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路路
摘要:新時期教育教學大環境下,幼兒教育也在不斷追求創新與升級。幼兒教育堪稱為小學教育的一塊重要基石,是學生們全面提升學習能力與發展智力的一個重要階段,并且優質的幼兒教育也能夠為幼兒們步入小學后的各門功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前階段,幼小銜接中的數學教學尤為值得幼教工作者們加以重視與關注,盡管幼兒數學教學模式和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兩者之間差異明顯,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共性與相同之處。幼兒教師必須應當充分了解幼兒們的年齡特點以及數學學習興趣與需求,進而創設科學化的數學教學方案,讓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銜接的更加完美且高效。
關鍵詞:幼小銜接;數學課程;教學策略
引言
在幼兒園與小學兩個不同的階段,學生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內容都是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如何有效的銜接這個兩個不同的階段,使學生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的。在小學的知識體系中,數學屬于核心內容,數學能力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能力。但是由于數學知識的邏輯抽象性,剛進人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學習效果不佳等一些問題,這種現象對于學生的學習會產生及其不利的影響。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打好數學的基礎,就需要教師在其教學過程中使用有效的教學手段。
一、幼兒數學教育與小學數學教育銜接的問題
當前階段,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都在不斷升級化、完善化的迅速發展。然而小學教育體系中對幼兒課程和小學課程之間銜接卻并未形成高度重視與關注。因此,在整個教學體系與教學活動全面創建與實施過程中采用的銜接策略相比幼兒園來講要少很多。這種情況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小學數學教師對班級學生們的數學綜合水平和能力無法達到充分了解和掌握,結果致使數學教學效率較低、效果不甚理想。與此同時,許多小學學校的數學教師較為單純的認為“銜接教學是幼兒園教育單方面的責任”。這種不正確的觀念必然會導致幼兒園與小學教育在數學課程教學銜接過程中產生諸多分歧與障礙。小學生們在幼兒園階段往往能夠體驗到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方法與氛圍,并且充滿學習興趣,而一升入小學一年級,便覺得數學課堂教學較為枯燥、單一且乏味,形成極強的心理落差與抵觸情緒,結果導致數學學習效率低下,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差強人意。
二、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銜接的策略
(一)注重內容的過渡與銜接
新時期教育教學背景下,針對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日常教學實踐而言,幼兒教師應當注重幼兒們將來步入小學一年級后即將學到的數學知識具體內容和概念,進而形成良好的銜接與過渡。因此,教師應當全面加強幼兒們對于20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掌握、對各種物體的簡單分類與認知、對數量比較以及簡單的排序,并且能夠對一些基本圖形進行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等。客觀而言,幼小銜接的數學基礎知識盡管存在一定的重復度,但在銜接過程中還是為全面夯實與鞏固小學生們的數學基本功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度與掌握度。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開展大班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想方設法的激發幼兒們數學學習熱情與積極性。舉例說明,在進行“直觀圖求與實物計算”向“抽象運算”過渡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和組織幼兒們進行自主探究和動手操作,去不斷練習一些簡單的數字運算,并且逐漸形成一種初級化的數學思維認知,為將來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幼兒園教師在各項數學教學游戲活動組織過程中,應當結合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材內容,潛移默化的為幼兒們組織一些趣味十足并且能夠鍛煉一定思維能力的游戲活動,進而讓幼兒們對一些數學知識和數學概念產生基本印象,將來再次接觸這些數學知識時會更加的熟悉和了解。
(二)教師構建家園共育模式為小學數學教學做足準備
幼兒來講,父母才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師,在幼兒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引導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銜接過程中,有了家庭教育的輔助,就能幫助幼兒提早適應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形式,轉變自身的思想和學習方式。在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銜接環節,家園共育的開展,能夠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從更全面的角度來了解幼兒的特點和品質等等,在管理和教育幼兒的過程中,也能及時找出有效的引導和培育途徑。幼兒在家時,家長就可以逐步的引導幼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平時帶領孩子進行一些有關于數學知識的游戲活動,與孩子一起利用休閑時間做數獨游戲,發揮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培養幼兒的數學基礎,為小學數學的學習做好準備。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開展因材施教的教育工作,根據家長、教師反映的問題,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培養和引導。例如,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家長反映幼兒平時的數感不足,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培養,培養幼兒的數感,為以后的小學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幼兒園開展的一些數學活動和游戲環節,也可以邀請家長來觀看并且參與其中,讓家長引導孩子提前適應小學數學的學習狀態,并且掌握一些基礎的數學知識。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培養幼兒數學能力
幼兒教師在大班數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應當多選用與幼兒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方法,寓教于樂的展開數學活動實踐,激發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由于幼兒園大班幼兒在步入小學之后,其課堂學習過程中游戲時間必然會大幅度減少,因此教師可以在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活動中適當的減少幼兒們的游戲、玩耍和娛樂時間,以一些數學知識的初步滲透為主,進而提前讓幼兒們為小學數學教學做好相關的適應準備。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教育教學背景下,幼兒園與小學數學課程完美銜接的教學實踐之路可謂“任重而道遠”。幼兒園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探索、不斷鉆研、不斷創新,力爭尋找到更為科學化、合理化的銜接策略與銜接方法,全面激發幼兒園大班幼兒們的數學活動參與興趣和探究意識,力爭讓幼小銜接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能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王錦輝.幼兒數學與小學數學的銜接問題研究[J].成才之路,2017(12):71.
[2]朱詠鵬.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有效銜接[J].教育革新,2011(06).
[3]張麗.幼小數學教學銜接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