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協同護理干預在心內科疾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對其康復依從性產生的影響。方法:將我院收治的心內科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參與研究人員=50例,每組=25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協同護理干預,觀察療效。結果:觀察組滿意度評分、用藥依從性、生活質量評分比常規組更優,P值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協同護理干預對心內科疾病的治療有積極作用,有助于其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以及用藥依從性的提升,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內科疾病;滿意度評分;協同護理干預;用藥依從性
心內科疾病是全世界主要的健康問題,由內在和外在因素引起,不分年齡和種族。目前,有許多治療內科疾病的方法;然而,它們帶來了一些限制,如不良影響。參與研究人員=50例為本院(時間選擇: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心內科疾病,如下文詳述:
1.研究資料
1.1資料
參與研究人員=50例心內科疾病疾病為本院(時間選擇: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案將參與研究的人員分為2組,常規組在此次中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次研究接受協同護理干預。常規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齡(45.98±10.90)歲。觀察組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齡(44.87±11.17)歲。兩組患者均統一接受護理干預,且簽訂了書面知情同意書,患者無異議。本次兩組資料相關指標的對比無差異(P>0.05),結果可比對分析。
1.2方法
常規組在此次中進行常規護理,主要接受常規治療護理,加強藥物應用和干預。
觀察組在此次接受協同護理干預,如下:(1)建立其協同機制。在臨床中需要對醫護人員展開協同護理的了解,明確要求該護理模式的含義,要求患者、家屬以及一步人員需要展開三方共同護理。護理人員需要以患者為中心,制定協同護理制度,確定患者的協同護理方案,以保障工作可順利展開。(2)心理疏導。患者因身體機體出現相應的變化,在治療期間對用藥、治療結果尤為擔心,因此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郁等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在該段時間需多傾聽其訴說,雖然部分患者不愿直接去面對治療,且表現出尤為強烈的孤獨感、不安感、悲傷感。因此,在治療期間需定期和患者溝通,經溫和的語言、貼心的態度增強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特征,評估患者治療期間的困擾,需加強教育經過認知教育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緩解措施,在不躲避不隱瞞疾病的基礎上,讓患者掌握更多知情權。護士指導個體和群體給予咨詢、培訓、協調和護理服務,與患者保持持續的聯系,鼓勵他們進行相關的檢查和遵守治療。(3)疾病相關知識教育::告知患者有關藥物的具體方法和劑量,并監督患者按時服藥;定期測量患者各項指標水平,掌握患者疾病控制情況,并及時報告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患者必須由小組進行跟蹤并納入教育計劃,定制適合患者內科疾病的干預方式。 通過宣傳冊、視頻、講座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發病機理和誘因,了解相關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心內科疾病大多是可以有效控制,因此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樹立健康意識,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注意規范自身行為,增強自我保健意識。(4)生活干預。護理人員需要經過對其飲食、衛生、工作壓力、社會交往等方面進行了解,屹立于積極尋找到病因,給予患者更為針對的心內科管理方案。及時了解護理技能,及時回復其疑慮,完善科室護理知識,加強多元化管理。
1.3統計學研究
使用IBM SPSS 24.0進行統計分析,數據顯示為數字(%)或平均值(標準偏差),t檢驗用于連續變量。使用多重逐步線性回歸分析檢查相關性,并將變量包括年齡、性別納入多重逐步線性回歸。P值<0.05被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滿意度評分、用藥依從性、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92.08±5.10)分、92.0%(23/25)、(94.21±2.90)分;常規組分別為(61.64±7.21)分、60.0%(15/25)、(74.73±5.82)分。觀察組、常規組數據有差異,2組存有統計學意義(P值范圍<0.05。
3.討論
心內科疾病在臨床中屬于常見疾病,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均有可能發生心內科疾病,該病會嚴重削弱患者個人的生活質量,若未及時治療,會引發其他并發癥,對其健康造成影響。因心內科疾病本身具有獨特的治療方式,加上即使治療也多需要展開手術治療,這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嚴重會導致患者出現心理障礙。合理的護理干預模式在心內科疾病的管理尤為重要,而協同護理干預是基于現代護理為基礎,經過結合患者病情變化,關注其精神需求、心理需求,醫護人員加強對患者展開心內科疾病知識的開講,讓更多患者了解該病。協同護理是護理人員展開干預的基礎,可滿足患者的社會、生理、文化全方位的護理需求,經過加強多方面的協同和合作以保障患者用藥時的依從性更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此次中滿意度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治療依從性與常規組有差異,組別關于結果的比對有意義(P值范圍<0.05)。概而言之,在心內科疾病疾病治療中采用協同護理干預,可提升治療依從性,可推廣。
參考文獻:
[1]肖衡秀,陳曉燕,莫小琴,尹玲.協同護理干預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容量管理中的應用[J].長治醫學院學報,2021,35(03):224-227.
[2]陳慧莉,蘇密龍.協同護理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應用無創通氣的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09):149-151.
[3]朱夢歡,王憲.協同護理模式在心血管疾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21,20(01):36-39.
[4]陳晨.多維度協同護理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02):156-157.
姓名:梁英聯出生年月:1981.12性別:女籍貫:廣西玉林市職稱:主管護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心血管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