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超
【摘要】目的:分析超聲診斷腮腺腫物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就診的腮腺腫物患者,共30例,現回顧性的分析患者在臨床上的一般資料,經病理診斷發現22例良性腫瘤、5例惡性腫瘤、3例其他良性病變,然后對不同病變的發病特點、聲像圖差異進行認真分析。結果:腮腺腫瘤以良性腫瘤為主,在不同特征上不同病變具有明顯差異;在邊后方回聲和是否存在淋巴結異常的情況下,腮腺良惡性腫瘤存在明顯不同。結論:腮腺腫物的組織類型多種多樣,超聲表現存在重疊的情況,對于超聲醫師而言如果能夠對這些病變的聲像圖特點進行熟練地掌握,在此基礎上與病史、癥狀、觸診與各種臨床信息相結合,以此有助于診斷效率的提升,但是依然需要根據病理來做出最終的診斷。
【關鍵詞】腮腺腫物;超聲診斷;效果分析
在整個頭頸部腫瘤中腮腺腫瘤大約可以占到3%-6%,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臨床疾病,多采用手術治療,即圍繞病理組織類型進行。而通過開展影像學檢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供多種信息給臨床醫生,進而能夠做出準確的初步判斷,并能夠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哪種治療方法、手術方式。當前,針對腮腺腫物而言,術前有必要進行彩超檢查,這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常規檢查方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現選取30例腮腺腫物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男女各有18例、12例,年齡最小4個月、最大88歲,均在醫院開展超聲檢查。
1.2方法
在超聲檢查中利用常規超聲診斷儀,8-12MHz線陣探頭。取患者仰臥位,頭向健側偏,全面掃查腮腺區,多切面掃查病變部位,對病變情況進行全面觀察,諸如病變大小、位置、邊界、內部回聲、外形、與周圍之間的毗鄰關系、腮腺周圍與頸部淋巴結是否腫大等。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半定量分級:0級:腫塊內部不存在任何的血流信號;Ⅰ級:少量,點狀或細棒狀血流1-2個;Ⅱ級:中量,病灶中所穿過的斑點狀血流3-4個或較長血流1個,其長度與腫塊半徑接近甚至超過;Ⅲ級:血流豐富,斑點狀血流在5個及其以上或者較長血流有2個。
1.3統計學方法
關于數據的分析可采用SPSS22.0軟件,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用(%)、平均值±標準差(`x±s)來表述,取x2檢驗(或t檢驗)對比組間率,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情況
共收集30例腮腺腫物患者臨床資料,其中包括29例手術病例,其中包括22例良性腫瘤、5例惡性腫瘤、3例其他病變。
2.2腮腺良惡性腫瘤的超聲特征
良惡性腫瘤在后方回聲、LN異常方面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鈣化、血流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如下表1。
3討論
針對腮腺腫物患者而言,就診原因主要在于面部發現腫塊而影響到美觀,或者是近期存在增大或偶爾會感到疼痛等,多數患者在臨床上所具有的癥狀缺乏典型性,少數患者會出現壓痛、脹痛、刺痛的情況,而針對惡性腫瘤患者而言時常會伴有口眼歪斜的情況。大部分腮腺腫物為良性,其發展進程緩慢、病程持續時間長,最長病程可長達30多年,而部分惡性腫瘤為低度惡性,最長病程可達20多年。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在鑒別診斷腮腺腫瘤時可以借助超聲彈性成像、超聲造影檢查來實現,盡管報道多但是結論缺乏統一性。通過對比定量分析腮腺的三種瘤可知,即混合瘤、腺淋巴瘤、惡性腫瘤,發現這三類均表現為高增強,其中增強強度最高的當屬腺淋巴瘤,且表現為“同進慢退”,混合瘤以“同進同退”為主、惡性腫瘤以“快進快退”與“快進等退”等為主。通過超聲造影可將腫瘤微循環充分顯示出來,且能夠及時發現環狀增強的連續性、包膜的完整性。
同時,腮腺惡性腫瘤在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身上具有很高的發病率,一般情況下只有那些聲像圖表現非常典型的腫物鑒別起來相對比較容易,即外形缺乏規則性、血流豐富、周圍淋巴結腫大以及邊界比較模糊等。針對一些低度惡性腫瘤在早期生長比較緩慢且不存在任何疼痛,因此被當做是良性腫瘤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鑒別起來存在很大難度。而對于炎性腫物而言,時常會伴有疼痛感,惡性腫瘤因為極易侵犯神經也會產生一定疼痛。在本次研究中良惡性腫瘤在后方回聲、LN異常方面存在明顯差異(P<0.05)。
按照病理可將腮腺區血管瘤、淋巴瘤分為多種類型,二者可以實現混合生長,在兒童、女性身上具有很高的發病率。鑒于此,在實際檢查過程中超聲醫生有必要對腫物的聲像圖特點、周圍淋巴結情況進行仔細觀察,為做出更為準確地診斷就需要將病史詢問、觸診、其他影像學檢查方式結合起來。
綜上所述,腮腺腫物組織的類型比較多樣,在超聲表現方面存在明顯的重疊情況,因此穿刺活檢尚未得到許多學者的認可,為提高診斷效率、增強診斷信心,就需要超聲醫生不僅理論知識扎實且操作技能豐富,諸如各種病變的聲像圖特點都能夠熟練地掌握,然后能夠將患者病史、癥狀、觸診聯合起來,對各種不同的檢查方法、臨床信息進行充分考慮,但是最終診斷結果依然在于病理。
參考文獻:
[1] 何艷萍,黃偉俊,鄭博文,等. 腮腺腫物超聲圖像特征、臨床特征及惡性風險預測模型[J].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21,30(7):609-614.
[2] 程立翠,宋靜,孫醫學. 腮腺腫物的超聲診斷價值及分析[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0,41(20):2541-2543.
[3] 李曉娜.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腮腺區腫塊的臨床價值[J]. 中外健康文摘,2013(3):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