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桃 鄧毅 王曉玲
【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導師制聯合分層教學法在全科醫生培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1月-2021年8月培訓的58例全科醫生為研究對象,比較常規帶教與全程導師制聯合分層帶教法的應用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全科醫生的實踐能力、記憶能力、自主學習、討論活躍度、對教學滿意度更高,P<0.05,具有顯著差異。結論:全科醫生規范培訓中采用導師制聯合分層帶教法可提高全科醫生實踐能力、討論活躍度及自主學習能力,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全科醫生培訓;導師制;分層教學法
基金資助:“導師制在全科醫生轉崗培訓中的應用研究”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18C0833)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全科醫生的服務能力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何培養合格的全科醫生是關鍵所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和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8】3號明確指出,全科醫生是“健康守門人”,到2030年要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滿足健康中國建設需要,要求完善全科醫生培養長期機制,擴大全科轉崗培訓范圍,加強全科醫生繼續醫學教育。全科醫生培養已成為各三級醫院重要的一項職能,特別是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骨干培訓,沒有統一的培養方案,可以借鑒的模式較少,而學員大多來自基層,素質參差不齊,傳統的培訓帶教模式難以滿足現階段發展,急需尋求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出合格的足夠數量的全科醫生。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自2018年開始,積極探索,采取全程導師制聯合分層教學法,應用于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骨干培訓,并于傳統培訓帶教方法進行對比,以期創新全科醫生培訓模式,提高全科醫生的培訓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為期1年的轉崗培訓班和骨干培訓班的58例全科醫生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21年11月-2021年8月,學員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9人,對照組采取常規帶教模式,研究組采用全程導師制聯合分層帶教法,兩組基本資料如下表1所示,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教學模式。
研究組:給予全程導師制聯合分層教學法。(1)導師制。實現一對一的全程導師制,全科醫生學習、生活及其思想教育上,由導師給與相應指導,導師要全面了解學員狀況,根據學員的需求和存在的問題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指導學員落實。全科醫生進入到臨床科室中輪轉的全過程導師均進行指導。導師由高年資主治醫生以上職稱人員擔任,經過遴選獲得醫院的審核批準后,方可擔任全科醫生的導師。科室輪轉時,由各個科室的帶教教師來負責,并結合全科醫生的培訓大綱,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每周各安排1次教學查房和病例討論,要求全科醫生將培訓中所遇到的問題,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匯報,匯報完成后由其他學員對其進行提問、發言。所有學員應參與到匯報工作中,引導全科醫生自主學習,指導其查閱相關文獻,提高自身學習能力。(2)分層教學。根據全科醫生入院的考核成績將其進行分層,考核成績包括技能、理論知識、醫德醫風。分層后,由帶教教師根據學員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對于較優秀的全科醫生,重視其理論向實踐的轉變,提高應用能力。對于基礎差的全科醫生,重視基礎理論的學習,激發學習欲望,提高經學習興趣,從而自主學習理論知識。對于每一層次的全科醫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對于優秀層的全科醫生,引導其在三級查房和病例討論中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對于基礎差的全科醫生,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課程,增加實踐能力的培養。
1.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以P<0.05表明數據與數據之間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兩組全科醫生的學習成果比較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全科醫生的實踐能力、記憶能力、自主學習、討論活躍度與對照組全科醫生各項成績比較,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詳見下表2所示:
2.2兩組全科醫生對教學滿意度的比較
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全科醫生對教學滿意度更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3所示:
3、討論
全科醫學是目前國內快速發展的一門學科,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不僅要掌握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更多的需要全科醫生良好的臨床實踐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傳統的培訓帶教模式中,全科醫生學員往往是填鴨式的被動學習,重視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容易忽略學員的差異,忽視了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運用所學的知識。只有因材施教,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多動手,采取個性化的培訓方案,才能夠促進全科醫生主動學習,提高培訓的質量。
全科醫生所要掌握的知識面廣,跨度較大,增加了全科醫生培訓的難度。傳統帶教中,往往采取帶教老師講解,學員記憶的培訓模式,難以提高全科醫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階段,全程導師制是通過導師和學員雙選,每個學員固定1名導師,由導師指導全科醫生整個培訓期間的學習及工作,以導師提出的問題為導向,鼓勵學員積極參與臨床實踐,提高學員自主學習能力。而分層教學則是根據全科醫生的理論實踐能力、各自的特點、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分為不同的層級,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從而幫助學員改善及找到自身問題所在,使每一位全科醫生都能夠循序漸進的提高自身能力。此次數據調查顯示:研究組全科醫生的各項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與相關文獻報道相一致。
綜上所述,全科醫生培訓中采用全程導師制聯合分層教學法的培訓效果優于傳統臨床帶教模式,具有較高可行性,建議在各種類型的培訓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魏娜娜,梁冰,酈憶文,吳婉,孫娜,雷思思.工作坊教學模式在全科醫生轉崗培訓中的實踐探索[J/OL].中華全科醫學,2021(10):1748-1751.
[2]江芳.分析"導師制"PBL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 2020, 417(10):131-132.
[3]楚基偉.分層教學法在專科護理人員培訓中的應用[J]. 衛生職業教育, 2018,492(09):98-99.
[4]王逸,趙翔宇,殷安康.導師制聯合分層教學法在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及評價[J]. 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3):184-186.
[5]李珞暢, 陳鴻雁, 何英,等. 導師制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方案的實踐效果分析[J]. 中華全科醫學, 2020,2(2):167-169.
[6]劉瑋, 張穎, 李芬富,等. 社區全科醫師導師制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 2019, 003(003):257-260.
[7]陳美玉, 劉曉鵬, 孫丹. 三位一體導師組制度在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與探索[J]. 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 2019, 003(006):556-558.
[8]熊吟, 胡顯鋒, 楊喬欣,等.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職業導師模式的探索——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綜合素質培養新嘗試[J]. 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 2019, 003(006):48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