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蓮 蔡淑敏 張燕媚 陳秀瑩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臨床護理查房作為主要培訓策略之一,具有理論的系統性和實踐的操作性。個案護理查房以問題為導向,提高了護士臨床思維能力,提升評估能力,有效促進患者康復效果,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護士長:這次我們查房的目的是掌握食管癌胃造瘺術后的護理要點。現在由帶教張老師來介紹食管癌的相關知識。
帶教張老師:食管癌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腫瘤,全世界每年有30萬人死于食管癌。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地區,每年平均病死率約15萬人,男性多于女性,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近年來其發病率及病死率在惡性腫瘤分別位于第5位和第4位,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
食管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上接咽,相當于第6頸椎環狀軟骨水平,沿氣管后緣經上縱膈,通過橫膈的食管裂孔,止于賁門,相當于第11胸椎水平;成年男性食管長度約25~30cm,女性約短2cm;根據個體情況有差異。根據2009年UICC標準將食管分為頸、胸、腹段;胸段分為上、中、下三段;胸段食管的解剖位置:胸段食管與氣管下段、左主支氣管、主動脈弓及心包相鄰。
食管癌是指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由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病變。其發展一般經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等階段。臨床上以進行性吞咽梗阻為主要癥狀,其發病因素有:亞硝胺類化合物、真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缺乏維生素A、B2、C及動物蛋白、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不足;喝酒、抽煙、熱飲的等不良生活習慣等。
食管癌的診斷包括1、癥狀診斷;2、食管造影檢查;3、食管MRI或者CT掃描;4、細胞學診斷;5、食管腔內超聲;6、食管鏡檢查和病理診斷。
食管癌的治療手段有:手術治療為首選,還有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以及免疫治療。我們了解完食管癌的基本知識,現在讓蔡護師介紹病人的病情。
蔡護師:患者,男性,79歲,于2021-3-28入住我院胸部外科,主訴3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反酸不適,輕度吞咽梗阻,以干飯為主,偶有吞咽后胸骨后疼痛,進行性加重,入院時進食流質亦有梗阻感。于外院就診,纖維胃鏡檢查示:食管鱗癌。入院查體T36.5℃,P95次/分,R20次/分,BP163/93mmHg,W49.5kg,H164cm。入院后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胸部+上腹部平掃+增強CT檢查示:1.胸下段食管癌,縱膈淋巴結增大;2.右肺中葉小結節;3.肝多發囊腫。患者一般情況可,進食流質困難,無發熱,無胸背痛,偶有惡心、嘔吐,少許咳嗽、咳痰,無胸悶、氣促,有反酸、噯氣,飲食量少,睡眠情況可,二便基本正常,無黑便。
既往無家族史。查體:頸部及雙側鎖骨上未觸及腫大淋巴結,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心率齊,腹部平軟,無壓痛反跳痛。患者高齡、體質差、家屬經商議后決定行放化療治療。
診治過程:患者因進食困難,于4月6日我院胸外科行胃造瘺術+腹腔黏連松解術,術后加強霧化祛痰治療,預防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術后切口輕度疼痛,有肛門排氣和排便,4月12日起開始經口進食,4月13日食管碘造影檢查:胸中下段食管癌,未見明顯食管瘺征象,患者繼續進口進食少量流質。術后恢復良好,經我科醫生會診后于4月14日轉入我科行放射治療,轉入時CT檢查影像示:左下肺炎癥,轉入我科后予消炎對癥支持治療,病情穩定,4月16日開始放療,IMRT照射,GTV(食管床、縱膈腫大淋巴結)DT60Gy/30f;因患者體質差,高齡,不予同步放化療,予甘氨雙唑鈉增敏治療,每周3次;4月19日上腹部切口疤痕有黃色液體滲出,聯系胸外科醫生后考慮切口愈合欠佳,于進行切口換藥,手術切口紗條引流,增加抗炎對癥支持治療。放療期間每天腹部切口換藥,指導放射野皮膚的防護,患者經口進食少,以胃造瘺管飼食為主,增加營養的攝入,現放療10次。
護士長:食管癌在放療過程中有什么并發癥,這些并發癥如何護理?
蔡護師:該患者為食管下段鱗狀細胞癌,因食管與氣管下段、左主支氣管、主動脈弓及心包相鄰;在放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氣管-食管反應、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食管狹窄等。臨床表現:1.氣管-食管反應表現為進食時食管疼痛,刺激性干咳,一般不需特殊處理。2.放射性皮炎表現為放射部位呈鮮紅色斑、皮膚色素沉著、干性脫皮或者濕性脫皮;3.放射性肺炎癥狀為咳嗽、少痰、不同程度的氣短,有些患者出現發熱,癥狀重而體征少。4.放射性食管狹窄為食管癌根治性放療的常見并發癥,原因是原病變因腫瘤消退后形成纖維組織,導致食管出現局部狹窄,影響進食,甚至完全梗阻,也有可能被誤診為局部復發[2]。有文獻報道在根治性放療后,發生食管狹窄的幾率為60%以上。
放射性皮炎的發生率比較高,做好放射性皮膚的防護非常重要,開始放療時就要指導患者做好放射野皮膚的護理;指導患者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勿抓搔放射野皮膚,如果出現皮膚瘙癢,可使用蘆薈膏涂抹,減輕因皮膚干燥引起的不適。如果出現濕性脫皮,每天要清潔放射野皮膚后遵醫囑上藥,可用皮膚創面保護敷料或者濕潤燒傷膏。
護士長:放療其他的副作用都比較隱秘,應如何觀察和護理?
