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左側乳腺癌術后放療中應用深吸氣屏氣技術(DIBH)的價值。方法:本組納入200例行保乳手術且術后放療的左側乳腺癌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放療中應用自由呼吸(FB),實驗組應用DIBH,比較兩組病理靶區適形性(CI)與劑量均勻性(HI)。結果:實驗組CI低于對照組,HI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DIBH用于左側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中,可以減少放療劑量,保證劑量的均勻性,從而提高放療效果。
關鍵詞:深吸氣屏氣技術;左側乳腺癌;保乳手術;放療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現階段乳腺癌的發病率不斷上升,這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對乳腺癌目前主要是采取手術為主的治療方式,保乳術聯合術后放療是重要方案。而這對左側乳腺癌,在術后放療中因為肺及心臟部位會暴露在照射視野內,這樣常容易引起各種各樣的并發癥[1]。為了降低左側乳腺癌術后放療照射體積及劑量,當前常是深吸氣屏氣技術(deep inhalation breath holding,DIBH)控制,但是相關文獻報道也顯示該技術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胸廓擴張。本次研究中,應用隨機對照方式,對自由呼吸(free breathing,FB)、DIBH用于左側乳腺癌術后放療中的效果進行對比,印證深吸氣屏氣技術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6月行左側乳腺癌保乳術及術后放療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病理檢查確診乳腺癌,并且經CT早用顯示病變位于左側。(2)均行保乳術治療,無放療禁忌。(3)本人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疾病的患者。(2)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放療禁忌者。(3)精神疾病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實驗組100例,年齡35~64歲,平均(48.12±2.23)歲;腫瘤TNM分期:Ⅰa期61例,Ⅰb期39例。對照組100例,年齡36~64歲,平均(47.96±2.26)歲;TNM分期:Ⅰa期60例,Ⅰb期40例。兩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采集兩組患者CT圖像,包括FB、DIBH圖像,應用醫科達公司的實時位置管理系統進行呼吸門控。對FB、DIBH兩種呼吸模式進行計劃設計,全乳/胸壁按照8:2的比例應用大切線野為基礎計劃+4個逆向調強野,大切線野采取四分之一野,4個調強野覆蓋胸壁/乳腺以及鎖骨上區域,鎖骨上區域應用全逆向調強放療。DIBH的每次治療時間為15-20min,自由呼吸每次治療時間為10~13min,根據患者配合程度控制時間。
放療方案上主要是采取統一的左乳腺癌保留乳房后放療優化模板,治療師對參數進行反復優化以提高靶區劑量均勻性,最大程度降低雙肺、心臟、冠狀動脈、健側乳腺受照體積,要求消除105%處方劑量的高劑量區域,95%等劑量曲線至少包繞大于95%靶區體積,所有放療計劃均是由同一名高年資醫師確認以減少差異,放療劑量為50Gy,2Gy/次。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病理靶區適形性(CI)與劑量均勻性(HI)。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劑量參數為非正態分布,兩兩組間對比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CI低于對照組,HI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及工作壓力越來越高,這樣使得乳腺癌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這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2]。大量研究結果表明,乳腺癌放療會明顯增加心臟疾病的發病率,尤其是左側乳腺癌的患者容易發生,研究顯示左側乳腺癌放療治療的患者心血管發病率明顯升高,所以控制左側乳腺癌術后放療心血管發生非常關鍵。
左側乳腺癌的手術治療方式主要是實施保乳手術,在術后給予放療治療。針對放療期間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預防,通過調整呼吸是一種合理的方式,常見的呼吸模式有FB、DIBH兩種,兩種技術均可減少心臟劑量,但是對放療治療的影響卻存在差異。本次研究中,對比了FB、DIBH兩種呼吸模式用于左側乳腺癌術后放療中的效果,結果顯示實驗組在CI上低于對照組,在HI上高于對照組,提示DIBH的應用效果滿意。分析原因主要是左側乳腺癌術后放療中,應用DIBH呼吸模式主要是可以很好的保護放療器官周圍組織,DIBH能加強呼吸模式訓練,避免因為呼吸方式的不同使得胸廓起伏改變,獲得最佳保護乳腺周圍正常組織的效果。同時在DIBH模式下還可以在不影響靶區劑量的前提下更好的減少患側肺臟以及心臟放療藥物照射劑量[3]。DIBH的模式下,接受放療的左側乳腺癌患者,因為呼吸模式下主要是膈肌及胸肌帶動深呼吸及屏氣,這樣就使得心臟可以向足側下移,從而更好的減少放療的照射劑量,更好的保護正常組織器官,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對于左側乳腺癌行保乳手術的患者,在術后放療中,應用DIBH呼吸模式具有降低靶區受照劑量的優勢,并且確保照射劑量的均勻性,這樣可在保證放療效果的同時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皓, 李敏兒, 肖光莉. 深吸氣屏氣技術在左側乳腺癌術后放療中的應用(附41例)[J]. 現代腫瘤醫學, 2020, 95(13):141-145.
[2] 陳偲曄, 房輝, 陳波,等. 左側乳腺癌保乳術后采用深吸氣屏氣放療的心臟劑量學分析[J].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 2018,15(3):281-288.
[3] 唐成瓊, 吳恒, 艾秀清,等. 左側乳腺癌保留乳房術后調強放療兩種呼吸模式劑量學研究[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9, 26(19):64-69.
作者簡介:何勇,性別:男,學歷:本科,籍貫(省市):四川.綿竹,民族:漢,1985年11月30日,職稱:技師,研究方向:腫瘤放射治療,工作單位:四川省腫瘤醫院,科室:放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