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有核紅細胞檢測中,應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的臨床應用價值,以期為有核紅細胞檢測提供素材。方法:隨機選擇2019年5月之后的兩年時間內在我院通過分析提示血液中存在有核紅細胞且呈現陽性的5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制作患者的血液標本,并采用SYSMEXXN10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患者血液中NRBC的百分比和計數,根據顯微鏡法通過涂片和染色進行鏡檢,并觀察兩種檢測方式的NARBC百分比和計數,以人工鏡檢作為標準,評價全自動血液分析儀SYSMEXXN1000的精密度及陽性率。結果:通過統計分析血液細胞分析儀和鏡檢法兩種檢測,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同時在結果上無統計學差異,分析儀在檢測NRBC的批內精密度時低標本為12.38%、中標本為9.82、高標本為6.62%,檢測結果的真陽性率和真陰性率為88%和83.3%,兩種方式檢測的百分比也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運用SYSMEXXN10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有核紅細胞,臨床價值較高,檢測快速準確,、精密度較高,同時對于常規鏡檢的結果來說也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具有操作簡便可靠的優點,因此值得在有核紅細胞的臨床檢測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SYSMEXXN10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有核紅細胞;臨床價值
有核紅細胞比又叫幼稚紅細胞(NRBC),主要是指血液中紅細胞在為未成熟時候的狀態,存在細胞核,主要分為原始、早幼、中幼、晚幼紅細胞四種類型,正常情況下,成年人的外周血中并不含有有核紅細胞,如果存在表示可能包含相關病理現象,NRBC的檢測陽性主要與先天性的疾病有關,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主要包括:(1)血液中紅細胞數目減少,包括失血過多,外周血紅細胞數目大量減少,骨髓中的NRBC提前進入血液補充減少的紅細胞;(2)血液系統發生相關的惡性腫瘤,引起幼稚的紅細胞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的機體在造血相關的功能,釋放部分的NRBC到外周血中,最終引起其比例的偏高。因此,當檢測到NRBC比例存在變化,就應該及時進行檢查,避免急性出血、溶血等情況的發生,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顯微鏡鏡檢的方式來進行檢測,但是針對細胞計數的情況較為復雜,檢測人員的主觀因素等影響,檢測較為耗時、準確度不高,因此無法快速地提供給患者準確的數據,目前在尋找一種較為準確、快速的NRBC檢測方式代替傳統鏡檢方式,并且已經成為臨床研究的熱點。本文通過探究2019年5月之后的兩年時間的患者,研究診斷價值,現做如下匯報。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規定研究資料入組時間為2019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此段時間內選擇血液中存在有核紅細胞且呈現陽性的5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SYSMEXXN10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和鏡檢檢測,由30例男性患者和2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最低為17歲,患者年齡最高為68歲,平均年齡為(38.52±4.16)歲。所有患者均告知實驗過程,獲得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成都瑞奇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抗凝采血管采集靜脈血2.5毫升,并在兩小時內完成檢測,分析儀檢測:使用希森美康醫用電子有限公司生產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SYSMEXXN1000進行檢測,通過分析儀的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NRBC的計數和百分比通過NRBC通道進行檢測。顯微鏡檢測:將稀釋液加入試管中,再用吸管吸取20ul的血液,推入稀釋液中進行混合,接著進行涂片和染色等操作,之后在計數板上計數。
1.3觀察指標
通過分析儀和顯微鏡對血液樣本進行檢測,陽性為含有NRBC,陰性為不含有NRBC,并且將鏡檢結果作為標準,儀器檢測和顯微鏡檢測均為陽性,便為真陽性,兩者均為陰性為真陰性,計算兩者比例,儀器檢測樣本中高、中、低值分別為NRBC計數絕對值大于20ⅹ109/L、位于(10-20)ⅹ109/L之間、小于等于10ⅹ109/L,同時計算變異系數CV。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0來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兩樣本均數t檢驗,0.05為檢驗值,如果檢驗值小于0.05說明差異是顯著的,數據的對比是具有具體的統計學意義的。
2結果
通過SYSMEXXN10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批內精密度,患者的NRBC計數項目中低值、中值、高值分別為20例、13例、23例,NBRC百分比中低至平均值為0.72%,CV為12.38%,中值平均值為3.40%,CV為9.82%,高值平均值為72.57%,CV為6.62%。
通過分析儀檢測對比標準顯示真陽性率為88%(44/50),真陰性率為83.3%(5/6)。如下表1所示。
3討論
由此可知:通過運用SYSMEXXN10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有核紅細胞,臨床價值較高,檢測快速準確,、精密度較高,同時對于常規鏡檢的結果來說也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具有操作簡便可靠的優點,因此值得在有核紅細胞的臨床檢測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黃海麗,劉小柳,肖昭君,鄧玉容,張秀明.BC-6900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外周血有核紅細胞的準確性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1,18(05):607-610.
[2]陳浩.應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有核紅細胞的臨床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02):309-310.
[3]張希,康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中白細胞假性計數的研究進展[J].醫療裝備,2020,33(24):203-204.
[4]孟欣,王苗苗,王剛,王曉琴,張寧.有核紅細胞計數在不同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中的應用及評價[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20,41(19):2392-2396.
[5]楊麗妙,楊洪樂,李彥會,汪冉,宋建強,杜歡歡,王魯.兩種全自動血液分析儀與顯微鏡法檢測外周血有核紅細胞準確性評價分析[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5(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