責任護士張護士:每天查房時詢問病人的情況、有無進食疼痛,以及進食梗阻感加重的情況,觀察患者有無刺激性干咳。
1、如果患者出現進食吞咽疼痛,進食前半小時遵醫囑口服1%普魯卡因混合液,或者按醫囑激素霧化治療;該患者有留置胃造瘺管,可以通過胃造瘺管飼食補充機體需要量和減輕進食疼痛的癥狀,或者遵醫囑腸外營養,該患者訴進食時無味道,進食后嘔吐,經口進食比較少,基本上都是經胃造瘺管飼食,指導患者要保持口腔清潔衛生,多漱口;在飼食的時候回抽胃液,觀察胃液殘留的量,如果殘留太多了,說明消化不良,飼食的次數和量都要減少,每次的飼食量不要太多,大約200ml/次,飼食速度不要太快,飼食完畢要沖洗胃造瘺管,以免食物殘渣堵塞胃造瘺管。飼的食物要多元化,豆類、肉類、魚類、蛋類、蔬菜煮熟后混合攪拌成流質,可滿足每天的需要量。溫度以38~42℃為宜,測量方法是用小魚際肌下方的皮膚感受溫度,如果皮膚能夠接受,那么這個溫度是適宜的;飼水量每天2500ml以上,能夠排除體內的毒素,滿足機體的需要量,可以適當飼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便通暢。
2、放射性肺炎主要觀察病人是否咳嗽、咳痰,該患者有少量咳痰,痰液為白色,可暫不處理,如果咳嗽頻繁,可以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和口服止咳祛痰的藥物:如右美沙芬、復方甲氧那明、可待因、氯化銨溶液等;治療主要是糖皮質激素治療,即按醫囑靜脈輸注甲潑尼龍。
3、食管狹窄可進行食管鏡排除復發,同時放置食管支架。
4、食管瘺是因為腫瘤經放射治療后消退,原侵犯食管的部位空虛,導致食管縱膈簍、食管氣管簍,要觀察病人是否進食嗆咳、胸背部疼痛加重,出現心慌、脈快、發熱等,治療原則主要是消炎、保護食管粘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宜進食蛋羹、豆腐等高營養少刺激食物。遵醫囑酌情暫停放療。必要時暫停進口進食,改管飼流質飲食。若發生食管瘺時根據病情可進行食管支架封閉簍口。
5、患者有惡心、嘔吐癥狀,可能因食管梗阻導致進食后嘔吐,告知患者對治療要有信心和耐心,隨著放療次數增加,癥狀會逐步減輕。
帶教張老師:好,我們了解了食管癌的相關知識,由責任護士張護士帶我們去床頭查體及宣教。(至床頭)
責任護士張護士:阿伯,您好!我是您的責任護士,您今天還好嗎?
患者:挺好的,謝謝關心。
責任護士張護士:您最近進食怎么樣啊?胃造瘺管飼食還順利嗎?
患者和家屬:挺順利的。就是最近進食有點疼痛,不怎么敢經口進食,只能從胃管飼食。
責任護士張護士:嗯,放療過程有可能會因為射線照射引起食管粘膜損傷,進食疼痛,如果太疼了可含服1%普魯卡因混合液,三餐飯前半小時口服,半小時后再進食會減輕疼痛。如果實在太痛了,得通過胃造瘺管飼食,飼的食材要多樣化,蛋白質和蔬菜、水果要均衡,食材煮熟后攪拌成流質,保持機體需要量。您的傷口還疼嗎?讓我看看好嗎?
患者:好的,謝謝,傷口已經不疼了。
責任護士張護士:那好,現在傷口已經愈合得差不多了,也沒有黃色滲液了,不過有少許的滲血,要保持切口的清潔,我們也會每天定時給您換藥,如果您有什么不適,隨時跟我們說,我們會及時給您處理的。
患者:好的,謝謝您!
帶教張老師:剛才責任護士張護士做的很好,現在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護士長:(總結)這次食管癌的病例,讓我們學習了食管癌胃造瘺術后的護理要點。大家還有什么建議和意見?
質控組長:要指導患者家屬要注意食具的衛生,每次飼食要保持食具的清潔干凈。
營養專科護士:該患者是管道飼食的,缺乏營養專業的知識,應補充幾點:1.因為病房無冰箱保存,最好現配現用,每次的飼食不能超過4小時,冰箱保存不能超過24小時,冰箱取出后要進行加溫,以免食物不潔引起胃腸道的反應。做好手衛生,食物及餐具的衛生清潔。2.管飼的時候應保持半坐臥位,揺高床頭30~45°,減少因飼食引起的嘔吐、誤吸,促進消化。3.飼食速度不宜太快,200ml流質大概12-15min,觀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腹瀉等癥狀,有腹痛、腹瀉要停止飼食;4.人體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的熱卡為臥床患者20-25千卡/公斤,輕體力勞動者25-30千卡/公斤,該患者體重為49.5Kg,每天進食大概400千卡的蛋白粉,大約10勺,可以滿足患者加餐的需要,還有進食400g蔬菜,因為其他食材也含有水分,那么患者進食2500-3000ml的水量應該減去食材的水量。加強巡視,避免發生低血糖。
護士長:大家提得意見都很好,營養專科護士的專業知識使這次的查房更具專業性,希望我們以后的查房大家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
參考文獻:
[1]屈莉,秦愛玲.新型護理查房在低年資護士安全培訓中的實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12):148-151.
[2]鄭緒梅,王琳.查房模式改革對科室個案護理查房質量及護士工作能力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7):148+151.
[3]2009年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腫瘤放射治療技術/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委員會編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ISBN978-7-117-10740-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