-115.
[3] 楊穎. 先天性缺牙患者應用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對咀嚼功能及美學效果的影響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3):16-18.
[4]馮海蘭,徐軍.口腔修復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78-82.
[5] 羅建軍,孫霞. 口腔正畸聯合修復治療成人錯頜畸形的臨床效果及滿意度[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9):110-112.
[6] 李志. 探討口腔正畸聯合烤瓷橋固定修復治療成人牙齒錯頜的臨床效果[J]. 中國社區醫師,2021,37(15):34-35.
[7] 馬亮. 微螺釘種植體支抗技術在老年口腔修復正畸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21,28(2):104-106.
[8] 苗喜順,王芳芳,王在智,等. 正畸治療在口腔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咬合能力和美觀程度的影響分析[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1):59-60.
[9] 趙奇. 正畸聯合口腔修復治療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效果及對咀嚼功能、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