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妮娜
摘要:目的 ?對于腦卒中患者而言,分析在其護理中對患者實施腦卒中護理單元的效果與價值。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選取巴東縣人民醫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80例。依據患者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40例實施常規干預,研究組40例在對照組基礎上以腦卒中護理單元實施干預。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護理滿意度以及住院時間及其費用等相關指標。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干預后的Barthel指數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更高,其住院時間明顯更短,住院費用明顯更少(P<0.05)。結論 ?腦卒中護理單元在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其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護理滿意度均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且住院時間更短,花費更少。
關鍵詞:腦卒中護理單元;Barthel指數評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率較高,部分患者治療后仍然存在肢體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質量,因此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此方面加強重視[1]。腦卒中護理單元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其以“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有利于促進患者的恢復[2]。對此,筆者選取本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后,分析實施腦卒中護理單元的效果與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選取本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80例。依據患者入院時間的先后順序將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0:20,年齡最小59歲,最大70歲,平均數據為(64.78±2.16)歲;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2:18,年齡最小58歲,最大70歲,平均數據為(63.49±2.31)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以腦卒中護理單元實施干預,具體如下。
首先,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為其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護理方案,并定期實施護理及效果追蹤、反饋,不斷改進其方案。
第二,逐步完善各項護理流程及操作規范,如交接班制度、康復訓練方案等。
第三,實施單元式護理,①階段性護理:針對臥床患者,護理人員應定時幫助其進行體位調整,并對其進行床上被動訓練;可以坐位者,逐步加大被動訓練強度,有效開展坐位維持;患者可以離床后,指導其進行獨立吃飯、洗漱等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從而有效恢復其語言、運動能力。②認知干預:積極主動地為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使其可以充分認識到開展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并定期組織座談會,介紹病友間相互認識,并分享康復經驗,以增強患者的正確認知及治療信念。
1.3觀察指標
對比經過不同護理患者干預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護理滿意度以及住院時間及其費用等相關指標。其中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指數進行評估,分數與能力呈正比。
1.4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對比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對比
見表1。
2.2兩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對比
研究組住院時間為(20.83±2.16)d,短于對照組的(25.79±2.04)d(P<0.05);研究組住院費用為(24151.23±178.09)元,少于對照組的(25975.48±206.37)元(P<0.05)。
2.3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見表2。
3討論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致殘、致死率均較高,因此,如何通過相關的護理干預,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是現階段的一個重大護理課題。
腦卒中護理單元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組建管理單元,不斷加強并完善相關的護理規范及流程,以有效提高護理工作的規范性、系統性、科學性。而且針對患者的不同疾病時期,開展不同的護理干預與訓練,提高其對于疾病、康復訓練等的認知,并增強其治療信念,這對與患者的身心康復均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干預后的Barthel指數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更高,其住院時間明顯更短,住院費用明顯更少(P<0.05)。
綜上所述,在對腦卒中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用腦卒中護理單元的效果較好,其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護理滿意度均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且住院時間更短,花費更少。
參考文獻:
[1]彭影,杜慶莉,馬先莉.腦卒中單元護理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及行為改變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09):142-144.
[2]辛志芳,張艷民.腦卒中護理單元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應對方式的應用價值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9,43(07):818-819.
[3]謝志梅,黃巧,鄧英蓮,等.卒中單元護理模式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相關性肺炎預防的影響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03):48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