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嫣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由于神經系統變性而引發的疾病,他的臨床癥狀通常有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同時還伴隨著認知能力的障礙以及一系列的精神癥狀等。根據數據可以得到在我國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病人,可以達到3.5%~6%,同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8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發病率高達20%,因為阿爾茲海默癥目前在臨床上還未研究出其發病機制,所以沒有很有效的治療方式,這種疾病會對病人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使得病人的生活無法自理,長期需要別人的照料[1]。該病常合并抑郁癥、精神行為異常、繼發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等并發癥,在這些并發癥中合并肺部感染是最常見的,也是導致病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們要對患有肺部感染的病人加強護理,改善病人患病后的康復治療情況。本文主要探討對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病人的肺部感染進行護理的影響效果,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隨機選擇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進入我院神經內科進行治療的阿爾茲海默癥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15例來作為研究對象,在這其中男性患者有8例,女性患者有7例;年齡在65歲~89歲之間,均值為(65.37±6.74)歲。阿茲海默癥可以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計手冊》第4版來進行診斷,以此來排除大腦其他部位變性引起的疾病以及因為機體代謝障礙而引起的智力下降和癡呆癥狀。對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進行頭部CT的檢查來確定是否有腦血管之類的疾病,以此來排除在進入我院之前患者是否存在。腦膜炎,腎功能衰竭,惡性腫瘤等疾病。肺部感染診斷:患者咳嗽同時咳痰,體溫超過38℃ ,白細胞計數超過10×109/L,體檢可聽到肺部啰音;胸部X線或者CT可見有肺部感染征象。
2護理體會
2.1基礎護理
將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將床頭抬高15~25°,來方便患者將嘔吐物排出,防止誤吸。如果病人出現嘔吐的癥狀,應及時幫助病人將嘔吐物擦除干凈,同時清除口腔。調節病房的溫度為15℃~21℃,濕度控制在55%~65%,給病人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可以每天換兩次氣,來預防感冒。對病人的病房進行紫外線消毒,早晚各一次,一日兩次,減少家屬對病人的探視,以免交叉感染。同時加強對病人的病情觀察,關注疾病的變化,對患者的家屬進行及時的反應,同時在進行一系列的檢查之后,根據患者的身體指標來進行病情的評估,在進行日常的護理干預,經常肺部聽診,盡早發現肺部感染征象。
2.2加強呼吸道護理
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病人經常會因為呼吸道黏膜纖維運動的減退而導致痰液對氣道造成阻塞,對通氣功能有很大的影響,極易使患者的肺部感染不能很好的治愈。同時我們需要對于長期在床的病人進行翻身,每1h進行一次翻身,進行一次扣背,同時拍打6~8min,對病人的拍背順序是由外向內,由上至下的,反復多次進行,指導患者在深吸氣后用力將痰排出。對于粘稠的痰,可以在霧化之后再給予間斷后的吸痰操作,針對痰的大小可以選擇適合的吸痰管。在護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因為長時間的深部吸引而導致炎癥、肉芽組織、組織損傷以及支氣管狹窄等不良情況的發生。護理人員要注意,在吸痰的時候緩慢地轉動吸痰管,使其達到一定的深度之后再抽出,同時在吸痰的過程中要關注患者的臉色、口唇等生命的體征,在病人發生異常時可以進行及時的應對。
2.3抗感染護理
反復多次行痰培養,針對性使用抗生素,對于感染嚴重的,盡早二聯抗感染治療。肺部感染發生后,換氣功能減弱,加重意識障礙,咳嗽排痰更差,應進行低流量持續吸氧。對于血氧飽和度差的,應面罩吸氧。
2.4口腔護理
口腔的疾病是引起吸入性肺感染的一個重要原因。患者每次進食后6min要及時漱口,保持口腔衛生。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患者的口腔黏膜進行觀察,看是否有口腔黏膜的潰瘍和真菌感染的現象發生,舌苔厚同時有口臭,可以使用用雙氧水進行擦洗,然后再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有口臭或者是口腔潰瘍的可用5%碳酸氫鈉、制霉菌素+維生索B2涂口腔,也可以依據口腔里的pH值來選擇口腔的用藥。對所有患者給予2~3次/日口腔護理,口腔護理包應嚴格消毒,專人專用,護士操作應仔細認真,特別應加強口腔深部清洗。
2.5安全護理
AD病人記憶力障礙,定向力受損,致使居家安全問題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針對于這些患有特殊病的人群,需要對他們采取優質的護理干預,使得他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得到明顯改善,預防安全意外事件的發生。盡量避免改變病人的生活環境,當到陌生地方時應有專人陪同,或佩戴寫有名字、地址、電話的名片,以免走丟。病人可發生跌倒、燙傷、誤服、自傷等意外,要建立安全、舒適、溫暖環境,臥床者加床欄,地面保持干燥。門廁安裝扶手,通道無障礙物。
2.6生活護理
護士應保持良好的態度、耐心的接觸患者,對于精神癥狀較穩定且有自知力較合作的患者,責任護士應告知患者病房環境設施情況以及住院生活安排,認識同室病友等,幫助患者減輕對新環境不適應等引起的焦慮等情緒問題。確保患者在充足休息基礎之上合理運動鍛煉,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對病情穩定、生命體征平穩的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指導,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鼓勵患者主動活動,包括護理訓練、咳嗽訓練等,進而促進患者的呼吸肌耐力、改善胸廓的活動度及呼吸功能。對于生活能力完全喪失的患者,要時刻保持床單平整、干燥,舒適,按時翻身拍背及按摩受壓肢體,注意預防患者壓瘡發生。
3小結
阿爾茨海默病屬于精神衰退性疾病,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其發病率逐年增加。由于患者認知能力逐漸衰退,神經以及行為系統異常,生活無法自理,一旦并發肺部感染后病情難以控制,且病情綿延,重則危及生命。采取綜合性護理措施,其主要包括基礎護理、加強呼吸道護理、抗感染護理、口腔護理、安全護理以及生活護理等能顯著提高患者病原清除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黃濱,韋海樓. 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的護理進展[J]. 護理研究,2016,30(12):142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