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劉藝 王宇迪 陶佳琪 張俠
【摘要】目的通過研究調查和數據分析,知曉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湖北大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情況,為日后提高大學生線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促進線上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疫情結束后湖北高校的教學發展趨勢提供可靠依據。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網絡對大學生展開調查。結果湖北省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獲得的分數為(74.96±10.12),在這里面,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獲得的分數相對較低是(35.18±5.22),學習水平自我效能感因子獲得的分數比前者高約4.6是(39.78±6.15)。結論湖北省大學生整體學習水平能力都比較高,自我效能感也處于比較高的水平狀態;探究其影響因素的關聯性后得出: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專業、年級、性別存在關聯性,且這種關聯具有顯著性。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湖北省大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
課題名稱:湖北省2020年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課題編號S20201092703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第一次出現的,出現的城市為武漢市,該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導致全國甚至全球陷入疫情災難之中。疫情改變了大學生正常在校的學習生活,居家進行線上學習的全新模式。調查湖北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為下一步研究分析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對象
選取湖北省各高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目前在湖北省內就讀的高校大學生受教育層次涵蓋有本科生、專科生和研究生。2)能理解題目內容,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依從性好。采取滾雪球隨機抽樣的方法,通過線上微信QQ等軟件,發放至學生班級群進行填寫,再由填寫問卷的同學轉發給另外的同學,由此來邀請研究對象。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人口學資料,由試驗開展者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自主設計,其中涵蓋的信息有:學校層次、專業、性別等。②學業自我效能感量表 該量表由來自華中師范大學的梁宇頌、周宗奎[2](2000)編制和修訂,已經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在設計階段,制定者對Pinirich與DeGroot規劃完成的學業自我效能感問卷里的部分內容進行了一些借鑒,將學業自我效能感劃定成22項條款,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涵蓋條款有11項,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同樣涵蓋了11項條款。借助于Likert5級分數評定措施,學業自我效能感與得分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
1.2.2 調查方法 通過問卷星向湖北省大學生進行線上發放問卷,共回收問卷1260份,其中通過對問卷進行分析后得出本次問卷中有6份無效問卷,所以可以得出本文有超過99%的問卷回收率.
1.2.3 統計學方法 借助于SPSS 19.0與Excel 2016 數據處理程序,借助于標準差與均數來體現計量資料;運用百分比與人數來體現計數資料。
2 結果
2.1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獲得的分數狀況
2.1.1 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總體狀況
下表是把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總分與每項因子分數開展描述統計得到的數據(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總體發展水平中等偏上。
2.1.2 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差異檢驗
2.1.2.1 不同特征湖北省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狀況得分比較
下表是將湖北省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每一因子開展獨立樣本t檢驗的差異檢驗得到的詳細數據(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獲得的總體分數與每一維度獲得的分數和年級之間進行差異性檢驗得到的P值低于0.05,意味著兩部分間具有顯著相關性;大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獲得的總體分數與每一維度獲得的分數和性別之間進行差異性檢驗得到的P值低于0.05,就醫學生和非醫學在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與學業自我效能感這兩個方面的p值都低于0.05,那么由此可見該兩組間存在顯著差異。
3 討論
湖北省大學生線上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獲得的分數與線上學習行為獲得的總體分數和專業之間具有相關性,有以下3個方面的分數低于非醫學生專業具體體現在: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學業自我效能感,學習行為自我效能。另外根據上述表格的具體結果分析可以得出,就醫學生和非醫學在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與學業自我效能感這兩個方面的p值都低于0.05,學生只能進行線上課程缺少了十分重要的實驗課部分,因此醫學生線上學習自我效能感水平比非醫學生要低。
參考文獻:
[1]方夢婕,陸思源,陸璟軒.網絡遠程教育平臺未來的機遇與挑戰探析——以華東理工大學線上教學系統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11):11-13.
[2]梁宇頌. 大學生成就目標、歸因方式與學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